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脚后跟固定板,脚后跟固定板的前端与脚掌固定板的下端相连,脚后跟固定板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脚后跟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脚轮,脚掌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脚掌固定装置,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拉手固定装置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为了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实用舒适、携带方便,通过固定脚掌和脚后跟避免因为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提高了膝关节的活动角度,能在安全角度内围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完全可以由患者本人使用,便于患者随时进行膝关节的康复锻炼的膝关节康复装置。(*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康复装置
本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医疗实用康复器材,特别是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膝关节受伤患者康复治疗中,膝关节僵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易发生关节运动障碍,其术后锻炼的早晚、锻炼的方法直接影响关节功能康复的效果,也就是说术后伤者四肢关节产生的各种功能受限的情况,并伤情有因果关联,更主要与伤后功能康复锻炼密切相关。关节周围骨折的传统治疗原则是修复病理性组织后固定,待组织愈合后再进行功能锻炼,但是绝大部分患者在愈合过程中长时间的无法活动,会引起关节囊粘连导致关节僵直,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因膝关节承重大,结构复杂,所以因不活动所造成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在所难免。 目前,市面上的膝关节康复装置过于复杂,使病人及家属花费大量的时间及治疗费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当前市场上使用的CPM活动器的原功能是用来磨关节,只是目前关节僵直康复训练的替代仪器,针对性比较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其杠杆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同时,CPM活动器的自身结构决定最大机械角度仅能达到120度,受到实际应用时各种辅助绷带、捆扎的限制,者在使用中,膝关节真正的活动角度只局限于O到90度,因此患者仅依靠CPM活动器来进行锻炼,最大实际康复角度只局限在90度以内,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实际生活中对腿部屈伸角度的实际需求,影响康复进度CPM机体积大,价格高,专业操作要求高,不可能患者自行购买自行锻炼,很大程度上影响的康复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实用舒适、携带方便,通过固定脚掌和脚后跟避免因为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提高了膝关节的活动角度,能在安全角度内围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不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完全可以由患者本人操作,使用简便,随时可以锻炼,提高康复锻炼效果的目的膝关节康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技术的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脚后跟固定板,所述脚后跟固定板的前端与脚掌固定板的下端相连,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脚轮,所述脚掌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脚掌固定装置,所述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所述拉手固定装置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连接。其中,本技术通过脚后跟固定板、脚掌固定板分别对脚后跟以及脚掌固定,避免了避免因为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通过绑带等固定装置小腿进行固定而导致小腿局部充血肿胀,从而对影响了膝关节的康复。在脚后跟固定板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由于腿部往复运动的时候,脚后跟直接受力,形成一个能与脚后更贴合的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可以对脚后跟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脚后跟由于过度疲劳而降低膝关节康复的效果。通过脚掌固定装置与脚后跟固定部配合对脚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固定。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差异选择不通位置的拉手固定装置,拉手固定装置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连接,使用者通过双手拉动拉手配合脚反复运动,使得使用者可以调节膝关节康复装置往复滑动的力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滑轨,所述脚轮沿滑轨的轨道前后滑行。其中,本技术还包括滑轨,脚轮沿滑轨的轨道前后滑行可以限定膝关节康复装置的运动轨迹,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膝盖受伤。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的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固定装置。其中,底座可以方便将滑轨固定,避免在实用的时候,脚轮带动滑轨发生位移,底座设有底座固定装置可以将改装置直接设置在病床上,方便病人在床上就能实用改装置来对膝关节实现康复训练。 作为优选,所述脚后跟固定部采用硅胶或棉絮或海绵制成。其中,脚后跟固定部采用硅胶或棉絮或海绵制成,可以对脚后跟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避免脚后跟由于过度疲劳而降低膝关节康复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与脚掌固定板采用活动连接且可形成多档位调节。其中,脚后跟固定板与脚掌固定板采用活动连接且可形成多档位调节,使用者可以根据康复的境况或者自身身体的差异性调节脚后跟固定板与脚掌固定板的相对位置,从而更能利于使用者对膝关节实现康复训练。 作为优选,所述脚掌固定装置为绑带或按扣或粘扣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固定装置为固定环结构,所述固定环开口沿脚掌固定板宽度方向设置且沿脚掌固定板两侧贯通。 作为优选,所述拉手包括贯穿固定环的拉带以及拉带两端的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拉带采用可拆卸结构连接。其中,把手与拉带采用可拆卸结构连接,在需要调节拉手的位置时候,只需将把手拆卸下来拉带穿过合适的固定环再将把手安装上即可。 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实用舒适、携带方便,通过固定脚掌和脚后跟避免因为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提高了膝关节的活动角度,能在安全角度内围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脚后跟固定板2、脚后跟固定部21、脚轮22、脚掌固定板3、拉手固定装置31、拉带41、把手42、脚掌固定装置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脚后跟固定板2,所述脚后跟固定板2的前端与脚掌固定板3的下端相连,所述脚后跟固定板2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21,所述脚后跟固定板2下端面设有若干脚轮22,所述脚掌固定板3上设有若干脚掌固定装置5,所述脚掌固定板3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31,所述拉手固定装置31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3连接。其中,本技术通过脚后跟固定板2、脚掌固定板3分别对脚后跟以及脚掌固定,避免了避免因为反复收缩的运动方式易造成腿部疲劳,同时也可以避免由于通过绑带等固定装置小腿进行固定而导致小腿局部充血肿胀,从而对影响了膝关节的康复。在脚后跟固定板2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21,由于腿部往复运动的时候,脚后跟直接受力,形成一个能与脚后更贴合的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21可以对脚后跟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脚后跟由于过度疲劳而降低膝关节康复的效果。通过脚掌固定装置5与脚后跟固定部21配合对脚在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固定。脚掌固定板3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31,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差异选择不通位置的拉手固定装置31,拉手固定装置31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3连接,使用者通过双手拉动拉手配合脚反复运动,使得使用者可以调节膝关节康复装置往复滑动的力度。 还包括滑轨,所述脚轮22沿滑轨的轨道前后滑行。其中,本技术还包括滑轨,脚轮22沿滑轨的轨道前后滑行可以限定膝关节康复装置的运动轨迹,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膝盖受伤。滑轨的下部设有底座1,底座I设有底座固定装置。其中,底座I可以方便将滑轨固定,避免在实用的时候,脚轮22带动滑轨发生位移,底座I设有底座固定装置可以将改装置直接设置在病床上,方便病人在床上就能实用改装置来对膝关节实现康复训练。脚后跟固定部21采用硅胶或棉絮或海绵制成。其中,脚后跟固定部21采用硅胶或棉絮或海绵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脚后跟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跟固定板的前端与脚掌固定板的下端相连,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脚轮,所述脚掌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脚掌固定装置,所述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所述拉手固定装置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康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脚后跟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跟固定板的前端与脚掌固定板的下端相连,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上端面形成向下凹陷的脚后跟固定部,所述脚后跟固定板下端面设有若干脚轮,所述脚掌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脚掌固定装置,所述脚掌固定板沿其长度方向分别设有若干拉手固定装置,所述拉手固定装置将拉手与脚掌固定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脚轮沿滑轨的轨道前后滑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下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底座固定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膝关节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后跟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双英,
申请(专利权)人:黄双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