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694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管件车架、脚踏、折迭器、扶手处的自行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伸入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处于第一管体中的第二管体内的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定位件,在定位件与支承座之间设有受支承座压缩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中用于推动定位件在第二管体中径向运动的推杆,在推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定位端,该定位端穿过第二管体并插入第一管体内壁的限位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将第二管体装拆于第一管体,且操作方便,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管件车架、脚踏、折迭器、扶 手处的自行车折叠结构。 自行车折叠结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作为日常出行交通工具,其使用、携带是否方便已受使用者的关注,现有的 普通自行车由于其不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折叠,占用空间较大,且携带、搬运很不方便,从而 便出现了可折叠的自行车,便于折叠、搬运,但是现有自行车管件折叠结构设计不合理,且 折叠起来不方便,从而给自行车的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能够快速的实现折叠功能,便于使用者的操作。 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行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伸入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内设 置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处于第一管体中的 第二管体内的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定位件,在定位件与支承座之间设有受支承座压缩 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中用于推动定位件在第二管体中径向运动的推杆,在 推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定位端,该定位端穿过第二管体 并插入第一管体内壁的限位槽中。 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将第二管体装配到第一管体中时,通过推动推杆,推杆通过压 缩第二弹性件向前运动,同时带动定位件压缩第一弹性件向内收缩,这样定位件的外周面 低于第一管体内壁,可以将第二管体插入第一管体中,在定位件移动到第一管体内壁的限 位槽处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件被顶出,使定位件的定位端插入限位槽中,这样 第二管体便被限位于第一管体中实现装配过程,而在将第二管体从第一管体拆卸下来时, 只需再次推动推杆,推杆使定位件压缩第一弹性件收缩,定位件的外周面低于第一管体的 内壁,这样便可以抽出第二管体,实现拆卸过程;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快速 将第二管体装拆于第一管体,且操作方便,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用于推动的推动部,及与推动部连接且前端为U型槽口 的压块,上述定位件处于压块的U型槽口中受压块压制,所述压块与定位件的压合面为斜 面。在使用时,通过推动推动部,带动压块移动,而由于压块于定位件之间的压合面为斜面, 这样压块的移动能够使定位件压缩第一弹性件而收缩;压块上的U型槽口设置,能够使定 位件平稳快速的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支承台,上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支承台与支承座之 间形成轴向限位。这样在推动推动杆后,位于支承台与支承座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受到压缩, 而在定位件插入或脱离限位槽,撤去对推动杆的力后,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相应部件能 够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用于插入第一管体内壁限位槽的一端面设置有倾斜面。通 过倾斜面的设置,能够便于定位件顺畅的插入第一管体中,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进一步地,所所述第一管体两端均设置有伸入第一管体中的第二管体,在两个第 二管体中均设置有上述的限位机构,两个第二管体之间通过长度大于第一管体长度的连接 件连接。在将两个第二管体通过限位机构装配于第一管体中时,连接件可以收缩于第一管 体内,两个第二管体从第一管体上拆卸后,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推杆与定位件装配结构图; 图中,1为第一管体,2为第二管体,3为让位孔,4为手握套管,5为支承座,6为定 位件,7为容置槽,8为第一弹性件,9为推杆,10为第二弹性件,11为支承台,12为定位端, 13为限位槽,14为推动部,15为U型槽口,16为压块,17为外延伸面,18为斜面,19为斜面, 20为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3,自行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管体1,以及伸入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 体2,第二管体具有两根,分别处于第一管体的两端,两个第二管体之间通过长度大于第一 管体长度的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可以为弹簧或拉簧或橡胶带或尼龙等等,第二管体内设置 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第一管体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设置的 支架,在第二管体上套设手握套管4,这样第一管体1、两个第二管体2及支架构成自行车扶 手;两个第二管体从第一管件中取出并通过连接件连接悬挂在第一管件两侧,另外通过其 他锁紧机构锁紧于支架上,这样便形成折叠过程。 其中,第二管体2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包括 固定设置在处于第一管体中的第二管体内的支承座5,支承座上设置有定位件6,支承座5 上开设有用于容置定位件6的容置槽7,能够防止定位件移动过位,在定位件与支承座之间 设有受支承座压缩的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一端处于容置槽中,另一端顶住定位件,这 样能够实现第一弹性件对定位件的弹性支承;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中用于推动定位件在第 二管体中径向运动的推杆9,在推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0,推杆上设置有支 承台11,第二弹性件10设置于支承台11与支承座5之间形成轴向限位;其中,定位件设置 有定位端12,该定位端穿过第二管体并插入第一管体内壁的限位槽13中,在第二管体上开 设有供定位件定位端12穿过的让位孔3 ; 所用的推杆9包括用于推动的推动部14,及与推动部连接且前端为U型槽口 15的 压块16,定位件处于压块的U型槽口中受压块压制,压块与定位件的压合面为斜面,推动部 的一端处于第二管体内口边缘处,这样便于操作。 定位件6的基部两侧向外延伸面17,在该延伸面上突起形成八字型的斜面18,在 压块16上具有与斜面18相对应的斜面19,斜面18、19构成上面的定位件于压块的压合面, 定位件用于插入第一管体内壁限位槽的一端面(定位端12的顶面)设置有倾斜面20。具体 实施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 本技术的装拆过程:在将第二管体装配到第一管体中时,通过推动推杆,推 杆通过压缩第二弹性件向前运动,同时带动定位件压缩第一弹性件向内收缩,这样定位件 的外周面低于第一管体内壁,可以将第二管体插入第一管体中,在定位件移动到第一管体 内壁的限位槽处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定位件被顶出,使定位件的定位端插入限位槽 中,这样第二管体便被限位于第一管体中实现装配过程,而在将第二管体从第一管体拆卸 下来时,只需再次推动推杆,推杆使定位件压缩第一弹性件收缩,定位件的外周面低于第一 管体的内壁,这样便可以抽出第二管体,实现拆卸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伸入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其特征在于,第二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处于第一管体中的第二管体内的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定位件,在定位件与支承座之间设有受支承座压缩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中用于推动定位件在第二管体中径向运动的推杆,在推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定位端,该定位端穿过第二管体并插入第一管体内壁的限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 自行车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伸入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其特征在于,第 二管体内设置有用于将第二管体限位于第一管体中的限位机构,其包括固定设置在处于第 一管体中的第二管体内的支承座,支承座上设置有定位件,在定位件与支承座之间设有受 支承座压缩的第一弹性件,以及设置于第二管体中用于推动定位件在第二管体中径向运动 的推杆,在推杆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件设置有定位端,该定位端穿过 第二管体并插入第一管体内壁的限位槽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用于推动的推 动部,及与推动部连接且前端为U型槽口的压块,上述定位件处于压块的U型槽口中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泉
申请(专利权)人:永祺常州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