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侧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554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0:26
舱壁(50)包括三个凸缘部分。舱壁(50)的第一凸缘部分(52)被夹在门槛内板(30)的上凸缘部分(32)与门槛外板(40)的上凸缘部分(42)之间,以固定至门槛内板(30)和门槛外板(40)。舱壁(50)的第三凸缘部分(58)从第一凸缘部分(52)延伸以使得至少一部分第三凸缘部分(58)与门槛内板(30)的内表面或门槛外板(40)的内表面相接触,并固定至该接触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侧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公布号为2008-296600 (JP 2008-296600 A)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以下门 槛。该门槛具有由门槛内板和门槛外板构成的闭合横截面,且所述门槛在沿着车辆侧表面 的下边缘部分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在现有基础中,多个纵向壁形状的纵向隔板 间歇地分布于车辆前后方向上,这些隔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隔了门槛内部的闭合截面。 然而,在上述JP 2008-296600 A中,当向相对于门槛的车辆上侧施加负载时,门槛 的闭合剖面可能会变形为平行四边形。针对这一点,存在着改善的空间。 其它相关技术在以下日本专利申请中皆有公开:2009- 161056 (开2009-161056 A), 2006-273296 (JP 2006-273296 A), 2006-224702 (JP 2006-224702 A),和 2007-283794 (JP 2007-283794 A)。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允许抑制门槛闭合截面的变形,所述变形是 由于输入到相对于门槛的车辆上侧的负载而产生的。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该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槛和舱壁。所 述门槛包括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中每个板都具有帽形界 面。所述门槛形成具有彼此相对的门槛外板开口和门槛内板开口的闭合截面。所述闭合截 面是通过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以及将 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下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而形成的。所述门槛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侧部的下边缘部分延伸。舱壁设置在所述门槛内部。该舱壁包 括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凸缘部分和第三凸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所述门槛内板 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间,并固定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和 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三 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延伸并固定至接触的内表面,从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凸缘 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内表面或所述门槛外板的内表面相接触。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舱壁的第三凸缘部分固定至门槛内板的内表面或门槛外 板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并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 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间。这抑制了舱壁将车辆前后方向作为轴向方向进行旋转。于是,有 效地抑制了门槛的闭合截面的变形。 特别地,对相对于门槛的车辆上侧施加的负载导致舱壁的闭合截面变形为平行四 边形(在假定门槛的闭合截面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形状的情形中,变形为平行四 边形),而门槛内设置的舱壁有效地抑制了这一变形。 第一凸缘部分接合至第二凸缘部分和第三凸缘部分。这三个构件是一体式构成 的。这因此减小了第一凸缘部分的基部上的应力集中,并防止此应力集中导致的第一凸缘 部分的基部断裂等类似事故。 如上所述,舱壁的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并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 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间。这抑制了舱壁将车辆前后方向作为轴向方向进行旋转。于 是,有效地抑制了门槛的闭合截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此外,第二凸缘部分和第三凸缘那部 分接合至第一凸缘部分。这三个构件一体式构成,以减小第一凸缘部分的基部上的应力集 中。利用这些配置,有效地抑制了门槛的闭合截面的变形。 与未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配置相比,上述车辆侧部结构能有效地抑制门槛的封闭截面的 变形。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舱壁可包括纵壁部分,该纵壁部分在一方向上延伸以与 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和所述第三凸缘部分相交。所述纵壁可设置为使得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与 所述纵壁部分的厚度方向重合。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可在一拐角部分的边缘线的延长线上或 在该延长线附近焊接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所述拐 角部分可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与所述纵壁部分之间。 在该车辆侧部结构中,在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与所述纵壁部分之间的拐角部 分的边缘线的延长线上或该延长线附近,第一凸缘部分焊接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 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相应地,这有效地减少了第一凸缘部分的基部上的应力集 中,从而更加可靠地防止此应力集中导致的第一凸缘部分的基部断裂等类似事故。 与第一凸缘部分在非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与所述纵壁部分之间的拐角部分 的边缘线的延长线上或该延长线附近的位置上进行焊接的配置相比,上述车辆侧部结构有 效地减少了第一凸缘部分的基部上的应力集中。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所述第三凸缘部分的上壁部分可被设置来形成闭合截 面,该闭合截面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三凸缘部分的上壁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壁部分之间 的间隙。在所述闭合截面内可设置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所述闭合截面可由 所述第三凸缘部分的上壁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形成。 利用这一车辆侧部结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构件可分布在由第三凸缘部 分的上壁部分和门槛内板形成的封闭截面内。这使得加强构件能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在 门槛内部,而无需将加强构件在舱壁前方和后方分割开来。 利用这一车辆侧部结构,门槛被加强得比加强构件被在舱壁前后分割开来的配置 更牢固。 在该车辆侧部结构中,所述舱壁可以是成对的,并在所述门槛内部沿车辆前后方 向隔开布置。成对的所述舱壁可包括彼此连接并一体化的第一凸缘部分和彼此连接并一体 化的第二凸缘部分。 在该车辆侧部结构中,在成对的舱壁中,第一凸缘部分是彼此连接并一体化的,第 二凸缘部分是彼此连接并一体化的。这增大了刚度,且舱壁以车辆纵向方向为轴向方向的 旋转得以进一步抑制。相应地,更有效地抑制了门槛的闭合截面的变形。 与成对舱壁不是一体化的配置相比,该车辆侧部结构允许更有效地减小了门槛的 闭合截面的变形。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该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槛和舱壁。所 述门槛包括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中每个板都具有帽形横截 面。所述门槛形成具有彼此相对的门槛外板开口和门槛内板开口的闭合截面。所述闭合截 面是通过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以及将 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下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而形成的。所述门槛 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侧部的下边缘部分延伸。舱壁设置在所述门槛内部。所述舱壁 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凸缘部分和两个第三凸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所述门 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间,并固定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 部分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向下延伸。所 述两个第三凸缘部分在沿车辆前后方向隔开分布。所述两个第三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 部分延伸并固定至一接触的内表面,从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 内表面或所述门槛外板的内表面相接触。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 义,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部件,且其中: 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辆侧部结构,包括:门槛,其包括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中每个板都具有帽形横截面,所述门槛形成具有彼此相对的门槛外板开口和门槛内板开口的闭合截面,所述闭合截面是通过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以及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下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而形成的,所述门槛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侧部的下边缘部分延伸;舱壁,其设在所述门槛内部,所述舱壁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凸缘部分和第三凸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间,并固定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三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延伸并固定至接触的内表面,从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内表面或所述门槛外板的内表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15 JP 2012-0310371. 车辆侧部结构,包括: 门榲,其包括门槛外板和门槛内板,所述门槛外板和所述门槛内板中每个板都具有帽 形横截面,所述门槛形成具有彼此相对的门槛外板开口和门槛内板开口的闭合截面,所述 闭合截面是通过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 以及将所述门槛外板的下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下凸缘部分固定在一起而形成的,所 述门槛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沿着车辆侧部的下边缘部分延伸; 舱壁,其设在所述门槛内部,所述舱壁包括第一凸缘部分、第二凸缘部分和第三凸缘部 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被夹在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之 间,并固定至所述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所述第二凸缘部 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向下延伸,所述第三凸缘部分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延伸并固定至接 触的内表面,从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凸缘部分与所述门槛内板的内表面或所述门槛外板 的内表面相接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舱壁包括纵壁部分,该纵壁部分在一方向上延伸以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和所述第 三凸缘部分相交, 所述纵壁设置为使得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与所述纵壁部分的厚度方向重合, 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在一拐角部分的边缘线的延长线上或在该延长线附近焊接至所述 门槛内板的上凸缘部分和所述门槛外板的上凸缘部分,并且 所述拐角部分形成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与所述纵壁部分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川逹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