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使牡丹种子萌发和促进牡丹幼苗生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78164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使牡丹种子萌发和促进牡丹幼苗生长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牡丹种子生根和萌发的方法,包括将休眠的牡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得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SM1101处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1-3小时,得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将所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进行培养得到生根和发芽的幼苗;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SM110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852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使牡丹种子萌发和 促进牡丹幼苗生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使牡丹种子萌发和促进牡丹 幼苗生长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根际是指生物、化学和物理特性受到影响的紧密环绕植物根的区域,其范围 内的微生物多而活跃,构成了根际特有的微生物区系。根际微生物区其中主要以细菌为主, 其中对植物有益的菌群称为植物促生根际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PGPR旺盛的代谢作用,如生物固氮、解磷作用、产生铁载体等,可加强土壤中有机物 质的分解和植物营养元素的矿化,同时其分泌的多种植物生长激素可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达 发育、从而加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牡丹归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观 赏植物和药用植物之一。近年来,牡丹的油用价值日渐凸显,牡丹已经成为兼具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和油用价值的重要经济植物。对于观赏牡丹来讲,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不同地 区气候环境和土壤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土壤微生态活性降低,是引种地区栽培牡丹生长状况 不良、观赏性状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油用牡丹,如何科学施肥并显著提高牡丹籽 的产量则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牡丹的栽培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真菌病害的威胁,主要 有灰霉病(Botrytis paeoniae)、红斑病(Cladosporium aeoniae)和褐斑病(Cercospora paeoniae)等。此外,牡丹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牡丹种子成熟当年秋播后,胚根逐步发育成 根,但是胚轴不伸长,处于休眠状态,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期(约60?90天)和一定的低温 值(约0?10°C)以后,上胚轴才能解除休眠而发芽出土。如何促使牡丹种子尽早萌发,并 且得到较高的发芽率是改进牡丹播种育苗技术的关键之一。 因此,研制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多种病原菌的微生物菌剂具有显著和迫切的现实 意义。目前大多数菌剂的发酵都采用淀粉质原料,但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粮食生产压力巨 大,难以支撑庞大发酵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寻找更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用 于菌剂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 细菌提高牡丹种子的生根率、缩短牡丹种子生根时间、提高主根长度> 40mm的种子百分率 和增加牡丹种子主根长度的使牡丹种子生根(使牡丹种子胚根萌发)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包括将休眠的牡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得 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处理所述浸 种后的牡丹种子1-3小时(如1小时),得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将所述菌剂处理的牡丹 种子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牡丹生根种子;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8527。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生根培养为将所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与层 积基质混合在l〇_25°C (如昼20-25°C,夜10-15°C)放置。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层积基质可为珍珠岩或河沙等。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处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1-3小时为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置于所述多粘类 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浸泡1-3小时(如1小时)。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含量为 108cfu/ml-109cfu/ml (如 109cfu/ml)。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菌剂悬 浮于无菌水中得到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所 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 的含量为 108cfu/ml-109cfu/ml (如 109cfu/ml); 所述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玉米秸杆在180-20(TC和1. 0-2. OMpa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经过预处 理的玉米秸杆; (2)将所述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杆粉碎后,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分别收集酶解液 和酶解残渣; (3)用所述酶解液、(NH4)2S04、MgS0 4、CaC03、玉米浆和水配制发酵培养基,每升所述 发酵培养基中所述酶解液的含量满足每升所述发酵培养基的葡萄糖含量为20-50g ; (4)向所述发酵培养基中接入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进行发 酵,发酵结束后收集发酵液,将所述发酵液和所述酶解残渣混合,得到促进牡丹生长 并拮抗病原菌的菌剂;所述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细菌为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polymyxa) CSM1101,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8527。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1)中,所述水热处理时间可为10_20min (如 10min 或 20min)。。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2)可为将所述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杆粉碎 后,按以干重计每克秸杆加入10-15FPU (纤维素酶活单位)(如15FPU)的比例加入纤维素 酶,在55-80°C (如55°C )、pH为4. 8-5. 0的条件下在水中酶解24-48h (如48h),得到玉米 秸杆酶解物,将所述玉米秸杆酶解物进行离心,分别收集上清液和沉淀,所述上清液即为所 述酶解液,所述沉淀即为所述酶解残渣。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每升所述发酵培养基中,(NH4)2S0 4的含量为10g, MgS04的含量为0. 4g、CaC03的含量为6g、玉米浆的含量为2g。所述(4)中,所述发酵液和 所述酶解残渣可按照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所述(2)中,所述粉碎是将所述经过预处理 的玉米秸杆粉碎至50-100目。 上述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中,所述(4)在30°C培养18-30小时(如24-30小时) 进行发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4小时时补加所述酶解 液,使发酵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为20g/L,继续培养16小时结束发酵;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 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结束发酵。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包括将休眠的牡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得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SM1101处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1‑3小时,得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将所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牡丹生根种子;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CSM110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8527。

【技术特征摘要】
1. 使牡丹种子生根的方法,包括将休眠的牡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得到浸种后的牡丹 种子,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处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 1-3小时,得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将所述菌剂处理的牡丹种子进行生根培养得到牡丹生 根种子;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852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处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1-3小时为将所述浸种后的牡丹种子置于 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浸泡1-3小时。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 的含量为 108cfu/ml-109cfu/ml。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将促进 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菌剂悬浮于无菌水中得到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的菌悬液中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 (Paenibacillus polymyxa) CSM1101 的含量为 108cfu/ml-109cfu/ml ; 所述促进牡丹生长并拮抗病原菌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 将玉米秸杆在180-200°c和1.0_2.0Mpa条件下进行水热处理,得到经过预处理的 玉米結杆; (2) 将所述经过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刚王云山胡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辰山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