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50256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组成的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中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中还设置有喷射回油回路,所述喷射回油回路包括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器;以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压液态油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不降低系统制冷量,使机组更加安全可靠运行;喷射器各连接管路之间设有阀门,便于进行管路维护;系统管路更加简单,易于控制;采用喷射器作为喷射回油泵,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机械运动部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一冷凝(放热)一膨胀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压缩机运行时需要采用机油进行润滑,机油在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随制冷剂一同在系统内进行循环,通常的制冷系统中会设置油气分离器将制冷剂与机油进行分离,实现分离后将机油重新导回压缩机中进行循环使用。而在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的过程中是无法将机油与制冷剂进行完全分离,仍会有部分机油进入到蒸发器中。 目前在蒸发温度为-25°C?-55°C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多采用干式蒸发器,利用吸气带油将油抽回到压缩机中,但效果不理想,且蒸发器换热效果差。为了提高效率,很多厂家用满液式冷水机组,传统满液式蒸发器机组在制冷工况下,蒸发器内制冷剂温度很低,进入蒸发器的冷冻机油粘度增大,不易被带回压缩机,从而引发换热效率低,压缩机缺油等问题。 为了提高和改善满液式冷水机组的压缩机回油性能,大多在机组中设置喷射回油回路,但大多厂家设计的喷射回油回路采用冷凝器中高压气体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由于气体可压缩性,导致喷射效率较低。此外,采用高压液体或者是高压气体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浪费了一部分制冷剂,导致制冷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保持制冷系统制冷量的同时增设喷射回油回路的制冷系统,实现对蒸发器中机油的引射,保证压缩机中的机油量稳定。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组成的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中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中还设置有喷射回油回路,所述喷射回油回路包括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器。 优选的,所述喷射器具有主喷射流入口、二次喷射流入口以及喷射流出口,所述主喷射流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喷射流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底部设置有集油包,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与所述集油包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射器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蒸发器以及压缩机之间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喷射器依次包括接收室、混合室以及扩压室,所述主喷射流入口与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设置在所述接收室处,所述喷射流出口设置在扩压室处。 优选的,所述接收室处设置有喷嘴,所述主喷射流入口设置在所述喷嘴上。 优选的,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设置在所述主喷射流入口与所述喷嘴的出口之间的喷射器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采用满液式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集油包中储油量的油量检测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阀门的阀门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阀门控制装置通过油量检测装置输出的储油量信号控制所述阀门的启闭。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以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高压液态油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不降低系统制冷量,使机组更加安全可靠运行;喷射器各连接管路之间设有阀门,便于进行管路维护;系统管路更加简单,易于控制;采用喷射器作为喷射回油泵,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无机械运动部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喷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压缩机;2、冷凝器;3、节流元件;4、蒸发器;5、油气分离器;6、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第三连接管;9、喷嘴;10、主喷射流入口 ;11、二次喷射流入口 ;12、喷射流出口 ;13、电磁截止阀;14、喷射器;15、接收室;16、混合室;17、扩压室;18、集油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制冷主回路以及喷射回油回路,其中制冷主回路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元件3以及蒸发器4,在制冷主回路中还设置有用于分离制冷剂与制冷剂中混杂的压缩机机油的油气分离器5 ;喷射回油回路包括一喷射器14,所述喷射器14具有主喷射流入口 10、二次喷射流入口 11以及喷射流出口 12。 主喷射流入口 10通过第一连接管6连接油气分离器5,二次喷射流入口 11通过第二连接管7连接蒸发器4底部机油凝结的位置,喷射流出口 12通过第三连接管8连接压缩机I。 在本实施例中,喷射器14包括有依次设置的接收室15、混合室16和扩压室17,接收室15中设置有喷嘴9,主喷射流入口 10设置在喷嘴9上,喷嘴9的出口位于接收室15中;二次喷射流入口 11设置在接收室处,且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 11设置在所述主喷射流入口 10与所述喷嘴9的出口之间的喷射器14侧壁上,接收室15用于接收高压制冷剂气体和机油。 喷嘴9的出口设置在混合室16处,由喷嘴9处喷出的高压制冷剂与二次喷射流中的机油在混合室16中混合。在扩压室17上设置有喷射流出口,扩压室17用于提高高压制冷剂气体和机油的混合物的压力。 在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压缩机I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吸入汽缸内,经压缩机I压缩,压力升高到大于冷凝器2内的压力,此时将其汽缸内的高压制冷剂蒸气经过油气分离器5排到冷凝器2中。压缩机I的排气是制冷剂和机油的混合气体,通过油气分离器5的较大的腔体减速,雾状的机油就会聚集在冲击的表面上,当聚集成较大的油滴后,流向油气分离器5的底部。 在冷凝器2中制冷剂蒸气与温度较低的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为液态制冷剂,这时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3降温后进入蒸发器4,在蒸发器4内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后汽化。这样被冷却介质便得到冷却而制冷剂蒸气又被压缩机I吸走,因此在制冷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四个过程完成一个循环。 由于油气分离器5并不能将制冷剂与机油完全分离,因此在进入蒸发器4的制冷剂中仍掺杂有机油,而此时蒸发器4的温度较低,进入蒸发器4的机油粘度增大难以被带回压缩机I就会在蒸发器4底部堆积,当堆积到一定量以后开启喷射回油回路中的喷射器14,油气分离器5中的高压液体油经过喷射器14的喷嘴降压升速,压力能转化为动能,喷嘴9出口处的高速工作流体不断卷吸来自蒸发器4的油气混合物,并在混合室16内混合后通过扩压室17增压,并最终由喷射流出口 12排出进入到压缩机I中,实现机油的循环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4采用满液式蒸发器,为了蒸发器4能够更好的收集机油,在蒸发器4的底部设置有集油包18,蒸发器4中的机油凝结后会汇集在集油包18中,二次喷射流入口 11在集油包18底部与其连接,方便喷射回油回路进行机油的抽取。在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以及第三连接管8上均设置有阀门,本实施例中阀门均采用电磁截止阀13,且制冷系统中还包括用于检测集油包18中储油量的油量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电磁截止阀13开启、闭合的阀门控制装置,阀门控制装置通过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组成的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中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中还设置有喷射回油回路,所述喷射回油回路包括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组成的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中并位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还设置有油气分离器;所述制冷系统中还设置有喷射回油回路,所述喷射回油回路包括通过连接管路分别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压缩机的喷射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具有主喷射流入口、二次喷射流入口以及喷射流出口,所述主喷射流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连接所述蒸发器,所述喷射流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底部设置有集油包,所述二次喷射流入口与所述集油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器与所述油气分离器、蒸发器以及压缩机之间的所述连接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添龙王海胜张铭卢大海毛守博王冬丽张晓迪宋德跃李旭吴亚雄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