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9612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   58-66份,铁10-15份,锌8-13份,电镀钢5-8份,镍3-6份;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45-55份,聚酰胺6618-2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接线端子,将导电条和外壳的材质均进行了改进,有效降低了导电条的发热量,同时,提高了外壳的耐热能力,经验证,其耐热性能比现有市售产品提高20-3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接线端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配件领域,具体涉及铜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在电气电路中为了保证接线可靠和接线方便,在导线的末端用专用的压线钳将压铜接线端子与导线相连。铜接线端子分为导电条和外壳材质,现有技术中,由于导电条在通电情况下发热较大,常将外壳烧坏,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铜接线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58-66份,铁10-15份,锌8-13份,电镀钢5-8份,镍3-6份;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45-55份,聚酰胺6618-22份。进一步的,上述的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62份,铁12份,锌11份,电镀钢7份,镍5份;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50份,聚酰胺6620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接线端子,将导电条和外壳的材质均进行了改进,有效降低了导电条的发热量,同时,提高了外壳的耐热能力,经验证,其耐热性能比现有市售产品提高20-30%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58公斤,铁10公斤,锌8公斤,电镀钢5公斤,镍3公斤;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45公斤,聚酰胺6618公斤。实施例2: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66公斤,铁15公斤,锌13公斤,电镀钢8公斤,镍6公斤;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55公斤,聚酰胺6622公斤。实施例3:铜接线端子,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62公斤,铁12公斤,锌11公斤,电镀钢7公斤,镍5公斤;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50公斤,聚酰胺6620公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 58‑66份,铁10‑15份,锌8‑13份,电镀钢5‑8份,镍3‑6份;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外壳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聚碳酸酯45‑55份,聚酰胺66 18‑2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铜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接线端子的导电条材质包括有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物质:铜62份,铁12份,锌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元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腾东方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