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培础专利>正文

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9071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其包括传重板、滑动杆、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套环圈;电动机连接滑动杆的一端;套环圈与滑动杆同轴;套环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套环圈的连接点位于套环圈的任一直径两端;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与套环圈的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中心轴构成的平面与套环圈的中心轴平行;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与滑动杆转动连接;传重板设置在套环圈的上方,以滑槽与套环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船舶的载重和部分自身重量所产生的重力势能,并使重力势能转化为船舶的动力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寻求开发更多的无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新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载重船舶所承载的重物,会持续不断地产生重力势能,通过一定的装置,就能收集和利用这些能量,以作为船舶的自重动力,产生自重运动。 既然我们都知道物体有斜面自重运动(滑落、滚落)和垂直自重运动(跌落);我们还知道凡是有一定质量和相对高度的物体,即使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它也具有持续不断的重力势能。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以转化这种重力势能,使之产生自重运动,获得自重能动力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包括传重板、滑动杆、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套环圈; 电动机连接滑动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滑动杆转动; 套环圈与滑动杆同轴; 套环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套环圈的连接点位于套环圈的任一直径两端; 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均与套环圈的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 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的中心轴所构成的平面与套环圈的中心轴平行; 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与滑动杆转动连接且相切设置; 传重板设置在套环圈的上方,与套环圈相切,以传达重力,同时又能使其在滑动杆上来回滑动; 滑动杆的两端的套环圈分别连接船舶的轮浆,用于给轮浆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传重板设置在套环圈上方,且传重板底部设置有滑槽,能使安装在套环圈上方的滑动轴承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传重板架空设置在套环圈上方,且传重板下方设置有下伸的传重柱,通过设置在穿重柱末端的轴承与设置在两个套环圈下方的传重滑动板连接,以传达重力,同时又使套环圈能在滑动杆上来回滑动。 进一步的,套环圈的任一直径的两端向内分别设置有安装部;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两个安装部上。 进一步的,电动机与滑动杆通过联轴器连接。 进一步的,套环圈通过滑动摇杆结构和万向节与船舶的轮浆连接,给轮浆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套环圈为多个,且多个套环圈分为两组,分别在滑动杆上向两端滑动。 进一步的,滑动杆为多根平行设置。 本专利技术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通过电动机带动滑动杆转动,给滑动杆一初始动力后,滑动杆转动后由于与套环圈之间通过两个轴承相切,传重板将船舶载重部分的重力传达给套环圈,使套环圈驱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同时沿滑动杆做纵向滑动,又由于传重板是原位不动的,它与套环圈只是相对位移,致使套环圈在通过控制电机正负极不同电流情况下能在滑动杆上作来回滑动,进而将滑动力通过滑动摇杆结构和万向节传达给轮浆成为转动力。本专利技术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的利用船舶载重和部分自身的重量所产生的重力势能,并使重力势能转化为船舶行驶的动力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重板;2:滑动杆;3:电动机;4:套环圈;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安装部;8:滑动摇杆结构;9:轮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相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滑动连接,也可以是轴承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包括传重板1、滑动杆2、电动机3和至少一个套环圈4 ; 电动机3连接滑动杆2的一端,能够带动滑动杆2转动; 套环圈4与滑动杆2同轴; 套环圈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 ; 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与套环圈4的连接点位于套环圈4的任一直径两端; 第一轴承5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6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均与套环圈4的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 第一轴承5的中心轴与第二轴承6的中心轴所构成的平面与套环圈4的中心轴平行; 第一轴承5与第二轴承6均与滑动杆2转动连接且相切设置; 传重板I设置在套环圈4的上方,与套环圈4连接,以传达重力,同时又能使套环圈4能在滑动杆2上来回滑动; 滑动杆2的两端的套环圈4分别连接船舶的轮浆9,用于给轮浆9提供动力。 先只要以一个小功率的电动机3带动滑动杆2转动,以起到“力引子”的作用,打破系统平衡。再利用以一定角差(大于0°小于90° )安装在同一个套环圈4内且被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二个中心对称的互相拮抗平衡的不能作绕滑动杆环转的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所产生的偏向力矩,使二个轴承同时产生沿滑动杆方向的纵向滑动。这样就可以利用穿套在滑动杆2上的左右两边的两个(或两组或多组)套环圈4内壁的轴承沿滑动杆2方向产生分量位移,使套环圈4在传重板I与滑动杆2之间作移位滑动。也就是只须“四两拨千斤”般的电动机3对滑动杆2转动力量的带动,而不需要为套环圈4及其轴承提供任何动力,就能使套环圈4及其轴承产生一种自重偏向动力,即使在套环圈4以压置传重板I等大重量物体的情况下,仍能带动套环圈4亦即重物在没有齿轮、齿杆带动或绳子牵引时作大动力、快速度移动。因所需滑动杆2的直径不会太大,使其旋转的力矩也不会太大,让其转动所消耗的能量也就有限。且套环圈4上承载重物的重量越大,这种“自重力套环圈”的斜向偏转力矩也就越大,亦即物体的自重量越大,则其产生的偏斜力矩就越大,即以其自重力为主要来源的“动力”也就越大。这就是这种可称为“自重运动”亦即载重船舶重力势能科学利用的基本原理。 由此可知,传重板I将船舶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各载重层的载重传达到套环圈4上,并通过设置在传重板I底部的滑槽和设置在套环圈4上的轴承连接形成与套环圈4的滑动关系;自重能动力装置设置在由船体外壳和支撑主梁柱组成的相对一体的承重层上;以电动机的正负极供电来实现套环圈在滑动杆2上来回滑动;再以滑动摇杆结构8和万向节连接在套环圈4上带动螺旋桨转动。 也就是说,可将船舶设计成以各载重层为主的相对独立的壳里载重部分和以整体外壳及支撑主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重板、滑动杆、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套环圈;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滑动杆转动;所述套环圈与所述滑动杆同轴;所述套环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套环圈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环圈的任一直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套环圈的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轴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套环圈的中心轴平行;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与所述滑动杆转动连接且相切设置;所述传重板设置在所述套环圈的上方,与所述套环圈连接,能使所述套环圈能在所述滑动杆上来回滑动;所述滑动杆的两端的所述套环圈分别连接船舶的轮浆,用于给所述轮浆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重板、滑动杆、电动机和至少一个套环圈; 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能够带动所述滑动杆转动; 所述套环圈与所述滑动杆同轴; 所述套环圈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与套环圈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套环圈的任一直径两端; 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轴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套环圈的中心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心轴所构成的平面与所述套环圈的中心轴平行; 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均与所述滑动杆转动连接且相切设置; 所述传重板设置在所述套环圈的上方,与所述套环圈连接,能使所述套环圈能在所述滑动杆上来回滑动; 所述滑动杆的两端的所述套环圈分别连接船舶的轮浆,用于给所述轮浆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自重能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重板设置在所述套环圈的上方,且所述传重板底部设置有滑槽,能使安装在所述套环圈上方的滑动轴承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础
申请(专利权)人:陈培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