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祥林专利>正文

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36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由上、下两笔尖构成,其特点是上、下两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弯式相同并具有一间隙,上、下两笔尖之间具有输送墨水的通道,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的尺寸。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成的钢笔,上、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着纸,上、下笔尖均参与书写,使墨水以面的方式输送,实现三面供水书写,笔划粗细写书转变迅速,书写表现力丰富,合乎法度,写的字可与毛笔字相媲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书写、绘图用具。特别是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普通钢笔书写笔迹是等线的,没有粗细的变化。用它来表现汉字楷书或行草书的规格笔法是不可能的,书写大、中楷字也是不可能的。公告号为CN2136136Y,公告日为1993年6月16日的中国专利采用双层笔尖,解决了书写中、大字的难题,但是其书写时,仍只采用下笔尖,运笔范围面窄,不能将传统楷书(如柳体)写得规范。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书写效果好,操作简便的硬笔大字双层笔尖。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由上笔尖与下笔尖两层构成,两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均弯折,下笔尖带有水缝,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弯式相同,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之间具有一间隙,在该间隙内上、下笔尖其中之一上具有书写时保持此间隙的凸痕,上笔尖与下笔尖之间具有输送墨水的通道,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三角形部分的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设在上、下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之间的间隙,其厚度为0.25毫米,间隙内的凸痕设于上笔尖上,输送墨水的通道为设在下笔尖上的若干条凹槽,凹槽数目可为3条,上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等于下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的尺寸,上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还可比下笔尖头部三角形的尺寸大0.2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书写流利,书写效果好,操作简便。本技术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的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的尺寸,同时,上笔尖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具有一间隙,使墨水以面的方式输送,实现三面供水,这样,上、下笔尖均起书写作用,笔划有粗细变化,书写转变迅速,操作灵活简便;再者,由于上、下笔尖在其纵向部分有曲面接触的部位,因此上、下笔尖刚性好。用本技术制成的钢笔,书写表现力丰富,合乎法度,写出的字可与毛笔字相媲美。2、书写范围广。本技术可书写任何笔体,可书写任何文字,如中文、英文、日文、阿拉伯文等,用它写的字,由于合乎法度,故美感性强,而且是一笔写成。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笔尖1的A向展开图。图3为图1中上笔尖2的B向展开图。图4为图1中B向的展开图。图5为上、下笔尖之间墨水分布情况图。图6为上、下笔尖与笔舌联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沿C—C线的剖面图(上、下两笔尖纵向部分曲面相同)。图8为图6中沿C—C线的剖面图(上、下两笔尖纵向部分曲面不同)。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由上笔尖2、下笔尖1两层构成,上、下两笔尖为片状,二者均为曲面形状,上下笔尖由具有较强弹性的不锈钢片制成。上、下两笔尖均由头部三角形部分(弯折的)和纵向部分(未弯折的)组成。上、下两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为书写着纸部分,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为22,上笔尖的纵向部分为21,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为12,下笔尖的纵向部分为11,上、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和12弯式相同,即弯折方向与角度相同,弯折处光滑过渡,下笔尖1上具有一条水缝6。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之间具有一间隙4,间隙4厚度为0.25毫米,上笔尖2的头部三角形部分设置凸痕5,如图3所示,凸痕设置数目可为4个,当两笔尖书写时,借助凸痕使上、下笔尖在其头部三角形部分保持间隙4,在上述间隙内,凸痕也可设在下笔尖上。如图4所示,上、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相等,也可以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其尺寸略大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的尺寸,二者可差出0.20毫米,为使本技术书写效果最佳,将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尺寸大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尺寸,仅使两笔尖在其峰值(笔尖最尖端)尺寸相等。上笔尖与下笔尖两者的纵向部分可做成相同的曲面或不同的曲面,二者曲面相同时,可全部接触、二者曲面不同时,可部分接触。当它们全部接触时,如图1、图2、图5所示,下笔尖1上开有三条输送墨水的通道3,通道为凹槽,凹槽3至水缝6处止为宜,它可冲压而成。墨水从相接触的两笔尖之间流过到达上、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实现三面供水。如图6、图7所示,笔舌7装在两笔尖的下面,由于下笔尖1上具有凹槽,因此笔舌上的相应部位带有凹坑与之相吻合。当上、下笔尖的纵向部分部分接触时,由于二者曲面不同,其中部自然形成输送墨水的通道,可不再设置凹槽,与笔舌7装配时,在上述中部通道中设置夹层,笔舌7上不必带凹坑。若采用本技术写特大字,必须加大笔身,增大储水量,增加输送墨水的凹槽个数及下笔尖的水缝数,同时还应加大上、下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之间的间隙。还可在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加设水眼及边缝。权利要求1.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由上笔尖与下笔尖两层构成,两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均弯折,下笔尖带有水缝,其特征在于上笔尖(2)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与下笔尖(1)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弯式相同,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之间具有一间隙(4),在该间隙(4)内上、下笔尖其中之一上具有书写时保持此间隙的凸痕(5),上笔尖(2)与下笔尖(1)之间具有输送墨水的通道(3),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其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笔尖,其特征在于设在上、下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之间的间隙(4)其厚度为0.2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笔尖,其特征在于间隙(4)内的凸痕(5)设于上笔尖(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笔尖,其特征在于输送墨水的通道(3)为设在下笔尖(1)上的若干条凹槽,凹槽(3)数目可为3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笔尖,其特征在于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其尺寸等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的尺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笔尖,其特征在于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其尺寸还可比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12)的尺寸大0.20毫米。专利摘要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由上、下两笔尖构成,其特点是上、下两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弯式相同并具有一间隙,上、下两笔尖之间具有输送墨水的通道,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其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的尺寸。采用本技术制成的钢笔,上、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着纸,上、下笔尖均参与书写,使墨水以面的方式输送,实现三面供水书写,笔划粗细写书转变迅速,书写表现力丰富,合乎法度,写的字可与毛笔字相媲美。文档编号B43K1/02GK2222063SQ9521543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赵祥林 申请人:赵祥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笔大字双层笔尖,由上笔尖与下笔尖两层构成,两笔尖头部三角形部分均弯折,下笔尖带有水缝,其特征在于上笔尖(2)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与下笔尖(1)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弯式相同,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之间具有一间隙(4),在该间隙(4)内上、下笔尖其中之一上具有书写时保持此间隙的凸痕(5),上笔尖(2)与下笔尖(1)之间具有输送墨水的通道(3),上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22)其尺寸不小于下笔尖的头部三角形部分(12)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赵祥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