【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供燃气、通风和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风量风口。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密封性强,人们工作生活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所以室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因此,各种类型的安装在建筑墙体内的风口作为室外新风引入的重要部件,在建筑通风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CN201184666Y通风口,提供了一种能够分配风量的通风口。该风口通过调节限制螺杆,可以控制导流板的开启角度、达到分配风量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出风直接面对用户,容易使人皮肤干燥,影响舒适性。并且,该装置做不到严格意义上的全开状态,通风面积小,通风效果不佳,被限制的出风量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该装置启用需要旋转,而旋转动作对于安装位置往往较高的风口来说,操作难度大;该装置机械零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难度较大。技术CN200961928Y出风口风力调节装置,通过旋转小圆盖远离或者靠近大圆盖,达到调节出风量大小的目的。该装置避免了出风对人直吹,但是仍旧需要旋转控制出风量,加之从闭合到旋转最小角度开启,风量调节较为缓慢,从闭合到开启时风量突变,会产生较大的空气流动噪声。同时,该装置没有解决新风过滤问题,会使得可吸入颗粒物从框体的周围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可调节风量风口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动作可靠、可最大限度满足新风供给的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前导风板、一端与前导风板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前导风板(1)、一端与所述前导风板(1)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所述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导风板(7),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2)、设置在所述外环套(2)一端的端盖(6)、设置在外环套(2)内的转动内套(3)、设置在所述转动内套(3)内的按压杆件(4)和弹性部件(5),所述按压杆件(4)的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内套(3)和外环套(2)端部的通孔后与后导风板(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5)连接,受压的弹性部件(5)安装在按压杆件(4)与端盖(6)之间,端盖(6)安装在前导风板(1)上;所述转动内套(3)能绕按压杆件(4)轴心转动,在轴向上不可相对外环套(2)移动,按压杆件(4)能够在轴向上相对转动内套(3)往复运动,压缩或释放弹性部件(5),但不能绕轴向转动,按压杆件(4)的轴向往复运动中,上行方向为杆件伸展方向,下行方向为杆件收缩方向;按压杆件(4)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41),转动内套(3)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8)和下导向凸筋(9),所述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区域为导向定位区,所述导向凸起(41)随同按压杆件(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前导风板(1)、一端与所述前导风板(1)连接的按压组件、与所述按压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的后导风板(7),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外环套(2)、设置在所述外环套(2)一端的端盖(6)、设置在外环套(2)内的转动内套(3)、设置在所述转动内套(3)内的按压杆件(4)和弹性部件(5),所述按压杆件(4)的一端依次穿过转动内套(3)和外环套(2)端部的通孔后与后导风板(7)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部件(5)连接,受压的弹性部件(5)安装在按压杆件(4)与端盖(6)之间,端盖(6)安装在前导风板(1)上;所述转动内套(3)能绕按压杆件(4)轴心转动,在轴向上不可相对外环套(2)移动,按压杆件(4)能够在轴向上相对转动内套(3)往复运动,压缩或释放弹性部件(5),但不能绕轴向转动,按压杆件(4)的轴向往复运动中,上行方向为杆件伸展方向,下行方向为杆件收缩方向;按压杆件(4)中部设置有导向凸起(41),转动内套(3)内壁上设置有上导向凸筋(8)和下导向凸筋(9),所述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之间的区域为导向定位区,所述导向凸起(41)随同按压杆件(4)在导向定位区内作轴向往复运动,分别通过对上导向凸筋和下导向凸筋的导向作用,驱动转动内套(3)绕按压杆件(4)轴心转动,导向凸起(41)在上导向凸筋处定位,使按压杆件(4)在轴向上伸缩定位,实现后导风板(7)相对前导风板(1)的全闭、半开和全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按压式可调节风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凸筋(8)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凸筋(81)、全闭定位阻止点(82)、第一上行凸筋(83)、半开定位阻止点(84)、第二上行凸筋(85)、全开定位阻止点(86),所述全闭定位阻止点(82)与竖直凸筋(81)底端连接,全开定位阻止点(86)与另一段凸筋的竖直凸筋(81)顶端连接,从而构成封闭的上导向凸筋(8);所述下导向凸筋(9)也由两段完全相同的凸筋首尾连接而成,每段凸筋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91)、第一截止点(92)、第二下行导向凸筋(93)、第二截止点(94)、第三下行导向凸筋(95)、第三截止点(96),所述第一截止点(92)与第一下行导向凸筋(91)的末端连接,第二截止点(94)与第二下行导向凸筋(93)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96)与第三下行导向凸筋(95)的末端连接,第三截止点(96)还与另一段凸筋的第一下行导向凸筋(91)的初始端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下导向凸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斌,黄虎,毛一名,姚喻晨,蔡锦羽,王鹏,徐丽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