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449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砂、碎石、废弃物煅烧料、外加剂和水,所述废弃物煅烧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废混凝土和废砖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破碎、研磨成小于30mm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泡2-3天,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在1000-1100℃下煅烧4-5h,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分别取粒径为0.15-3mm和5-10mm的煅烧产物,为废弃物煅烧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混凝土可以使用含泥量高的砂为原料,通过外加剂的引入含泥量高的混凝土仍然能够满足建筑要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对废混凝土和废砖进行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含泥量高的混凝土,属于混凝土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强 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预拌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 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 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因为现场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预拌混 凝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混凝土物料混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反应,对混 凝土流动性、坍塌度损失、和易性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预拌混凝土需要在规定的时 间内运送到所需工地中,同时也对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混凝土中,集料的体积占到60%以上,集料是混凝土中承受荷载、抵抗侵蚀和增强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重要组成材料,也是价格低廉的填充组分。普通混凝土中细集料是公 称直径小于5_的砂粒。研究表明,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性能受到砂含泥量质量指标的 影响较大,泥的细度较小,硬度小且易团聚,随着含泥量的增加,细集料对水的需求量加大, 减水剂的用量也相应加大,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变低,保坍性能和坍塌度损失也变差;泥土 团聚或者包覆在集料表面,会阻碍集料和水泥的粘结,形成结构薄弱区,降低混凝土强度; 泥的存在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降低混凝土的耐候性;并且如果泥团聚会降低混 凝土局部的强度,造成安全隐患。通常含泥量超过5%的砂将无法使用,在预拌混凝土中,因 为要保证混凝土的坍塌度损失、流动性和和易性,因此泥的存在更为致命。 此外,在房屋重建的过程中,废旧的楼房拆迁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的 混凝土材料或砖块如果直接丢弃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还会浪费许多有用资源,如 果能将其重新利用,会有很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加入各种不同性能的外加剂调整、改善混凝土的性 能。目前已有的混凝土外加剂可以起到减少拌合用水、增加工作性、控制凝结时间、早强、增 强、耐久、染色、引气等作用,但外加剂一般都性能单一,不能满足多种需求,并且也没有能 够有效降低高含泥量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外加剂。通过外加剂的使用以及混凝土配方的 优化,可以使预拌混凝土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该混凝土中通过外加剂的加入可以使高含泥量的砂可 以用于混凝土中,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部分固体废弃物代替混凝土的成分,降低了成本。 为了降低泥的存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专利技术人研究了特殊的外加剂,通过外加 剂的作用,可以降低泥土的团聚和对集料的包裹,使泥土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到降低。同 时,本专利技术还将废弃混凝土通过处理重新进行利用,即降低了成本,又防止了资源浪费。本 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砂、碎石、废弃物煅烧料、外加剂和水,所 述废弃物煅烧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废混凝土和废砖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破碎、研 磨成小于30_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泡2-3天,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在 1000-1100°C下煅烧4-5h,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分别取粒径为0. 15-3mm和5-10mm的煅烧 产物,为废弃物煅烧料。 上述混凝土中,所述砂的粒径为0. 075-4. 0mm,所述碎石的粒剂为4. 75-25mm。 上述混凝土中,所用的砂可以为含泥量较高的砂,砂中泥的含量小于等于10%时 所得混凝土性能均能满足要求,砂中不含泥最佳。 上述混凝土中,各原料配比如下:水泥300_450kg/m3、砂425_460kg/m 3、碎石 900-1000kg/m3、粒径0. 15-3_的废弃物煅烧料100-150kg/m3、粒径5-10_的废弃物煅烧 料370-420kg/m 3,外加剂为水泥质量的5-6%,水灰比0. 4。 上述混凝土中,各原料优选配比如下:水泥400kg/m3、砂435kg/m 3、碎石930kg/m3、 粒径0. 15-3mm的废弃物煅烧料130kg/m3、粒径5-10mm的废弃物煅烧料390kg/m3,外加剂为 水泥质量的5-6%,水灰比0. 4。 上述混凝土中,所述外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40-50份、 纤维素接枝壳聚糖15-20份,烟道沉积物15-2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 1-5份、碳化硅1-5份、空心玻璃微珠3-6份、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5-10份、明胶粉2-8 份,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羧酸系减水剂45份、纤维素接枝壳聚糖16份,烟道沉 积物16份,硅烷偶联剂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碳化硅2份、空心玻璃微珠5份、二氧化 硅包覆二氧化钛8份、明胶粉5份。 上述混凝土中,外加剂中的烟道沉积物在使用前经过以下预处理:取火焰窑生产 硼硅酸盐玻璃时烟道中的沉积物,将沉积物磨成细粉,放入沉积物4质量倍的水中,超声 30min,然后过滤、干燥,得处理好的烟道沉积物。 该外加剂的制备方法为:将除了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外的原料按配比混合均匀,装 袋备用,作为固体成分;聚羧酸系减水剂单独包装,作为液体成分;使用时将固体成分与聚 羧酸系减水剂按照配比加入混凝土中即可。 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将水泥、砂、碎石、废弃物煅烧料、外加剂和水混合,搅拌均 匀后制得混凝土拌合物,经浇铸、振实、养护,得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使用专利技术人自行研发的外加剂,该外加剂的加入保证了混凝土的流动性、 减少了混凝土的坍塌度损失、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此外,外加剂中成分的存在还能改善 泥土的吸附状态,降低含泥量对混凝土、减水剂的影响,从而使高含泥量的砂可以用于混凝 土中。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外加剂适用于各种高含泥量混凝土,也适合于预拌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外加剂中,用纤维素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可以与聚羧酸盐减水剂共同起到 减水的作用,并且纤维素和壳聚糖中的基团可以降低泥土对聚羧酸盐的影响,减少减水剂 的用量。 外加剂中的烟道沉积物指的是用火焰加热方式生产硼硅酸盐玻璃时,沉积在烟道 中的挥发性物质。烟道沉积物中含有氯化钠、氧化硼、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成分,经过处理, 将一部分氯化钠除去,减少了过多的氯化钠的腐蚀作用,剩余的氯化钠、氧化硼、氧化铝等 可以起到防冻和缓凝的作用。另外二氧化硅对泥土有一定的吸附和分散的作用,阻止泥土 包裹在集料表面和团聚,减少了水的用量,增加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也减轻了泥土 对混凝土强度和耐候性的影响。 外加剂中的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有机物质,聚乙烯吡咯烷酮有一定的 粘度,可以增强各成分之间的粘结性,硅烷偶联剂与水反应会形成网络结构,增强混凝土的 保水性和流动性,保证预拌混凝土的坍塌度损失。 外加剂中的碳化硅强度高、耐候性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候性。 外加剂中的空心玻璃微珠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还能使各成分分散均匀。 外加剂中的二氧化硅包覆二氧化钛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可以吸附泥土, 降低泥土对减水剂、集料等的吸附,降低泥土对混凝土的影响,同时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能反 射可见和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砂、碎石、废弃物煅烧料、外加剂和水,所述废弃物煅烧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废混凝土和废砖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破碎、研磨成小于30mm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泡2‑3天,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在1000‑1100℃下煅烧4‑5h,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分别取粒径为0.15‑3mm和5‑10mm的煅烧产物,为废弃物煅烧料。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原料:水泥、砂、碎石、废弃物煅烧料、外加剂和水, 所述废弃物煅烧料经过以下方法制得:将废混凝土和废砖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破碎、 研磨成小于30_的碎粉,备用;将碎粉放入水中,泡2-3天,然后取出烘干;将烘干的碎粉 在1000-1100°C下煅烧4-5h,冷却后进行研磨、筛分,分别取粒径为0· 15-3mm和5-10mm的 煅烧产物,为废弃物煅烧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砂的粒径为0. 075-4. 0_,所述碎石 的粒剂为4. 75-25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砂的含泥量为0-1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是各原料配比如下:水泥300-450kg/m3、砂 425_460kg/m 3、碎石 900-1000kg/m3、粒径 0. 15_3mm 的废弃物锻烧料 100-150kg/m3、粒径 5-10mm的废弃物煅烧料370-420kg/m3,外加剂为水泥质量的5-6%,水灰比0. 4。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是各原料配比如下:水泥400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录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弗尔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