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土壤腐解少量同位素植物残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全球每年产生估计37.5亿吨的作物秸杆,这些植物残体大部分都进入土壤,转化为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特性,并增加养分有效性。在植物死亡进入腐解期后,易分解的成分首先降解,难分解的成分不断在土壤中积累,微生物的群落因作用残体不同组织成分而发生变化,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利用植物残体的微生物也有所不同。 近期发展起来的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SIP)是连接某种特定微生物和它们功能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也被用来追踪环境腐解植物残体的微生物。如利用同位素13C标记的底物来培养微生物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合成使得13C进入微生物体内,提取微生物DNA/RNA,鉴定功能微生物类群。但该方法对核酸中同位素比例要求较高,只有当微生物DNA/RNA中同位素达到一定含量时,13C-DNA/RNA和12C_DNA/RNA才能分离开来,以确保SIP实验的顺利进行。但是,仅仅将土壤和同位素标记的植物残体简单混合,这不仅需要大量的同位素植物残体,而且提取到的土壤微生物DNA/RNA同位素丰度太低,很有可能达不到SIP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土壤腐解同位素标记植物残体时,微生物利用植物残体不足,造成微生物体内同位素含量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 本专利技术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由4个PVC板和夹持装置组成,每个PVC板的中心开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由4个PVC板(1)和夹持装置组成,在每个PVC板(1)的中心开有空心圆,每个PVC板中的空心圆均用呢绒网(1‑1)封底,4个PVC板(1)逐层叠放,在第二层PVC板(b)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土壤,在第三层PVC板(c)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同位素标记的植物残体,在第四层PVC板(d)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土壤,4个PVC板通过夹持装置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利用同位素探针研究植物残体腐解的微域装置由4个PVC板(I)和夹持装置组成,在每个PVC板(I)的中心开有空心圆,每个PVC板中的空心圆均用呢绒网(1-1)封底,4个PVC板(I)逐层叠放,在第二层PVC板(b)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土壤,在第三层PVC板(C)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同位素标记的植物残体,在第四层PVC板(d)的空心圆处填充有土壤,4个PVC板通过夹持装置夹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腾祥,金剑,王光华,刘晓冰,刘居东,于镇华,李彦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