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腔,所述水腔的底部上具有进水口,并且在底部上布置有多个喷水花洒接口;以及多个喷水花洒,每个喷水花洒经由相应的喷水花洒接口和所述水腔相连接,每个喷水花洒上布置有多个喷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喷淋器的空气净化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器以及其中的喷淋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利用水来进行室内空气净化的空气净 化器中的部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的 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除了希望对空气中的化学有害物进行过滤清洁之外,还 希望对微小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清除,从而降低生活环境中的PM2. 5指数。为此,消费者一 般采用空气净化器来完成上述工作。 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通常采用各种滤网等过滤技术直接对空气进行过滤,因 此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更换滤网,这增加了消费者在空气净化方面的支出以及繁 琐的操作过程。另外,消费者还希望在对室内空气净化的同时对空气进行某种程度的加湿。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以及空调环境下,这种需求日益强烈。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多空气净化 器并不具有加湿功能,而加湿器则往往不具有净化功能,同时购买两种产品来满足两种需 要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 鉴于这些问题,目前出现了利用水为净化介质的空气净化器。在这类空气净化器 中,为了用水对空气进行净化,需要让要净化的空气和水充分接触,从而可以将空气中的可 吸入颗粒物及有害烟气等有害物质积留或是溶解在水中,并实现净化。因此,在这类空气净 化器中,如何将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 上面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淋器,包括:水腔,该水腔的底部上具 有进水口,并且在底部上布置有多个喷水花洒接口;以及多个喷水花洒,每个喷水花洒经由 相应的喷水花洒接口和水腔相连接,每个喷水花洒上布置有多个喷水孔。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水腔为圆柱形,进水口布置在底部的中心位 置,而且喷水花洒接口围绕底部的中心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每个喷水花洒都为圆柱形,花洒一侧与相应的 花洒接口相连接,另一侧为圆形底部,而且花洒的侧面和底部上均布置有多个喷水孔。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喷水孔的直径在0. 5到4毫米之间,优选为0. 5 毫米。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水腔的顶部为法兰,法兰的直径大于水腔的直 径,并且在法兰延伸出水腔的部分上均匀布置多个出气孔。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法兰在中心位置处布置有面向进水口的突起 以用作水流减阻点。 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中,水腔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处布置有多个喷水 孔,喷水孔的位置与法兰上的出气孔的位置相对应。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供气设备,布置在净化 器腔体底部,供气设备具有多个出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淋器;以及喷淋管路,该喷淋管路 的一端布置在净化器腔体的底部,另一端与喷淋器相连,在该喷淋管路中还布置有水泵,从 空气净化器的底部抽取水并由喷淋器喷出。 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还包括:进气管路,进气管路一端与供气设备相 连,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以便将空气送入到空气净化器中。 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以及其中的喷淋器,要净化的空气在进入净化器腔 体进行净化时,空气经由供气设备的出气孔进入到腔体中。空气首先在腔体底部由水进行 一次净化,从水面溢出之后,由喷淋器喷出的水柱以及形成的水珠进行二次净化,从而使得 空气可以完全地在净化器中进行净化。 另外,空气需要经过喷淋器顶部的出口溢出,而喷淋器又在该出口位置处布置了 专门的喷水口,从而可以进一步对溢出的空气再次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 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 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 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 部件或元素。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淋器的正视图、俯视图以及正 视剖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淋器的水腔的俯视剖视图;以及 图6-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淋器中的喷水花洒的正视图 和正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 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 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空气净化器100包括一个用于净化空气的腔体110。在腔体110的底部布置有供气设 备200,并且在腔体110的顶部布置有喷淋器300。在腔体中还布置有喷淋管路120,该喷淋 管路120 -端和喷淋器300相连,另一端包括一个进水口。 如图1所示,腔体110为圆柱形。但是应当理解,腔体11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 其它任何适于在底部进入用于净化的水和要净化的空气,并且在上方排出已经净化的空气 的形状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空气净化器100还包括进气管路400。进气管路400的一端和供气设备200 相连,另一端和在腔体110的外部的鼓风机410相连。要净化的空气由鼓风机410吸收,并 经由进气管路400送给供气设备200,并从供气设备200进入到净化器100的腔体110中。 腔体中包括位于底部的水,供气设备200通常位于水平面的下方,因此从供气设 备200进入到腔体110中的气泡会先由腔体中的水进行一次过滤,随后从过滤水中逸出,并 由于气流的流动而在腔体110中向上流动。如图1所示,在腔体110的顶部布置有喷淋器 300。喷淋器300喷出的水柱通过和腔体的腔壁碰撞或者相互碰撞后产生的水珠会和腔体 110中流动的空气混合,从而对空气进行第二次净化。 喷淋器300的水由喷淋管路120提供。喷淋管路120的一端与布置在腔体110的 底部的进水口 130相连,而另一端连接喷淋器300。在喷淋管路120中还布置有水泵140。 在操作中,水泵140将腔体110中的水通过进水口 130抽取到喷淋器300处。喷淋器300 将水以水柱的方式喷出,并且通过和腔壁碰撞和/或相互碰撞而产生水珠,从而对空气进 行二次净化。 由于空气从气腔溢出后与喷淋器中喷出的水、腔体内的水珠充分接触,使空气中 的水分大大增加,同时喷淋器300位于腔体110的顶部处,而当喷淋器300产生的水珠足够 小时,很容易和被净化的空气一起逸出到环境中,从而另外起到对环境加湿的效果。 图2-4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喷淋器300的正视图、俯视图以 及正视剖视图。 如图2-4所示,喷淋器300包括水腔310。要从喷淋器300喷出的水会暂时储存在 水腔310中。水腔310具有布置在其底部的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腔,所述水腔的底部上具有进水口,并且在底部上布置有多个喷水花洒接口;以及多个喷水花洒,每个喷水花洒经由相应的喷水花洒接口和所述水腔相连接,每个喷水花洒上布置有多个喷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腔,所述水腔的底部上具有进水口,并且在底部上布置有多个喷水花洒接口;以及 多个喷水花洒,每个喷水花洒经由相应的喷水花洒接口和所述水腔相连接,每个喷水 花洒上布置有多个喷水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腔为圆柱形,所述进水口布置在底 部的中心位置,而且所述喷水花洒接口围绕底部的中心均匀分布。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喷水花洒都为圆柱形,所 述花洒一侧与相应的花洒接口相连接,另一侧为圆形底部,而且所述花洒的侧面和底部上 均布置有多个喷水孔。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直径在0. 5到4毫米之间。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的直径为0. 5毫米。6.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喷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腔的顶部为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涌海,
申请(专利权)人:丁涌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