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闪蒸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冷凝器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相连通;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第一接口之间;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所述辅助换热器。这样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先经过辅助换热器,之后进入第一节流装置节流后进入闪蒸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含有部分液体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进入辅助换热器,保证了进入补气口的制冷剂变成气态,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进行补气。(*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空调是一种室内气温调节装置,通过吸取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器改变其温度后再排回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等功能,以便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环境。 为了增加空调系统在低温下的制热能力一般设置补气增焓装置,如图1所示,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一般是在制冷剂流过冷凝器02后经过第一节流装置05,之后进入作为气液分离装置的闪蒸器04 ;闪蒸器04中气体直接作为补气源进入压缩机I中间压缩腔,闪蒸器04中的液体流经第二节流装置06再次节流后进入蒸发器03,这样通过闪蒸器04给压缩机01补气可以提高压缩机I的制热性能。 但是,由于闪蒸器04的容积受限以及一级节流后的流体紊态,使得闪蒸器04中液位不受控,因而气液不能完全分离,导致闪蒸器04中的部分液体随着气体进入压缩机I的中间压缩腔,导致压缩机I的温度降低,油润滑效果降低,甚至导致压缩机液压缩,损坏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保证了从闪蒸器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为气态,避免闪蒸器中的液体进入压缩机内,从而提高压缩机性能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排气口和补气口,冷凝器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排气口相连通;蒸发器,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吸气口相连通;闪蒸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冷凝器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相连通;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之间;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所述辅助换热器。 为了控制闪蒸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液位在合理范围内,压缩机补气口制冷剂为低过热状态制冷剂气体,所述排气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数值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为开度可调节装置,当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偏高时,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当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偏低时,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减小。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换热器与补气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的第四端口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吸气口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系统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反馈的数值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开度可调节装置,当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偏高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增大;当蒸发器出口过热度偏低时,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者套管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为电子膨胀阀。 本技术提供的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通过在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所述辅助换热器;这样从冷凝器第二端口流出的液态制冷剂先经过辅助换热器,之后进入第一节流装置进行节流,节流后的两相制冷剂流体进入闪蒸器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含有部分液体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三接口进入辅助换热器,与冷凝器第二端口流出的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保证了通过辅助换热器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变成气态,进入压缩机对压缩机进行补气;避免闪蒸器中的部分液体进入压缩机内,导致压缩机温度降低,油润滑效果降低,甚至导致压缩机液压缩,损坏压缩机。 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所提出的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图示箭头的方向为空调系统制热状态下冷凝剂的流向。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闪蒸器4、第一节流装置5、第二节流装置9、以及辅助换热器6。 压缩机I,具有吸气口 11、排气口 12和补气口 13,冷凝器2具有第一端口 21和第二端口 22,第一端口 21与压缩机I的排气口 12相连通,蒸发器3具有第三端口 31和第四端口 32,第四端口 32与压缩机I的吸气口 11相连通;闪蒸器4具有第一接口 41、第二接口42和第三接口 43,第一接口 41与冷凝器2的第二端口 22相连通,第二接口 42与蒸发器3的第三端口 31相连通,第三接口 43与压缩机I的补气口 13相连通。 第一节流装置5设置在冷凝器2与闪蒸器4的第一接口 41之间,第二节流装置9设置在闪蒸器4的第二接口 42与蒸发器3的第三端口 31之间;在冷凝器2与第一节流装置5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6,并且闪蒸器4的第三接口 41与压缩机I的补气口 13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辅助换热器6。这样从冷凝器2第二端口 22流出的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经辅助换热器6,进入第一节流装置5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之后进入闪蒸器4进行气液分离,之后低温低压液体通过闪蒸器4的第二接口进入第二节流装置9节流后进而进入蒸发器3 ;闪蒸器4分离后的气体(含有部分液体)先经过辅助换热器6与从冷凝器2第二端口 22流出的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将第二管路气体中含有的液体汽化,进入压缩机I的补气口 13 ;从而保证了进入补气口 13的制冷剂为气态,进入压缩机I对压缩机I进行补气。这样通过设置辅助换热器6,避免闪蒸器4中的部分液体进入压缩机I内,导致压缩机I温度降低,油润滑效果降低,甚至导致压缩机液压缩,损坏压缩机。 在辅助换热器6与补气口 13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0,制冷剂只能从闪蒸器4的第三接口 43向压缩机I的补气口 13流动。 在压缩机I的排气口 11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一压力传感器81,从而可以得到压缩机I的排气口 11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排气过热度是压缩机I排气口 11的温度和排气压力对应的制冷剂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差,排气过热度应该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压缩机的可靠性。 为了控制排气过热度在合理的范围内,第一节流装置5采用开度可调节装置,根据排气过热度,也就是压缩机I排气口 11的温度和排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第一节流装置5的开度,进而控制闪蒸器4中制冷剂液体液位在合理范围内,使压缩机I补气口 13制冷剂为低过热状态制冷剂气体。排气过热度偏高时,调节第一级节流装置5的开度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排气口和补气口,冷凝器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排气口相连通;蒸发器,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吸气口相连通;闪蒸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冷凝器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相连通;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第一接口之间;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所述辅助换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气增焓的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排气口和补气口,冷凝器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排气口相连通; 蒸发器,具有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吸气口相连通; 闪蒸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冷凝器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相连通; 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与第一接口之间; 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闪蒸器的第二接口与蒸发器的第三端口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三接口与补气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路也通过所述辅助换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为开度可调节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星,宋旭彤,左计学,宋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