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049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储油缸、底阀总成、电机控制阀总成、工作缸、中间缸、活塞阀总成、导向器总成和活塞杆;所述的底阀总成与工作缸下端配合并置于储油缸底部,活塞阀总成与活塞杆配合并置于工作缸内部,活塞阀总成外边缘与工作缸内侧边缘接触形成移动副并且接触面形成了对于油液的动密封,导向器总成置于储油缸和工作缸的上端并且分别与储油缸和工作缸内边缘相配合形成对油液的静密封,中间缸与工作缸外表面相配合,工作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与中间缸相通,中间缸下侧向外开有一喇叭口,电机控制阀总成下端与中间缸的喇叭口相配合,电机控制阀总成与储油缸相连接。(*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汽车悬架系统中的零部件,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在车辆悬架系统中可调阻尼力的减振器。
技术介绍
当前,被动悬架所用的减振器,其阻尼的大小取决于各阀件阀片组弹性的大小;一旦将各阀片组调整安装好后,该减振器各阀件的阻尼特性以及减振器的减振性能也就确定,由于其阻尼不可调,所以不能很好地保证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随车辆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同时兼顾汽车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使车辆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该减振器结构简单合理,能很好地保证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随车辆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兼顾汽车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减振器包括储油缸、底阀总成、电机控制阀总成、工作缸、中间缸、活塞阀总成、导向器总成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阀总成与工作缸下端配合并置于储油缸底部,活塞阀总成与活塞杆配合并置于工作缸内部,活塞阀总成外边缘与工作缸内侧边缘接触形成移动副并且接触面形成了对于油液的动密封,导向器总成置于储油缸和工作缸的上端并且分别与储油缸和工作缸内边缘相配合形成对油液的静密封,中间缸与工作缸外表面相配合,工作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与中间缸相通,中间缸下侧向外开有一喇叭口,电机控制阀总成下端与中间缸的喇叭口相配合,电机控制阀总成与储油缸相连接。 所述电机控制阀总成包括焊接外筒、活塞外筒、第一 O型圈、阀体压盖、调节弹簧、连接螺钉、电机、联轴器、调节螺栓、调节螺母、阀芯活塞、阀芯、第二 O型圈、阀芯球和连接底座,其中电机通过连接螺钉与阀体压盖连接,阀体压盖与焊接外筒固连并向下压住活塞外筒,活塞外筒外边缘与焊接外筒内边缘接触并通过第一 O型圈密封,活塞外筒向下压住连接底座,连接底座与中间缸喇叭口接触通过第三O型圈密封,连接底座通过进油孔a使得中间缸的油液可以流入电机控制阀总成,连接底座通过出油口 b使得油液可以流出电机控制阀总成回到储油缸,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调节螺栓固连,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母连接,阀体压盖与调节螺母接触的内壁形状使得调节螺母与阀体压盖之间不产生相对转动,调节弹簧一端与调节螺母接触并压紧同时另一端与阀芯活塞接触并压紧,阀芯活塞外边缘与活塞外筒内边缘接触形成移动,阀芯活塞向下压住阀芯,阀芯外边缘与活塞外筒内侧接触形成移动副并通过第二 O型圈密封,阀芯下压住阀芯球,阀芯球向下堵住连接底座下端的进油孔a。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很好地保证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随车辆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兼顾汽车的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优点还在于电机控制阀总成中阀芯、阀芯球相配合封住进油孔油液,降低了加工精度要求,并能避免小流量泄露保证了保压封油的效果。 3、本专利技术减振器通过控制电机的旋转即可控制减振器内部的油液压力,进而控制减振器的阻尼力。 4、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减振器可配合一定的控制系统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自动调节。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减振器具有结构精简、实现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减振器中电机控制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储油缸;2、底阀总成;3、电机控制阀总成;4、工作缸;5、中间缸;6、活塞阀总成;7、导向器总成;8、活塞杆;3-1、焊接外筒;3-2、活塞外筒;3-3、第一 O型圈;3-4、阀体压盖;3-5、调节弹簧;3-6、连接螺钉;3-7、电机;3_8、联轴器;3_9、调节螺栓;3-10、调节螺母;3-11、阀芯活塞;3-12、阀芯;3-13、第二 O型圈;3_14、阀芯球;3_15、连接底座;3-16、第三O型圈;a、进油孔;b、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所示:该减振器包括储油缸1、底阀总成2、电机控制阀总成3、工作缸4、中间缸5、活塞阀总成6、导向器总成7和活塞杆8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阀总成2与工作缸4下端配合并置于储油缸I底部,活塞阀总成6通过螺纹与活塞杆8配合并置于工作缸4内部,活塞阀总成6外边缘与工作缸4内侧边缘接触形成移动副并且接触面形成了对于油液的动密封,导向器总成7置于储油缸I和工作缸4的上端并且分别与储油缸I和工作缸4内边缘相配合形成对油液的静密封,中间缸5通过O型圈与工作缸4外表面相配合,工作缸4上侧开有流通孔9与中间缸5相通,中间缸5下侧向外开有一喇叭口 10,电机控制阀总成3下端通过O型圈与中间缸5的喇叭口 10相配合,电机控制阀总成3通过焊接与储油缸I相连接。 由附图2所示:所述电机控制阀总成3包括焊接外筒3-1、活塞外筒3-2、第一 O型圈3-3、阀体压盖3-4、调节弹簧3-5、连接螺钉3-6、电机3_7、联轴器3_8、调节螺栓3_9、调节螺母3-10、阀芯活塞3-11、阀芯3-12、第二 O型圈3_13、阀芯球3_14和连接底座3_15,其中电机3-7通过连接螺钉3-6与阀体压盖3-4连接,阀体压盖3-4与焊接外筒3_1固连并向下压住活塞外筒3-2,活塞外筒3-2外边缘与焊接外筒3-1内边缘接触并通过第一 O型圈3-3密封,活塞外筒3-2向下压住连接底座3-15,连接底座3-15与中间缸喇叭口 10接触通过第三O型圈3-16密封,连接底座3-15通过进油孔a使得中间缸5的油液可以流入电机控制阀总成3,连接底座3-15通过出油口 b使得油液可以流出电机控制阀总成3回到储油缸1,电机3-7通过联轴器3-8与调节螺栓3-9固连,调节螺栓3-9通过螺纹与调节螺母3-10连接,阀体压盖3-4的内壁与调节螺母3-10外壁接触,阀体压盖3-4的内壁的形状可以限制调节螺母3-10使之与阀体压盖3-4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阀体压盖3-4与调节螺母3-10接触的内壁形状使得调节螺母3-10与阀体压盖3-4之间不产生相对转动,调节弹簧3-5 —端与调节螺母3-10接触并压紧同时另一端与阀芯活塞3-11接触并压紧,阀芯活塞3-11外边缘与活塞外筒3-2内边缘接触形成移动,阀芯活塞3-11向下压住阀芯3-12,阀芯3-12外边缘与活塞外筒3-2内侧接触形成移动副并通过第二 O型圈3-13密封,阀芯3-12下压住阀芯球3-14,阀芯球3-14向下堵住连接底座3_15下端的进油孔a。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转动改变弹簧力而调节阻尼的新型减振器,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减振器拉伸运动时,活塞杆8带动活塞阀总成6相对于工作缸4向上运动,活塞阀总成6推动油液通过底阀总成2从储油缸I流入工作缸4的下腔,而工作缸4上腔的油液通过流通孔9进入中间缸5,并经由电机控制阀总成3的进油孔a进入电机控制阀总成3,最后经由电机控制阀总成3的的出油孔b进入储油缸I。当减振器压缩运动时,活塞杆8带动活塞阀总成6相对于工作缸4向下运动,活塞阀总成6推动油液从工作缸4的下腔流入工作缸4的上腔,工作缸4上腔的油液通过流通孔9进入中间缸5,并经由电机控制阀总成3的进油孔a进入电机控制阀总成3,最后经由电机控制阀总成3的出油孔b进入储油缸 I。综上所述,无论减振器拉伸运动还是压缩运动,工作缸4内的油液都必须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储油缸、底阀总成、工作缸、中间缸、活塞阀总成、导向器总成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电机控制阀总成,所述的底阀总成与工作缸下端配合并置于储油缸底部,活塞阀总成与活塞杆配合并置于工作缸内部,导向器总成置于储油缸和工作缸的上端,中间缸与工作缸外表面相配合,工作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与中间缸相通,中间缸下侧向外开有一喇叭口,电机控制阀总成下端与中间缸的喇叭口相配合,电机控制阀总成与储油缸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储油缸、底阀总成、工作缸、中间缸、活塞阀总成、导向器总成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电机控制阀总成,所述的底阀总成与工作缸下端配合并置于储油缸底部,活塞阀总成与活塞杆配合并置于工作缸内部,导向器总成置于储油缸和工作缸的上端,中间缸与工作缸外表面相配合,工作缸上侧开有流通孔与中间缸相通,中间缸下侧向外开有一喇叭口,电机控制阀总成下端与中间缸的喇叭口相配合,电机控制阀总成与储油缸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总成外边缘与工作缸内侧边缘接触形成移动副并且接触面形成了对于油液的动密封,导向器总成分别与储油缸和工作缸内边缘相配合形成对油液的静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驱动阻尼可调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阀总成包括焊接外筒、活塞外筒、第一 O型圈、阀体压盖、调节弹簧、连接螺钉、电机、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孔辉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