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地防护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包括位于楼房高处出入口下方与楼房外墙面固定的竖直固定基板,竖直固定基板上固定有沿楼房高处出入口至低处地面倾斜延伸的楼梯道,楼梯道两侧靠楼房高处出入口的位置固定有侧防护板,两侧的侧防护板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防护板,侧防护板和顶防护板围成外防护通道,侧防护板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侧防护板,顶防护板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顶防护板,两侧的内延伸侧防护板的底部之间固定有靠住楼房高处出入口楼面的内延伸底防护板,内延伸侧防护板、内延伸顶防护板和内延伸底防护板围成内防护通道,结构简单牢固、搭设拆除方便且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地防护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施工楼房现场人员安全,避免高空坠落物对进出施工楼房的人员造成伤害,在建筑物出入口处架设安全通道,多采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或者采用角钢的组合装配方式搭设,如公告好为2014861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安全通道,搭建相对简单,稳定性也有一定提高,但是当建筑楼房的地基较高,进出口位置比较高的时候,这种结构就不太适用,需要配合有升降机进行上升式的升降结构,使其装配难度更大,不稳定性会增力口,安全性会降低,而且当出现意外事故时,现场人员向外逃生难度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搭设拆除方便且安全性高的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包括位于楼房高处出入口下方与楼房外墙面固定的竖直固定基板,所述竖直固定基板上固定有沿楼房高处出入口至低处地面倾斜延伸的楼梯道,所述楼梯道两侧靠楼房高处出入口的位置固定有侧防护板,两侧的侧防护板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防护板,两个所述侧防护板和顶防护板围成外防护通道,所述侧防护板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侧防护板,所述顶防护板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顶防护板,两侧的内延伸侧防护板的底部之间固定有靠住楼房高处出入口楼面的内延伸底防护板,两个所述内延伸侧防护板、内延伸顶防护板和内延伸底防护板围成内防护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有效实现在地基较高的施工楼房上架设安全通道并可供现场人员从高处的楼房出入口安全通行,而且该安全通道整体性强,结构强度高,位于楼房外侧的外防护通道对楼房外墙面侧的坠落物进行有效防护,同时,位于楼房内部的内防护通道对楼房内部靠内墙面侧的坠落物进行有效防护,固定基板可以采用钢板,楼梯道可以采用钢板台阶,两者可以通过焊接一体成型,楼梯道靠地面的还需要开孔打入与地面连接的固定钉,以加强整体结构稳定性。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侧防护板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为l-3m,且小于等于楼梯道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的二分之一。一般脚手架的位置在楼房靠外墙面一米内,也是最容易有施工坠落物的地方,侧防护板的尺寸决定了外防护通道的尺寸,所以该优选足以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外防护通道的采用板材一般较厚,所以具有一定的重量,如果尺寸过大,重量也相应加重,会影响楼梯道的稳定性,该优选可以对该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当遇到火灾等突发状况,不会因为防护通道过长而造成堵塞,可以在楼梯道两侧采取跳离等应急措施。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楼梯道两侧位于外防护通道外侧靠近低处地面的位置设有侧辅助楼梯道。当遇到火灾等突发状况逃生时,可以往楼梯道主道,两侧的侧辅助楼梯道进行逃生。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楼梯道两侧的侧辅助楼梯道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有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支撑稳定性。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侧防护板位于外防护通道靠近低处地面的出入口边缘固定有加强板。提高侧防护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加强板垂直于侧防护板。进一步提高侧防护板的结构强度。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加强板和楼房外墙面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杆。提升整体安全通道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外防护通道上方设有将其和楼梯道在竖直方向投影平面内整体覆盖的遮挡棚。具有辅助外防护通道进行防护的作用,而且还能在雨雪等天气方便现场人员顺利地通行或者是进行通行的准备。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遮挡棚沿着外防护通道出入方向固定有两排对称设置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固定有与其垂直的支撑横柱。进一步提高安全通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加强板与支撑立柱之间连接有围绕楼梯道两侧的防护栏杆。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另一方面对整体结构的牢固度又有进一步提升。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安全结构简单牢固,搭设拆除方便,能完成向楼房高处进出口的架设,可供现场人员在高处的楼房出入口安全通行,该安全通道整体性强,结构强度高,对楼房内外两侧的坠落物可进行有效防护,安全性更高,另外,当发生意外情况逃生时也比较容易,整个结构成本也较低,可以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前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中:1、竖直固定基板,2、楼梯道,3、侧防护板,4、顶防护板,30、内延伸侧防护板,40、内延伸顶防护板,43、内延伸底防护板,20、侧辅助楼梯道,33、加强板,330、加强连接杆, 5、遮挡棚,6、支撑立柱,7、支撑横柱,8、防护栏杆,9、楼房外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2、3、4、5所示,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包括位于楼房高处出入口下方与楼房外墙面9固定的竖直固定基板1,竖直固定基板I优选采用钢制板,竖直固定基板I上固定有沿楼房高处出入口至低处地面倾斜延伸的楼梯道2,楼梯道2可以采用钢板台阶,竖直固定基板I与楼梯道2焊接成型,竖直固定基板I倚靠在楼房外墙面9上并在其上开孔打入固定钉进行进一步固定,楼梯道2靠地面的还需要开孔打入与地面连接的固定钉,以加强整体结构稳定性,楼梯道2两侧靠楼房高处出入口的位置固定有侧防护板3,侧防护板3可采用钢板与楼梯道2焊接,两侧的侧防护板3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防护板4,顶防护板4可采用钢板和侧防护板3焊接连接,两个侧防护板3和顶防护板4围成外防护通道,侧防护板3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侧防护板30,顶防护板4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顶防护板40,两侧的内延伸侧防护板30的底部之间固定有靠住楼房高处出入口楼面的内延伸底防护板34,两个内延伸侧防护板30、内延伸顶防护板40和内延伸底防护板34围成内防护通道并均可采用钢板分别进行焊接连接,内延伸底防护板34倚靠住楼面,作为一个支撑面还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侧防护板3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为l-3m,且小于等于楼梯道2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的二分之一。楼梯道2两侧位于外防护通道外侧靠近低处地面的位置设有侧辅助楼梯道20,侧辅助楼梯道20同样可以采用钢制结构,与楼梯道2主楼道焊接住,楼梯道2两侧的侧辅助楼梯道20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 侧防护板3位于外防护通道靠近低处地面的出入口边缘固定有加强板33,加强板33垂直于侧防护板3,加强板33可以是与侧防护板3 —体成型的钢板,加强板33和楼房外墙面9之间设有加强连接杆330,加强连接杆330可以采用角钢与加强板33焊接,然后通过在靠楼房外墙面一侧焊接一个安装平板并开孔,完成与楼房外墙面的进一步固定。 外防护通道上方设有将其和楼梯道2在竖直方向投影平面内整体覆盖的遮挡棚5,遮挡棚5沿着外防护通道出入方向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楼房高处出入口下方与楼房外墙面固定的竖直固定基板(1),所述竖直固定基板(1)上固定有沿楼房高处出入口至低处地面倾斜延伸的楼梯道(2),所述楼梯道(2)两侧靠楼房高处出入口的位置固定有侧防护板(3),两侧的侧防护板(3)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防护板(4),两个所述侧防护板(3)和顶防护板(4)围成外防护通道,所述侧防护板(3)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侧防护板(30),所述顶防护板(4)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顶防护板(40),两侧的内延伸侧防护板(30)的底部之间固定有靠住楼房高处出入口楼面的内延伸底防护板(34),两个所述内延伸侧防护板(30)、内延伸顶防护板(40)和内延伸底防护板(34)围成内防护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楼房高处出入口下方与楼房外墙面固定的竖直固定基板(1),所述竖直固定基板(I)上固定有沿楼房高处出入口至低处地面倾斜延伸的楼梯道(2),所述楼梯道(2)两侧靠楼房高处出入口的位置固定有侧防护板(3),两侧的侧防护板(3)的顶端之间固定有顶防护板(4),两个所述侧防护板(3)和顶防护板(4)围成外防护通道,所述侧防护板(3)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侧防护板(30),所述顶防护板(4)沿楼房高处出入口向楼房内延伸形成内延伸顶防护板(40),两侧的内延伸侧防护板(30)的底部之间固定有靠住楼房高处出入口楼面的内延伸底防护板(34),两个所述内延伸侧防护板(30)、内延伸顶防护板(40)和内延伸底防护板(34)围成内防护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侧防护板(3)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为l-3m,且小于等于楼梯道(2)的水平方向长度尺寸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房施工用安全通道,其特征在于:楼梯道(2)两侧位于外防护通道外侧靠近低处地面的位置设有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