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772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有用于穿戴的穿戴部,在所述穿戴部上设置有产生氧气的制氧装置以及与所述制氧装置相连接的呼吸面罩,解决了现有救护设备不能以随身携带方式为矿工提供呼吸氧气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
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矿用救护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
技术介绍
煤矿安全事故近年来频繁发生,矿工人数伤亡只增不减,因此,对矿井安全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在矿井发生事故后,大部分矿工依然幸存,但在逃生和等待救援中丧生。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空气不流通、甲烷等有毒气体含量高而造成中毒窒息。 目前,矿工下井时随身携带的设备一般都是头盔,在头盔上装有照明灯,以便于在井下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照明。这种设备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对矿工进行救护,更无法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氧气。虽然现有矿井中会配置避难安全所,安全所内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但是,避难安全所数量有限,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保证在矿难发生时矿工能够及时进入到安全所内,使用局限性大,无法起到真正的避难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以解决现有救护设备不能以随身携带方式为矿工提供呼吸氧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有用于穿戴的穿戴部,在所述穿戴部上设置有产生氧气的制氧装置以及与所述制氧装置相连接的呼吸面罩。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为保证使用者在昏迷状态下仍能呼吸,所述设备还包括有辅助呼吸装置,所述制氧装置通过所述辅助呼吸装置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制氧装置包括有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反应物,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有振动电机,以帮助设备使用者对外发出用于求救定位的振动信号。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为便于设备使用者及时获知环境气体浓度值,所述设备还包括有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有根据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工作的报警器,以便在气体浓度超标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为保护使用者的头部,所述设备还包括有头盔,所述呼吸面罩设置在所述头盔内部。 如上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所述头盔上设置有红外夜视仪,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看清周围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矿用救护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随身穿戴使用,成本低;且使用者可以通过呼吸面罩呼吸到由制氧装置提供的氧气,保证使用者在缺氧环境中能获得新鲜的氧气来维系生命,提高了井下避险能力,有助于减少矿井事故造成的伤亡。 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上述各图中,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制氧装置;2、呼吸面罩;3、辅助呼吸装置;4、穿戴部;5、振动电机;6、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7、报警器;8、头盔;9、红外夜视仪;10、输氧管;11、箱体;12、控制开关;13、通气孔;14、单片机;15、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所示为本技术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救护设备包括有穿戴部4和头盔8。具体来说,穿戴部4为便于使用者(矿井工作人员)穿戴的部件,例如,为背心。头盔8—般为钢制头盔,用于保护使用者的头部,避免砸伤。在穿戴部4上设置有制氧装置I和辅助呼吸装置3,在头盔8内部设置有呼吸面罩2。具体来说,制氧装置I与辅助呼吸装置3连接,辅助呼吸装置3通过输氧管10与呼吸面罩2相连接。在头盔8上还设置有红外夜视仪9 (图1未示出,参见图2所示)。 其中,制氧装置I用来产生氧气,其包括有箱体11,在箱体11内设置有反应物,在箱体11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2。具体来说,反应物是能够通过反应而产生氧气的物质。例如,可以是分开存放的过氧碳酸钠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粉末以及水,水与混合粉末发生化学反应,能够产生氧气。此时,控制开关12可以控制水流向混合粉末,进而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是否产生氧气。此外,反应物也可以是仅有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与使用者通过呼吸面具呼出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此时,控制开关12可以控制打开/关闭盛放过氧化钠的容器,以控制过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接触,进而通过控制开关12控制是否产生氧气。 辅助呼吸装置3用于在使用者昏迷等自主呼吸困难的情况下帮助使用者进行呼吸,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来实现。而且,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辅助呼吸装置3可以与穿戴部4形成为一体式结构,以进一步简化救护设备的结构。 此外,在箱体11内还设置有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6 (图1未示出,参见图2所示),在箱体11上形成有若干通气孔13,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6可以检测从通气孔13进入到箱体11内的设备所处环境空间的气体中特定成分的含量。例如,如果采用甲醛浓度检测传感器,则可以检测环境空间内的甲醛浓度。 另外,该实施例的救护设备还包括有振动电机5。具体来说,振动电机5可以设置在箱体11上。而且,振动电机5能够方便地从箱体11上拆卸下来。 上述结构的救护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矿井人员下矿时随身佩戴。而且,佩戴者只需要操作控制开关12,就可以通过呼吸面罩2呼吸到新鲜的氧气,从而在氧气不足的矿井内能保持正常呼吸,延长生命维系时间。 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救护设备,可以通过在设备中配备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实现智能化使用。具体使用过程、实现原理等,将结合图2的原理框图作如下详述: 如图2所示,结合图1所示意,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矿下人员穿戴救护设备下井后,打开控制按钮15,整个救护设备上电,开始工作。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6时时检测环境空间的特定气体浓度,如甲烷浓度。作为处理器的单片机14上电工作后,接收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6的检测信号,并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在当前检测值超过设定阈值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报警器7发出报警信号。使用者听到报警信号,将内置在头盔8内的呼吸面罩2拉出戴好,并按下控制开关12。同时,单片机14启动辅助呼吸装置3。之后,制氧装置I开始产生氧气,辅助呼吸装置3工作,辅助使用者将制氧装置I产生的氧气经呼吸面罩2输送至使用者鼻部,供使用者呼吸。救助于制氧装置I和辅助呼吸装置3,使用者不仅能够呼吸到新鲜氧气,而且在昏迷、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下也可以辅助呼吸,延长了生命延续时间。 在单片机14控制报警器7报警的同时,单片机14还可以控制振动电机5和红外夜视仪9上电工作,开始振动。使用者可以借助于红外夜视仪9看清周围环境,方便寻找食物、水或者安全区域。另外,使用者还可以将振动电机5从箱体11上拆卸下来,借助于振动电机5所连接的长传输线,使用者可以将振动电机5放置在矿道里的岩石或者铁支架上,使振动电机5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这些固体传到地面上去。这样,地面上的救援人员就可以用音频探测仪探测振动信号,有助于施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有用于穿戴的穿戴部,在所述穿戴部上设置有产生氧气的制氧装置、帮助使用者进行呼吸的辅助呼吸装置以及呼吸面罩,所述制氧装置与所述辅助呼吸装置连接,所述辅助呼吸装置通过输氧管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接;所述救护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制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的振动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有用于穿戴的穿戴部,在所述穿戴部上设置有产生氧气的制氧装置、帮助使用者进行呼吸的辅助呼吸装置以及呼吸面罩,所述制氧装置与所述辅助呼吸装置连接,所述辅助呼吸装置通过输氧管与所述呼吸面罩相连接;所述救护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制氧装置可拆卸式连接的振动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矿用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装置包括有箱体,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反应物,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尊年刘钊兴贠海涛赵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