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756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所述壳体中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独立运行;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相等,每个进风口对应一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均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蜗舌和底壳。该空调室内机无需增加贯流风叶的直径即可提高空调内机的送风量;可适当减小空调室内机的厚度,实现了空调室内机的超薄外形设计,减小了室内占地面积。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风机系统送风。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空调室内机中,包括 一套贯流风机系统。该贯流风机系统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中,包括一套蒸发器120'、 一个贯流风叶130'、一个蜗舌140'和一个底壳150'。传统的空调室内机所用的贯流风 机系统结构简单,进出风方向单一,在驱动贯流风叶130'的电机转速无法调高的情况下, 要提高送风量只有通过增加贯流风叶130'的直径来实现;而贯流风叶130'的直径增大 会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厚度,不利于空调室内机的轻薄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解决了现有空调室内机结构尺寸与大风 量的相互制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所 述壳体中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独立运行; 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相等,每个进风口对应一套所述贯 流风机系统; 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均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蜗舌和底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贯流风机系统为两套,分别为第一贯流风机系统和第 二贯流风机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的 底壳的连接点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的 底壳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和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共用一个 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贯流风叶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贯流 风机系统的贯流风叶的中心的连线与坚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〇度小于9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贯流风叶的中心与所述第二贯流 风机系统的贯流风叶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与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中,其中 一个贯流风叶的直径大于另一贯流风叶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径较小的贯流风叶的中心与出风口的中心的距离小于直 径较大的贯流风叶的中心与出风口的中心的距离。 一种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其壳体中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每套贯流风 机系统独立运行。由于增加了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因此,无需增加贯流风叶的直径即可 提高空调内机的送风量;且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纵向设置,无需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厚度; 并且,在相同的送风量下,使用两套或两套以上贯流风机系统,可采用直径较小的贯流风 叶,因此,可适当减小空调室内机的厚度,实现了空调室内机的超薄外形设计。 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空调室内机,实现了空调器高风量 和超薄外形的共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 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中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 机系统;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与进风口的数量相等,每个进风口对应一套贯流风机系统; 每套贯流风机系统均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蜗舌和底壳。 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贯流风机系统来进行送风,有效增加 了送风量,提高了空调换热器的利用率;且两套或两套以上贯流风机系统沿空调室内机的 壳体纵向设置,无需增加空调室内机的厚度;同时,在相同的送风量下,由于采用两套或两 套以上贯流风机系统,因此,可采用直径较小的贯流风叶,可有效减小空调室内机的厚度, 实现空调室内机超薄化。 本专利技术中,每套贯流风机系统独立运行。每套贯流风机系统在各自的电机驱动下 运转,互不干扰,当其中一套贯流风机系统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另外的贯流风机系统的正 常运行。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避免 了进出风方向的单一,有效增加了室内风量,当出风口为两个或多个时,还可有效增加室内 的受风范围。 较优地,参见图2和图3,在冋个空调室内机中,贯流风机系统为两套,分别为弟 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 200沿纵向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300中。 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包括蒸发器120、贯流风叶130、蜗舌140和底壳150 ;第二 贯流风机系统200包括蒸发器220、贯流风叶230、蜗舌240和底壳250。第一贯流风机系统 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独立工作,两套贯流风机系统在各自的电机的驱动下运转。 采用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既能实现空调室内机的大风量要求,减小了空调室内机 的厚度,同时又避免了空调室内机的高度过高造成的空间占位面积增大的现象。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壳体300上设置有对应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第一进风 口 310、对应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的第二进风口 320,以及一个出风口 330。在此实施例 中,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共用一个出风口 330。该方式将两套贯 流风机系统的出风口合二为一,简化了设计。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底壳150与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 的底壳250的连接点与出风口 330的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该设计方式可保证上下两个贯 流风机系统均能顺利出风,增加了空调室内机出风的均匀性。 较优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底壳150与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的底壳250 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保证了底壳150和底壳250之间的密封连接,有效防止了在底 壳150和底壳250间隙的漏风,保证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相对于出 风口 330对称设置。此处的对称设计是指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 各部件的相对安装位置对称,而两套贯流风机系统的各部件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对称设置的方式简化了设计过程,便于安装和维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也可以采取非对 称设置的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对两套贯流风机的结构进行设置。 上述的空调室内机中,贯流风叶130和贯流风叶230的直径可以设计为相同,也可 以设计为不同。 参见图2,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贯流风叶130的直径等于第二贯流风机系统 200的贯流风叶230的直径。较优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其他部件可以与第二贯流风 机系统的相应部件的尺寸相同。 较优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100的贯流风叶130的中心与第二贯流风机系统200 的贯流风叶230的中心的连线与水平线垂直。在两个贯流风叶的中心对齐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所述壳体中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独立运行;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相等,每个进风口对应一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均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蜗舌和底壳。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风口和一个 出风口,所述壳体中沿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套贯流风机系统,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独立运 行; 所述贯流风机系统的数量与所述进风口的数量相等,每个进风口对应一套所述贯流风 机系统; 每套所述贯流风机系统均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蜗舌和底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机系统为两套,分别为 第一贯流风机系统和第二贯流风机系统。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与 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的连接点与所述出风口的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与 所述第二贯流风机系统的底壳一体成型。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美玲刘中杰邹建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