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其包括进气套管、吸附管和采样套管,进气套管呈“凸”字形,采样套管为倒“凸”字形;吸附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台,卡台上安装有采样端滤网,采样端滤网的上端安装有采样端滤膜;采样端滤膜的上部填充有吸附剂;吸附剂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膜,进气端滤膜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网,进气端滤网的上方安装有张力环;吸附管的上端外侧与进气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吸附管的下端外侧与采样套管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拆装方便,能够满足实验人员自己装填吸附管的需求,同时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吸附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检测装置
,是一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气质量检测过程中,一般使用采样泵利用吸附管内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污染 物被吸附于吸附管内的固体吸附剂上,这种采样方法被广泛地使用。吸附管内的吸附剂多 位粉末状固体,常用的吸附剂包括:多孔聚合物、改性炭黑、碳化分子筛或分子筛等,装填好 的气体吸附管价格较高,但随着人们对环境关注度的提高,分析目标物种类越来越多,实验 人员自己装填吸附管的需求越发显现出来。 在吸附管的装填过程中,装填工作费时,而且对技术要求高。如果吸附管填充太 松,吸附剂容易移动形成内部空隙,影响采样;反之,则会在吸附管内形成较高的阻抗,进而 导致抽样失败或使得热解析效率降低;最关键的问题是,装填吸附管需要用玻璃棉/石英 毛,由于玻璃棉/石英毛纤维细小,在使用过程中,会形成丝状纤维,飘散到空气中,会对身 体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 效解决现有吸附管在装填过程中存在的费时费力、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对技术要求高、容 易影响采样、导致抽样失败或使得热解析效率降低的问题,以及丝状纤维飘散到空气中、会 影响身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包括进气套管、吸附管和采样套管,进气套管呈凸字 形,采样套管为倒凸字形;吸附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台,卡台上安装有采样端滤 网,采样端滤网的上端安装有采样端滤膜;采样端滤膜的上部填充有吸附剂;吸附剂的上 方安装有进气端滤膜,进气端滤膜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网,进气端滤网的上方安装有张 力环;吸附管的上端外侧与进气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吸附管的下端外侧与采样 套管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进气套管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采样套管的上部和下部连 接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 上述垫圈为铜垫圈或橡胶垫圈。 上述采样端滤网和进气端滤网为不锈钢网。 上述采样端滤膜和进气端滤膜为玻璃纤维滤膜。 上述卡台与吸附管为一体结构。 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拆装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操作方便, 能够满足实验人员自己装填吸附管的需求,以适应分析目标物越来越多的实验要求;采用 玻璃纤维滤膜和不锈钢网,从而避免了在使用玻璃棉/石英毛的过程中,形成的丝状纤维 飘散到空气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提高实验安全性,具有安全、省力、简便、 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张力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进气端滤网和采样端滤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用于拆装本技术的拆装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钳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进气套管,2为吸附管,3为采样套管,4为卡台,5为采 样端滤网,6为采样端滤膜,7为吸附剂,8为进气端滤膜,9为进气端滤网,10为张力环,11 为垫圈,12为手柄,13为钳爪。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 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该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包括进气套管1、吸附管2和采样套管3, 进气套管1呈凸字形,采样套管3为倒凸字形;吸附管2的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 台4,卡台4上安装有采样端滤网5,采样端滤网5的上端安装有采样端滤膜6 ;采样端滤膜 6的上部填充有吸附剂7 ;吸附剂7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膜8,进气端滤膜8的上方安装有 进气端滤网9,进气端滤网9的上方安装有张力环10 ;吸附管2的上端外侧与进气套管1的 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吸附管2的下端外侧与采样套管3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这 样,该气体吸附采集装置由几个模块连接而成,拆装方便,省时省力,对技术要求低,不会出 现吸附管2填充太松或太紧的情况,能够保证采样的顺利进行和热解析的效率;能够满足 实验人员自己装填吸附管2的需求,以适应分析目标物越来越多的实验要求;采用进气端 滤膜8、进气端滤网9、采样端滤膜6、采样端滤网5的组合,从而避免在使用玻璃棉/石英毛 的过程中,丝状纤维飘散到空气中,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提高了气体吸附管装 填作业的安全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体吸附采样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所示,上述进气套管1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11,采样套 管3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11。这样,当进气套管1的下端和吸附管2的 上端连接时,采样套管3的上端与吸附管2的下端连接时,垫圈11可将进气套管1、吸附管 2和采样套管3紧密连接起来,不漏气,确保采样的可靠性。 如附图1所示,上述垫圈11为铜垫圈或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具有良好的弹性,密 封性好,成本低;铜垫圈结构稳定,不易损坏,密封性和热稳定性好。 如附图1、3所示,上述采样端滤网5和进气端滤网9为不锈钢网。采用不锈钢网 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可以确保采样作业的稳定进行。 如附图1所示,上述采样端滤膜6和进气端滤膜8为玻璃纤维滤膜。采用玻璃纤 维滤膜,过滤效果好,成本低,性能稳定。 如附图1所示,上述卡台4与吸附管2为一体结构。这样,卡台4和吸附管2 -体 成型,结构强度高,加工方便,节约成本。 如附图4、5所示,是用于拆装该气体吸附采样装置的拆装钳,拆装钳包括手柄12 和安装在手柄12下端的钳爪13。拆装钳是专门为装填及拆除吸附管2中的吸附剂7而设 计的,装填时用于将张力环10平推入吸附管2,使张力环10与进气端滤网9紧密接触,起到 固定作用,拆除时用于将张力环10平稳拉出。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首先,将吸附管2坚直放置,使吸附管2有卡台4的一端朝下,在卡台4上固定安 装采样端滤网5,在采样端滤网5上安装采样端滤膜6,采样端滤膜6的直径与吸附管2的 内径相同,将吸附剂7装入吸附管2内,在吸附剂7的上部盖上进气端滤膜8,进气端滤膜8 的直径与吸附管2的内径相同,进气端滤膜8上再覆盖进气端滤网9,然后将张力环10放置 在进气端滤网9上,手握拆装钳的手柄12,并用钳爪13调整张力环10的位置,使吸附剂7、 进气端滤膜8、进气端滤网9、采样端滤膜6、采样端滤网5接触良好。 接着,将进气套管1拧紧在吸附管2的上端,将采样套管3拧紧在吸附管2的下端, 这样,就形成一个整体的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将采样套管3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套管、吸附管和采样套管,进气套管呈“凸”字形,采样套管为倒“凸”字形;吸附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台,卡台上安装有采样端滤网,采样端滤网的上端安装有采样端滤膜;采样端滤膜的上部填充有吸附剂;吸附剂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膜,进气端滤膜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网,进气端滤网的上方安装有张力环;吸附管的上端外侧与进气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吸附管的下端外侧与采样套管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套管、吸附管和采样套管,进气套管呈 凸字形,采样套管为倒凸字形;吸附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台,卡台上安装有采 样端滤网,采样端滤网的上端安装有采样端滤膜;采样端滤膜的上部填充有吸附剂;吸附 剂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膜,进气端滤膜的上方安装有进气端滤网,进气端滤网的上方安 装有张力环;吸附管的上端外侧与进气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吸附管的下端外侧 与采样套管的上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套管的上部和下部连接 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采样套管的上部和下部连接处的内壁安装有垫圈。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吸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张静,严秀平,徐熠,沈珂,殷新,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