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出针对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不同受损程度火烧迹地详细和系统的火后恢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火烧迹地调查,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火烧迹地受损级别、火前林分状况、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并通过种子年的判断,确定不同受损级别以及落叶松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等多种情况下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的恢复方法,为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恢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 地火后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东北的寒温带针叶林是横贯欧亚大陆北部的欧亚针叶林区的最南端,属于东 西伯亚的南方明亮针叶林向南延伸的部分。此区域为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森林植被 覆盖率达70%以上。兴安落叶松是此区域占绝对优势的树种。 兴安落叶松适应范围很广,在较干旱瘠薄的石砾山地以及水湿的沼泽地,均能生 长成林。其根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能在较深厚肥沃的土壤上,形成发达的根系,长成通 直高大的森林,又能在严重沼泽化,具有永冻层的土壤上形成表层的浅根系,并随着沼泽地 藓类(一般为泥炭藓)的积累和增厚,不断萌发出不定根以适应这种特殊湿冷的生境,形成 生产力很低的小老树。 由于落叶松生态适应范围很广,依生境条件的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在植物组成、结 构、外貌和林分生产力上有很大差异。 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是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的主要林型之一,分布普遍。多分布于 阴坡和半阴坡的下部,坡度在5?10°之间。生境较冷湿。土壤为潜育棕色针叶林土,有轻 度的泥炭化现象,枯枝落叶层分解不良。土层较浅薄,永冻层的融解层很浅。 由于上述的立地特点,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立木生长较差,林木病腐也较严重。在林 木的组成上,除了兴安落叶松以外,很少有其他树种生长,甚至白桦,数量也很少。除了乔木 层以外,有比较发育的矮灌木层和苔藓层。矮灌木层的总盖度达90%以上。杜香占绝对的 优势,其次有越桔。与矮灌木层处于同一高度的草本层有灰脉苔草、玉簪苔草、小叶章、矮山 黧豆、贝加尔野豌豆等中生和中湿生的植物。苔藓层也比较发育,总盖度在40%以上,组成 的种类较多,主要种类有沼泽皱蒴藓、湿地藓、桧叶金发藓、高山曲尾藓等;在低湿处,则有 粗叶泥炭藓等。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林火发生最严重的区域,由于山势和缓,林火一旦发生,蔓延 迅速,往往形成大面积的火烧迹地。到目前为止,大兴安岭林区存在着大面积的不同火烧年 份、不同火烧强度的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但针对该林型的详细系统的火烧迹地火 后恢复模式和技术缺乏,无法满足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针对杜香兴安落叶松林不同受损程度火烧迹地 详细和系统的火后恢复方法,为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 含以下步骤: (1)火烧迹地调查: toon] 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通过查找林火档案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 确定火烧迹地受损级别: 轻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小于20% ; 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20 %?49% ; 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50 %?90% ; 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大于90% ; 确定火前林分状况:通过查找历史档案和火烧迹地存留落叶松确定火烧前林分 的年龄和结实状况; 判断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 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 火前林分为成熟林,且已开始大量结实; 火烧迹地落叶松母树的平均胸径大于20cm ;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 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土壤草根盘结度; 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更新植被物种组成、高度、盖度; (2)当年是否为种子年的判断,采用以下方法: 前一年6月份的平均温度显著超出多年同期气温平均值,同时光照状况良好; 当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落叶松花枝水培实验表明落叶松有大量结实的可能; 当年5月份中上旬落叶松散粉期和花粉管萌生期未出现降雨和冻害天气;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当年是种子年; (3)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 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并且要在10月份落叶松大落种前完成;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 1次; 不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播种或植苗的方法: 人工播种: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 3_5cm ; 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 1次; 人工植苗: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I、II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 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 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 所植苗木数量加上火烧迹地留存落叶松数量不超过3300株/hm2 ; 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年,每年1次; (4)重度及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 由于缺乏提供落叶松种源的母树,采取人工播种和人工植苗两种更新方法: 人工播种: 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 3_5cm ; 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 1次; 人工植苗: 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I、II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 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 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 梗上植苗间隔1.5m; 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 年,每年1次。 其中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不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 取人工植苗进行更新的方法中所植苗木数量加上火烧迹地留存落叶松数量为3300株/hm2。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专利技术是针对杜香兴安 落叶松林不同受损程度火烧迹地详细和系统的火后恢复方法,为大面积火烧迹地生态恢复 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寒温带受损生态系统退化后仅靠自然恢复时间 长,演替方向不确定的难题,有效促进火烧迹地植被正向演替,同时快速恢复生态系统原有 功能; 2、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火烧迹地调查: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通过查找林火档案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确定火烧迹地受损级别:轻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小于20%;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20%~49%;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50%~90%;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大于90%;确定火前林分状况:通过查找历史档案和火烧迹地存留落叶松确定火烧前林分的年龄和结实状况;判断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火前林分为成熟林,且已开始大量结实;火烧迹地落叶松母树的平均胸径大于20cm;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土壤草根盘结度;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更新植被物种组成、高度、盖度;(2)当年是否为种子年的判断,采用以下方法:前一年6月份的平均温度显著超出多年同期气温平均值,同时光照状况良好;当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落叶松花枝水培实验表明落叶松有大量结实的可能;当年5月份中上旬落叶松散粉期和花粉管萌生期未出现降雨和冻害天气;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当年是种子年;(3)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并且要在10月份落叶松大落种前完成;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不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播种或植苗的方法:人工播种: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3‑5c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人工植苗: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Ⅰ、Ⅱ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所植苗木数量加上火烧迹地留存落叶松数量不超过3300株/hm2;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年,每年1次;(4)重度及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由于缺乏提供落叶松种源的母树,采取人工播种和人工植苗两种更新方法:人工播种: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将种子挑沟播于梗上,沟深3‑5cm;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次;人工植苗:火烧迹地清理:筑梗前把烧死木、倒木清除出火烧迹地;筑梗工程实施时间:植苗前一个月;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2m、0.5m、0.3m;苗木规格:使用GB6000规定的Ⅰ、Ⅱ级兴安落叶松2年生裸根苗;植苗方法:春季或雨季,采用缝植法,在梗上用锄或锹开缝,放入苗木,深浅适当,不窝根,拔出工具,踏实土壤。梗上植苗间隔1.5m;抚育管理:植苗后及时进行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连续3年,每年1次。...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火后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 火烧迹地调查: 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通过查找林火档案确定林火发生的确切时间; 确定火烧迹地受损级别: 轻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小于20% ; 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20 %?49% ; 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50 %?90% ; 极重度受损火烧迹地:受害立木大于90% ; 确定火前林分状况:通过查找历史档案和火烧迹地存留落叶松确定火烧前林分的年 龄和结实状况; 判断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否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 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 火前林分为成熟林,且已开始大量结实; 火烧迹地落叶松母树的平均胸径大于20cm ;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火烧迹地上的落叶松母树能为迹地更新提供充足的种源; 火烧迹地立地条件调查:调查指标包括坡度、坡向、土壤厚度,土壤草根盘结度; 火烧迹地已更新植被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更新植被物种组成、高度、盖度; (2) 当年是否为种子年的判断,采用以下方法: 前一年6月份的平均温度显著超出多年同期气温平均值,同时光照状况良好; 当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落叶松花枝水培实验表明落叶松有大量结实的可能; 当年5月份中上旬落叶松散粉期和花粉管萌生期未出现降雨和冻害天气;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当年是种子年; (3) 轻/中度受损火烧迹地实施更新 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并且要在10月份落叶松大落种前完成;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抚育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进行补种、补苗、松土除草的抚育管理,持续5年,每年1 次; 不具有可提供充足种源的落叶松母树时采取人工播种或植苗的方法: 人工播种: 筑梗工程实施时间:种子年发生的秋季或第二年的春季; 筑梗指标:梗间距2m,梗切面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0. 2m、0. 5m、0. 3m ; 播种:种子年后第二年5月中上旬雪全部融化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君,杨光,周俊亮,刘晓东,舒立福,王立中,田晓瑞,王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