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玉大专利>正文

鹰头粗细两用笔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68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笔,具体地说是一种铱粒与笔尖尖端联接成鹰头状的笔尖。该笔尖包括笔尖尖端,笔尖尾部及位于尖端与尾部之间的中部,在笔尖的尖端联接有铱粒,从笔尖的铱粒,尖端到中部有出水槽,其特点是联接在笔尖尖端的铱粒位于偏离尖端中心的下方或上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笔,具体地说是一种铱粒与笔尖尖端联接成鹰头状的笔尖。在自来水笔的笔尖上都要联接用于提高书写性能及使用寿命的耐磨而光滑的笔尖头。这种笔尖头俗称铱粒,大多由金属铂铱等元素组成。讫今为止,国内、外都是把铱粒焊接在笔尖尖端的正中央。书写时一般只能写出较细的字迹,如果要写较粗的字迹以提高书法的艺术效果时,往往就需采用弯头笔尖。因此,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铱粒偏离尖端中央的鹰头粗细两用笔尖,以克服使用麻烦等问题。该笔尖由笔尖的尖端、笔尖的尾部及位于尖端与尾部之间的中部构成,在笔尖的尖端联接有铱粒,从笔尖的铱粒、尖端到其中部有出水槽,其特点是联接在笔尖尖端的铱粒位于偏离中心的下方或上方;所述笔尖的中部与尾部可以是小圆筒形、大包头形、瓦爿尖形及平包头形,或其它的各种形式。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铱粒焊接在偏离笔尖尖端中心的下方或上方,书写时,用一支笔就能写出两种粗细不同的笔迹。如铱粒焊接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状态,即铱粒位于尖端中心的下方,那么正写时,其笔迹就较细,反写时,其笔迹较粗。反之亦然。因此使用比较方便。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F向视图。图4为铱粒位于尖端中心上方的结构图。如图所示为一种平包头型的笔尖,有关平包头型笔头的结构特点本人在ZL93237119.1专利内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图1所示的笔尖有圆筒形的尾部,其中部2有一平面3,尖端4处焊接偏离尖端中心5的铱粒6,视之如“鹰头”状,故名鹰头笔尖,从铱粒6、尖端4至中部2有出水槽7。铱粒6与尖端4的这种偏离中心的联接方式可以用于各种其它类型的笔尖,如常见的小圆筒形、大包头形、瓦爿尖形等。上述各类笔尖的结构特点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不再详述。权利要求1.鹰头粗细两用笔尖,包括笔尖尖端,笔尖尾部及位于尖端与尾部之间的中部,在笔尖的尖端联接有铱粒,从笔尖的铱粒、尖端到其中部有出水槽,其特征是联接在笔尖尖端的铱粒位于偏离尖端中心的下方或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尖,其特征是笔尖的中部与尾部为小圆筒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尖,其特征是笔尖的中部与尾部为大包头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尖,其特征是笔尖的中部与笔部为瓦爿尖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尖,其特征是笔尖的中部与尾部为平包头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笔,具体地说是一种铱粒与笔尖尖端联接成鹰头状的笔尖。该笔尖包括笔尖尖端,笔尖尾部及位于尖端与尾部之间的中部,在笔尖的尖端联接有铱粒,从笔尖的铱粒,尖端到中部有出水槽,其特点是联接在笔尖尖端的铱粒位于偏离尖端中心的下方或上方。文档编号B43K1/00GK2290469SQ9723628公开日1998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秦玉大 申请人:秦玉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鹰头粗细两用笔尖,包括笔尖尖端,笔尖尾部及位于尖端与尾部之间的中部,在笔尖的尖端联接有铱粒,从笔尖的铱粒、尖端到其中部有出水槽,其特征是联接在笔尖尖端的铱粒位于偏离尖端中心的下方或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大
申请(专利权)人:秦玉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