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龙章专利>正文

铅笔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9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铅笔套。这种铅笔套有一套管,套管一端头内孔与铅笔外形相配合,以保证可牢固地套住铅笔。套管内装有一可向外推动铅笔的顶出机构。用此铅笔套可大大提高铅笔的利用率,且当铅笔使用到一定长度后,仍能保持手握铅笔的舒适感。(*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铅笔套。铅笔是一种应用极广泛的文具用品。目前,大多数铅笔都是木质含铅芯的整体结构,铅笔的总长度约为180mm。人们使用铅笔时,要求铅笔的直杆部分应有一定长度,才能保证手能握住铅笔进行书写。通常,成人能较舒适地握笔进行书写的最短长度约为铅笔总长度的二分之一,少年儿童约为三分之一。短于这个长度,握笔就较困难甚至无法使用。因此,人们使用铅笔时,往往都要仍掉很长一截,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在已公知的类似的铅笔辅助工具中,也兼有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功能,但在使用中,却需用手直接握住铅笔直杆部分装上或卸下铅笔。因而一般须留出一截用以使手能握住铅笔。这样,一方面是卸下铅笔比较麻烦;另一方面是不可能充分地有效利用铅笔。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的铅笔套。用该铅笔套,可牢固地将铅笔的一端头套住。铅笔套上铅笔套后,可始终保持手能舒适地握住铅笔进行书写,并可大大提高铅笔的有效利用率。若要从铅笔套上卸下铅笔,只须推动铅笔套一端头的推杆即可。其技术解决方案是铅笔套没有一套管和一可在套管内作纵向移动的顶出机构。套管一端内孔与铅笔外形相配合,以保证可牢固地套住铅笔。套管的长度视手握笔杆所需的长度而定。顶出机构由一压簧一套环和一推杆组成,压簧和套环套在推杆上。压簧和推杆靠套管中的台阶和与套管固定连接的套环定位。在套管与铅笔配合的一端,推杆端头位于套管中;在套管的另一端,推杆端头伸出套管外。铅笔套采用此方案,由于设置了一项出机构,则不论套上或卸下铅笔很方便。因而,在使用中,可以将铅笔的直杆部分直接使用到套管的端头,而不必留下一截供手握铅笔,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铅笔。此方案的其它优点是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重量轻。附图是实现上述方案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铅笔套套上铅笔(5)后的全剖视图。它描述了铅笔套的主要结构。该铅笔套有一塑料套管(1)、压簧(2)、推杆(3)和套环(4)各一件。塑料套管(1)左端头内孔与铅笔(5)的外形相配合。压簧(2)套在推杆(3)上,压簧(2)和推杆(3)靠塑料套管(1)中的一台阶和塑料套管(1)与套环(4)的螺纹连接实现定位。施加一个外力推动推杆(3),推杆(3)作纵向移动,可向外推动铅笔(5),解除外力,推杆(3)在压簧(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权利要求1.一种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铅笔套,其特征是铅笔套由一塑料套管(1)和一可在塑料套管(1)内作纵向移动的顶出机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套,其特征在于顶出机构由压簧(2)、推杆(3)和套环(4)组成。压簧(2)和套环(4)套在推杆(3)上,套环(4)与塑料套管(1)为固定连接。推杆(3)的一端位于塑料套管(1)中,另一端伸出塑料套管(1)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笔套,其特征在于塑料套管(1)一端头内孔与铅笔(5)外形相配合,塑料套管(1)中有一个可挡住压簧(2)的台阶。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铅笔套。这种铅笔套有一套管,套管一端头内孔与铅笔外形相配合,以保证可牢固地套住铅笔。套管内装有一可向外推动铅笔的顶出机构。用此铅笔套可大大提高铅笔的利用率,且当铅笔使用到一定长度后,仍能保持手握铅笔的舒适感。文档编号B43K23/00GK2048023SQ89202420公开日1989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曹龙章 申请人:曹龙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增加铅笔有效使用长度的铅笔套,其特征是:铅笔套由一塑料套管(1)和一可在塑料套管(1)内作纵向移动的顶出机构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龙章
申请(专利权)人:曹龙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