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吸入口、主吸收管和顶端开口的密闭的预留水池,主吸收管一端与预留水池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吸入口相连,主吸收管上从空气吸入口到预留水池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道过滤网和强力吸尘电机,预留水池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器,预留水池预埋于路面下。受污染空气由空气吸入口进入后先由第一道过滤网取出较大的杂物。然后进入与预留水池的水中进行第二道粉尘去除,然后经水池预处理后的空气进入空气净化器中进一步净化微小颗粒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该净化器能有效的使静风现象减轻,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并有效地吸收大气中存在的灰霾,从而减轻雾霾有效地净化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现象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实际上,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雾霾。 由于现在雾霾现象增多,因此治理雾霾!刻不容缓,当前治理雾霾有很多种方法!可绝大多数只是净化室内空气,屋里空气虽然好了!但是室外呢?目前国家对于治理雾霾,采取了有效限制机动车出行,以减轻汽车的尾气排放,减少使用煤等烟尘比较大的燃料的电厂及其他的大型工厂,以减轻烟尘进入大气,城市则采用洒水车及其他路面清洗设备,以减轻灰尘进入大气。 虽然以上所述方法能有效的减轻雾霾,但是汽车还是要跑,工厂还是要生产东西,所以,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能有效的使静风现象减轻,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并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存在的雾霾,减轻了空气中存在的雾霾。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包括空气吸入口、主吸收管和顶端开口的密闭的预留水池,所述的主吸收管一端与预留水池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吸入口相连,主吸收管上从空气吸入口到预留水池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道过滤网和强力吸尘电机,预留水池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器,预留水池预埋于路面下。 该净化器还包括:人工降雨装置,所述的人工降雨装置包括预埋水管、送水管和洒水喷头,所述的预埋水管安装在预留水池旁,送水管一端与预埋水管相连通,一端与洒水喷头相连,所述的送水管上安装有高压水泵。 所述的洒水喷头为可旋转式洒水喷头。 所述的主吸收管与第一道过滤网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装饰莲花。 所述的预留水池中放置有大密度的过滤棉。 所述的空气吸入口为漩涡形的空气吸入口。 所述的空气吸入口外侧为装饰莲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大气净化器,通过设置空气吸入口,空气从空气吸入口进入到主吸收管中,此时在空气吸收口上方形成了一股小的旋风,从而打破静风现象,并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存在的细小尘埃,及烟尘,受污染的空气由空气吸入口吸入主吸收管,经过第一道过滤网,优先清理较大的尘土颗粒及其他较大的杂物。然后进入预留水池中净化一些更加细小的粉尘及其他东西,经过预留水池水处理过的空气由空气净化器再次进入大气,由此循环,起到净化空气,处理雾霾的效果。 同时,该装置安装在室外,因此能有效的净化已经存在于大气中的悬浮微粒,而不是室内,并通过空气吸入口吸收空气有效地使城市内空气得到流动,从而减轻静风现象夏季变得清凉而不是死一样的闷热。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人工降雨装置,由高压水泵将水由此装置以喷洒方式撒入大气,可以及时并有效地进行降雨,有效的增加空气湿润度,有效并及时的人工降雨,可以随时进行,可以更好地稀释扩散大气中的悬浮微粒。从而进一步对雾霾进行了净化处理。且该小型人工降雨装置可以取代现有的人工降雨,并取代洒水车,减少物力劳力,最主要的是可以及时并全路段进行同时降雨。 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受污染空气由空气吸入口吸入后先由第一道过滤网取出较大的杂物。然后进入预留水池的水中进行第二道粉尘去除,预留水池中放置密度较大的过滤棉对进入水中的空气进行更好的净化处理,然后经水池预处理后的空气进入空气净化器中进一步净化微小颗粒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该净化器能有效的使静风现象减轻,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并有效地吸收大气中存在的灰霾,从而减轻雾霾有效地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大气净化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大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外大气净化器的空气吸入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此净化器放置于马路两侧效果图。 其中:1为空气吸入口 ;2为主吸收管;3为第一道过滤网;4为强力吸尘电机;5为预留水池;6为空气净化器;7为预埋水管;8为高压水泵;9为洒水喷头;10为送水管;11为装饰莲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包括漩涡形的空气吸入口 1、主吸收管2和顶端开口的密闭的预留水池5,所述的主吸收管2 —端与预留水池5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吸入口 I相连,主吸收管2上从空气吸入口 I到预留水池5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道过滤网3和强力吸尘电机4,预留水池5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器6,预留水池5预埋于路面下,所述的主吸收管2与第一道过滤网3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装饰莲花10。或者所述的装饰莲花10设置于空气吸入口 I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装饰莲花1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装饰品,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制,只是示例性的选择了装饰莲花。 进一步的,所述的预留水池5中放置有密度较大的过滤棉,以更好的吸收预留水池中空气的杂质,对空气进行更好的净化处理。 进一步地,该净化器还包括:人工降雨装置,所述的人工降雨装置包括预埋水管 7、送水管10和洒水喷头9,所述的预埋水管7安装在预留水池5旁,送水管10 —端与预埋水管7相连通,一端与洒水喷头9相连,所述的送水管10上安装有高压水泵8。 进一步地,所述的洒水喷头9为旋转式洒水喷头,这样可以将水均匀的抛洒到空气中,可以更好的增加空气的湿润度,更好的降低雾霾。 具体的,参见图4,灰尘在空气中,在25到33米这个位置形成了一个飘浮带,此净化器预设20米高,将此净化器放置于容易产生雾霾的地方,如;马路两侧,汽车尾气和尘土有一定的关系。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3,漩涡形的空气吸入口能在该净化器上方形成一股小的旋风,从而打破静风现象,并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存在的细小尘埃,及烟尘。受污染的空气由空气吸入口吸入主吸收管,经过第一道过滤网,优先清理较大的尘土颗粒及其他较大的杂物。然后进入预留水池中进行第二道粉尘去除,净化一些更加细小的粉尘及其他东西,预留水池中可以放置密度较大的过滤棉,对空气进行更好的净化,经过水处理过的空气然后进入空气净化器中净化微小颗粒及其他有害气体,经空气净化器净化过的气体由出气空再次进入大气,由此循环,起到净化空气,处理雾霾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人工降雨装置,则起到小型人工降雨的作用。其原理为:由高压水泵将水由此装置以喷洒方式撒入大气,可以及时并有效地进行降雨,有效的增加空气湿润度,有效并及时的人工降雨,可以随时进行,可以更好地稀释扩散大气中的悬浮微粒。从而进一步对雾霾进行净化,处理。该小型人工降雨装置可以取代现有的人工降雨,并取代洒水车,减少物力劳力,最主要的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吸入口(1)、主吸收管(2)和顶端开口的密闭的预留水池(5),所述的主吸收管(2)一端与预留水池(5)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吸入口(1)相连,主吸收管(2)上从空气吸入口(1)到预留水池(5)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道过滤网(3)和强力吸尘电机(4),预留水池(5)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器(6),预留水池(5)预埋于路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大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吸入口(I)、主吸收管(2)和顶端开口的密闭的预留水池(5),所述的主吸收管(2) —端与预留水池(5)相连,另一端与空气吸入口(I)相连,主吸收管(2)上从空气吸入口(I)到预留水池(5)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道过滤网⑶和强力吸尘电机(4),预留水池(5)的顶端开口处安装有空气净化器(6),预留水池(5)预埋于路面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大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该净化器还包括:人工降雨装置,所述的人工降雨装置包括预埋水管(7)、送水管(10)和洒水喷头(9),所述的预埋水管(7)安装在预留水池(5)旁,送水管(10) —端与预埋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小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