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支撑于所述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床体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或第一床板;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体之间,以驱动所述大腿部床板转动;脚部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脚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康复需要进行主动式屈伸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
技术介绍
医疗床是病房护理的重要医疗设备之一。传统的医疗床的结构包括:床体,床体上依次支承有背部床板、腰部床板、腿部床板,所述的腰部床板固定安装在床架上,背部床板与腿部床板分别铰接在腰部床板的两端,在背部床板与床架之间设置有背板驱动装置,在背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背部床板能绕着其与腰部床板的连接端向上倾斜,腿部床板与床架之间设置有腿部床板驱动装置,在腿部床板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腿部床板能绕着其与腰部床板的连接端整体向上或向下倾斜。传统的医疗床通过分别使背部床板和腿部床板倾斜为患者提供了多个不同的体位,从而帮助患者克服长期单一卧床姿势的不适。但因偏瘫、脑血栓、外伤等造成的腿部运动障碍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腿部康复训练的辅助治疗。而目前传统的医疗床无法满足患者腿部康复训练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解决传统医疗床无法满足患者腿部训练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包括: 床体; 支撑于所述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床体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或第一床板; 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体之间,以驱动所述大腿部床板转动; 脚部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 >J-U ρ?α装直。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绳带或挡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呈L型设置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贴近所述小腿部床板的表面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两侧设有绳带。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小腿部床板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方安装有滑轨,所述脚部固定装置滑动于所述滑轨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和床体之间还设有伺服电极,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大腿部床板包括并列设置的大腿部第一床板和大腿部第二床板,所述小腿部床板包括并列设置的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所述大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一床板转动连接,所述大腿部第二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大腿部第一床板与床体之间以及大腿部第二床板与床体之间,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的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小腿部第一床板和小腿部第二床板的下方分别设有滚轮,所述床体上对应所述滚轮的下方设有滑轨。 优选的,在上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中,所述第一床板包括背部床板和臀部床板,所述背部床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臀部床板或床体,所述腿部康复训练床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背部床板和床体之间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手柄、第二丝杆、第三推杆和第三推杆套筒,所述第三推杆滑动设于第三推杆套筒内,所述第三推杆套设于所述第二丝杆的外侧,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推杆之间配合设有螺纹表面,所述第三推杆的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背部床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脚部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使患者能够根据自身康复需要进行主动式屈伸训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底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6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7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电动缸的剖视图; 图8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手臂训练组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9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立体爆炸图; 图10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脚部固定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图12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康复训练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踝关节训练装置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参图1和图2所示,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11、床板12、护栏13、支架14、手臂训练组件15、控制装置16和支脚组件17。 床体11为一矩形框架,定义其长边位于第一方向,短边位于第二方向。 床板12支撑于床体11上,包括沿第一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背部床板121、臀部床板122、大腿部床板123和小腿部床板124。大腿部床板123和小腿部床板124均为分体式设置,其中,大腿部床板123包括并列设置的大腿部第一床板1231和大腿部第二床板1232,小腿部床板124包括并列设置的小腿部第一床板1241和小腿部第二床板1242,大腿部第一床板1241的两端分别与小腿部第一床板1241以及臀部床板122相铰接,大腿部第二床板1242的两端分别与小腿部第二床板1242以及臀部床板122相铰接,臀部床板122的另一端与背部床板121相铰接。 易于想到的是,大腿部第一床板1231和大腿部第二床板1232靠近臀部床板122的一侧也可以直接与床体11铰接。背部床板121靠近臀部床板122的一侧也可以直接与床体11铰接。 参图3所示,床体11对应于臀部床板122下方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部111,安装部111上沿第二方向上开设有条形的安装孔112。臀部床板122的下方对应该安装孔112设有通孔(图未示),螺钉可以穿过安装孔112与臀部床板122上的通孔固定,从而实现臀部床板122与床体11之间的固定,另外,通过条形的安装孔112,可以对臀部床板122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 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孔112还可以为沿第二方向阵列设置的多个圆孔,根据臀部床板122的位置需要,以选择不同的圆孔。 参图4所示,大腿部第一床板1231和大腿部第二床板1232的下方分别独立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18,每个第一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支撑于所述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床体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或第一床板;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体之间,以驱动所述大腿部床板转动;脚部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 支撑于所述床体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床体上的第一床板、大腿部床板和小腿部床板,所述大腿部床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小腿部床板,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床体或第一床板; 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大腿部床板和床体之间,以驱动所述大腿部床板转动; 脚部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上方,包括垂直于所述小腿部床板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两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绳带或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呈L型设置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贴近所述小腿部床板的表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两侧设有绳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部床板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下方安装有滑轨,所述脚部固定装置滑动于所述滑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腿部主动康复训练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装置和床体之间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勋,董一龙,徐金随,张永发,韩亮,赵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