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斜盘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751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22
一种活塞式斜盘压缩机,其包括:壳体、缸体、缸盖、旋转轴、多个缸膛、多个活塞、斜盘、多个压缩室、多个盖侧排出室、多个缸体侧排出室、出口以及排出路径。盖侧排出室设置在缸盖中。缸体侧排出室设置在缸体中。出口穿过壳体形成。排出路径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制冷剂气体经由该排出路径从压缩室流过盖侧排出室、流至缸体侧排出室流动而流动至出口。在从压缩室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与压缩室连通的一个盖侧排出室和流过一个缸体侧排出室之后,制冷剂气体流动至另一盖侧排出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活塞式斜盘压缩机中,制冷剂气体被引入到压缩室中并且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斜盘的旋转压缩并排放。在活塞式斜盘压缩机中,由制冷剂气体的脉动引起振动和噪声的产生。已经提出了一种包括用于减小脉动的消音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10-89251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其中,压缩机壳体中形成有消音器空间,压缩室连接至消音器空间并且蜿蜒构件设置在该消音器空间中以用于限定用于使排放气体蜿蜒行进的通道。 然而,如果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10-89251中的那样消音器空间形成在活塞式斜盘压缩机中以减小脉动,则压缩机壳体向外延伸并且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尺寸增大。考虑到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脉动而尺寸较小的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活塞式斜盘压缩机包括壳体、缸体、缸盖、旋转轴、多个缸膛、多个活塞、斜盘、多个压缩室、多个盖侧排出室、多个缸体侧排出室、出口以及排出通道。缸体形成在壳体中。缸盖形成在壳体中并连接至缸体的端部。旋转轴由缸体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多个缸膛围绕旋转轴布置。多个活塞相应地容纳在缸膛中。斜盘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并与活塞接合。多个压缩室分别通过活塞限定在缸膛中。多个盖侧排出室设置在缸盖中。多个缸体侧排出室设置在缸体中。出口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压缩的制冷剂气体经由该出口流动至壳体外部。排出路径形成在壳体中,并且制冷剂气体经由该排出路径从压缩室流过盖侧排出室、流至缸体侧排出室而流动至出口。在从压缩室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与压缩室连通的一个盖侧排出室以及流过一个缸体侧排出室之后,制冷剂气体流动至另一盖侧排出室。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从结合以示例方式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图所做的下列描述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目前优选实施方式的下列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及其目的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沿着图3中的线1-1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图2为沿着图3中的线I1-1I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 图3为沿着图1中的线II1-1II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前盖侧排出室和前吸入室; 图4为沿着图1中的线IV-1V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前缸体侧排出室和前吸入室; 图5为沿着图1中的线V-V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前盖侧排出室和前隔壁; 图6为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上展开的前盖侧排出室、前压缩室和前缸体侧排出室的截面图;以及 图7为沿着图1中的线VI1-VII截取的截面图,图中示出了图1的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后盖侧排出室和后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7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为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的活塞式斜盘压缩机。如图1和图2所示,附图标记10表示双头活塞式斜盘压缩机(下文中简称为“压缩机”)并且压缩机10包括壳体H以及连接至彼此的一对前缸体11和后缸体12。在压缩机10的壳体H中,前缸盖13设置在压缩机10的前侧(图1中的左侧)上并且通过前阀板组件15联接至前缸体11的前端。前阀板组件15包括衬垫G和阀板20,其中,衬垫G用于密封前缸体11与前缸盖13之间的空间,阀板20的一部分形成将在之后进行描述的前排出阀15B。后缸盖14设置在压缩机10的后侧(图1中的右侧)上并且通过后阀板组件16联接至后缸体12的后端。后阀板组件16包括衬垫G和后阀板21,其中,衬垫G用于密封后缸体12与后缸盖14之间的空间,后阀板21的一部分形成将在之后进行描述的后排出阀16B。前缸盖13和后缸盖14以及介于前缸盖13与后缸盖14之间的所述一对前缸体11和后缸体12配合以形成壳体H。前缸体11和后缸体12用作本专利技术的缸体。前缸盖13和后缸盖14用作本专利技术的缸盖。前阀板组件15和后阀板组件16用作本专利技术的阀板组件。前排出阀15B和后排出阀16B用作本专利技术的排出阀。前阀板20和后阀板21用作本专利技术的阀板。 前缸体11和后缸体12分别包括前轴孔IlA和后轴孔12A,并且旋转轴22插入穿过前轴孔IlA和后轴孔12A以由前轴孔IlA和后轴孔12A的形成密封周向表面的内周表面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前阀板组件15和后阀板组件16分别包括在其中央处形成的前插入孔MD和后插入孔16D,并且旋转轴22插入穿过前插入孔MD和后插入孔16D。唇形密封类型的轴密封件23气密地密封旋转轴22的延伸出前阀板组件15的前端的外周表面与前缸盖13的内周表面之间的空间。轴密封件23设置在容纳室13C中,该容纳室13C形成在前缸体盖13的内周表面与旋转轴22的外周表面之间。前轴孔IlA和后轴孔12A用作本专利技术的轴孔。前插入孔MD和后插入孔16D用作本专利技术的插入孔。 与旋转轴22—体地旋转的斜盘24牢固地固定至旋转轴22。斜盘24设置在曲轴室25中,该曲轴室25形成在前缸体11与后缸体12之间。前推力轴承26介于前缸体11的后端表面与斜盘24的环形基部24A之间。后推力轴承27介于后缸体12的前端表面与斜盘24的基部24A之间。前推力轴承26和后推力轴承27保持斜盘24并且调节/限制斜盘24的沿着旋转轴22的中心轴线L的运动。前推力轴承26和后推力轴承27用作本专利技术的推力轴承。 如图4所示,在前缸体11中围绕旋转轴22设置/布置有三个前缸膛28。如图1所示,在后缸体12中围绕旋转轴22设置有三个后缸膛29。成对的前缸膛28和后缸膛29形成为沿着旋转轴22的中心轴线L (沿压缩机10的纵向方向)延伸。前缸膛28和后缸膛29中分别接纳有双头活塞30。如缸腔28由如阀板组件15和双头活塞30封闭并且后缸腔29由后阀板组件16和双头活塞30封闭。前缸膛28和后缸膛29用作本专利技术的缸膛。 与旋转轴22 —体地旋转的斜盘24的旋转运动通过从其相对侧保持斜盘24的一对滑瓦31传递至双头活塞30。双头活塞30在如缸腔28和后缸腔29中^主复运动。如压缩室28A由双头活塞30和前阀板组件15限定在缸膛28中,并且后压缩室29A由双头活塞30和后阀板组件16限定在后缸膛29中。前压缩室28A和后压缩室29A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压缩室。 如图1和图4所示,围绕旋转轴22形成有三个前吸入室17和三个后吸入室18,并且其在前缸盖13与前缸体11以及后缸盖14与后缸体12中延伸穿过前阀板组件15和后阀板组件16。每个前吸入室17均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前缸膛28之间并且每个后吸入室18均位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后缸膛29之间。前吸入室17和后吸入室18以相等的间隔分别设置在前轴孔IlA和后轴孔12A的外周侧上。一个前吸入室17具有比其他前吸入室17的长度和容积更大的旋转轴22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和容积,并且一个后吸入室18具有比其他后吸入室18的长度和容积更大的旋转轴22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和容积。前吸入室17和后吸入室18用作本专利技术的吸入室。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前缸盖13中,三个前吸入室17中的每个吸入室均与容纳室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塞式斜盘压缩机(10),包括:壳体(H);缸体(11、12),所述缸体(11、12)形成在所述壳体(H)中;缸盖(13、14),所述缸盖(13、14)形成在所述壳体(H)中,所述缸盖(13、14)连接至所述缸体(11、12)的端部;旋转轴(22),所述旋转轴(22)由所述缸体(11、1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多个缸膛(28、29),所述缸膛(28、29)围绕所述旋转轴(22)布置;多个活塞(30),所述活塞(30)分别地容纳在所述缸膛(29)中;斜盘(24),所述斜盘(24)与所述旋转轴(22)一体地旋转,所述斜盘(24)与所述活塞(30)接合;以及多个压缩室(29A),所述压缩室(29A)分别地通过所述活塞(30)而限定在所述缸膛(29)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斜盘压缩机(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盖(13、14)中的多个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设置在所述缸体(11、12)中的多个缸体侧排出室(40、42);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H)的出口(46),压缩的制冷剂气体经由所述出口(46)流动至所述壳体(H)外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H)中的排出路径,制冷剂气体经由所述排出路径从所述压缩室(28A、29A)流过所述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和所述缸体侧排出室(40、42)而流动至所述出口(46),以及在从所述压缩室(28A、29A)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与所述压缩室(28A、29A)连通的一个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和流过一个缸体侧排出室(40、42)之后,制冷剂气体流动至另一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7 JP 2013-0666411.一种活塞式斜盘压缩机(10),包括: 壳体(H); 缸体(11、12),所述缸体(11、12)形成在所述壳体(H)中; 缸盖(13、14),所述缸盖(13、14)形成在所述壳体(!0中,所述缸盖(13、14)连接至所述缸体(11、12)的端部; 旋转轴(22),所述旋转轴(22)由所述缸体(11、12)以可旋转方式支撑; 多个缸膛(28、29),所述缸膛(28、29)围绕所述旋转轴(22)布置; 多个活塞(30),所述活塞(30)分别地容纳在所述缸膛(29)中; 斜盘(24),所述斜盘(24)与所述旋转轴(22) —体地旋转,所述斜盘(24)与所述活塞(30)接合;以及 多个压缩室(29A),所述压缩室(29A)分别地通过所述活塞(30)而限定在所述缸膛(29)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式斜盘压缩机(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缸盖(13、14)中的多个盖侧排出室(33么 、338、33(:、354、358、350;设置在所述缸体(11、12)中的多个缸体侧排出室(40、42);形成为穿过所述壳体(H)的出口(46),压缩的制冷剂气体经由所述出口(46)流动至所述壳体(H)外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壳体(H)中的排出路径,制冷剂气体经由所述排出路径从所述压缩室(28A、29A)流过所述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和所述缸体侧排出室(40、42)而流动至所述出口(46),以及 在从所述压缩室(28A、29A)流出的制冷剂气体流过与所述压缩室(28A、29A)连通的一个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35B、35C)和流过一个缸体侧排出室(40、42)之后,制冷剂气体流动至另一盖侧排出室(33A、33B、33C、3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淳坂野诚俊小林俊之后藤尚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