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29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笔具,包括笔筒、按键、灯饰单元、笔芯;笔筒上端形成一开口,最下端形成一孔洞;按键是设于该笔筒的上端开口,其下方形成一顶掣部;灯饰单元是设于该笔筒内部,上端连接至该按键的顶掣部,受该按键按压与否而控制光源启闭状态;笔芯套设一弹簧且抵设于该灯饰单元的下端,并位于该笔筒的下方,其随该灯饰单元受按键按压而连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下按压时,该灯饰单元会连动向下压挤,进而激活其中的发光组件,同时带动下端的笔芯向笔筒的孔洞推出,借此,以完成一次按压,同时激活灯饰单元及将笔芯推出的功能。(*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笔,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按键将发光组件点亮,并且将笔芯同步向前推出的笔具。此外,为使笔具摆脱单调外形及视觉观感,更有业者在笔筒内设置可发光的灯饰,并将部分笔筒透明化,以使内部灯光可透出以具有炫丽的外观,而控制该灯饰点亮的开关,是利用上述按键。当按键按压时即可将该灯饰的发光组件电源回路导通,再按压该按键一次,则使发光组件的电源回路断路,以此,即可利用笔具原有的结构控制该灯饰,以达到具有发光点缀的效果。然而,目前具有前述灯饰设计的笔具,其将笔芯收缩于笔筒的结构需利用另一种旋转式的结构,以将笔芯推出或收入笔筒中,由此可知,该等笔具结构若欲同时具有灯饰点缀及笔芯缩放的功能,则需分别执行两次动作才能够达成,因此,与早期的笔具相比使用方式上,更为不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具,其包括有笔筒、按键、灯饰单元、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上端形成一开口,最下端形成一孔洞;所述按键是设于该笔筒的上端开口,其下方形成一顶掣部;所述灯饰单元是设于该中笔筒内部,上端连接至该按键的顶掣部,受该按键按压与否而控制光源启闭状态;所述笔芯套设一弹簧且抵设于该灯饰单元的下端,并位于该笔筒的下方,其随该灯饰单元受按键按压产生连动状态;本技术向下按压时,会推挤该灯饰单元以构成电源回路产生光线,并顺势将该笔芯向前推出笔筒下端的孔洞,当按键回复原位置,则套设笔芯的弹簧会产生回弹力,将笔芯与灯饰单元回复为原状态。前述的笔具,其中灯饰单元包括有固定座,是一导电筒体;定位座,其上端面相对该固定座周围形成一槽道,供容置固定该固定座,其为一透明材质;发光组件,是设于该固定座底部,其一电导脚朝上,而另一电导脚设于其侧边,并与该固定座电连接;电池组,是设于该固定座内,叠设于发光组件上端,即其一电极端子与设于发光组件的上端面的电导脚电连接;导电盖体,是与该按键的顶挚部相连接;弹簧,其一端连接于该导电盖体的下端面,另一端顶止于该电池组的另一极性端子。前述的笔具,其中定位座相对笔芯处形成一孔洞,所述笔芯的上半部容置于该孔洞。前述的笔具,其中笔筒由三段式笔筒螺合而成,所述按键则设于该上笔筒,该灯饰单元设于中笔筒内,该笔芯设于该下笔筒中。前述的笔具,其中下笔筒为透明材质。前述的笔具,其中下笔筒的壁面为可涂布具有图形的亮光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主要将该连动灯饰单元置于笔芯与按键间,由于该笔芯抵止于该连动灯饰单元下端面,因此当按键向下按压时,会将连动灯饰单元激活发光,并且将下方的笔芯带动向笔筒下方开口推出,借此,通过一次按压动作,灯饰与笔芯即可同时点亮与推出书写,由此可知,前述笔具结构确实具有简易的操作程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剖面图,其显示按键未按压时笔具相对结构设计。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面图,其显示按键按压时,笔具内部结构的相对动作关系。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其显示笔筒上涂布有亮光材质图形。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上述灯饰单元包括有一固定座20,为一筒体,且为导电材质;一定位座24,其上端面相对该固定座20周围形成一槽道241,用以容置固定该固定座24,其下端面形成凹槽242;一发光组件23,是设于该定位座24底部,其一第一电导脚231朝上,而另一第二电导脚232设于其侧边与固定座20电连接;一电池组22,是设于该固定座20内,是重叠设置于发光组件23上,即其一电极端与该发光组件23的第一电导脚231相连接;一导电盖体25,是连接该按键13的顶掣部130下端;一弹簧21,其一端连接于该导电盖体25的下端面,另一端是顶止于该电池组22的一电极端子;上述发光组件23的第二电导脚232与侧边的固定座20电连接,其中该导电盖体25不与固定座20连接,因此该发光组件23与电池组22并未构成电源回路,故不导通发光。请参阅图3所示,将该按键13向下按压后,该按键13的顶掣部130会向下将导电盖体25连同弹簧21推至固定座20,以与固定座20相连接。此时,置于该固定座20内发光组件23的第二导电脚232因与固定座20电连接,故可通过该导电盖体25及弹簧21与电池组22的另一电极端子电连接。至此,该发光组件23与电池组22形成电源回路而导通发亮,尔后,当该导电盖体25顶止于该固定座20后,会再顺势向下将抵止于该定位座24的笔芯14向下笔筒12的孔洞推出,此时该按键13的顶掣部130会略后退而卡止于卡掣结构上,由前述可知,只要按压该按键一次,即能同时点亮该发组件23以及将笔芯14向前推出;反之,若欲关闭该发光组件23,仅需再按下该按键13使其顶掣部130脱开卡掣结构,受套设于笔芯14的弹簧15与导电盖体25下端的弹簧21的回复弹力作用,而向后退至原位,此时该笔芯14与灯饰单元2亦会依序回复原位,亦即,该笔芯14会缩回于下笔筒12中,而灯饰单元2的电源回路随着导电盖体25的脱离而切断,因此不会再点亮。由上述可知,移动式结构的灯饰单元置于按键与笔芯间,使该灯饰单元与笔芯可同步受该按键控制而动作,除此之外,亦可在透明的下笔筒壁面上涂布萤光或亮光材质3的图形,以增加其发光后的外观美感,如图4所示,其可在下笔筒内设置透明线束,而呈现以导引上方发光组件的光线,以点亮线束,呈现不同形态的发光特征。因此,本技术比现有笔具结构佳,可显著提高功效,符合新型专利申请的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权利要求1.一种笔具,其包括笔筒、按键、灯饰单元、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上端形成一开口,最下端形成一孔洞;所述按键是设于该笔筒的上端开口,其下方形成一顶掣部;所述灯饰单元是设于该笔筒内部,上端连接至该按键的顶掣部,受该按键按压与否而控制光源启闭状态;所述笔芯套设一弹簧且抵设于该灯饰单元的下端,并位于该笔筒的下方,其随该灯饰单元受按键按压而连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饰单元包括有固定座,是一导电筒体;定位座,其上端面相对该固定座周围形成一槽道,供容置固定该固定座,其为一透明材质;发光组件,是设于该固定座底部,其一电导脚朝上,而另一电导脚设于其侧边,并与该固定座电连接;电池组,是设于该固定座内,叠设于发光组件上端,即其一电极端子与设于发光组件的上端面的电导脚电连接;导电盖体,是与该按键的顶挚部相连接;弹簧,其一端连接于该导电盖体的下端面,另一端顶止于该电池组的另一极性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相对笔芯处形成一孔洞,所述笔芯的上半部容置于该孔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由三段式笔筒螺合而成,所述按键则设于该上笔筒,该灯饰单元设于中笔筒内,该笔芯设于该下笔筒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笔筒为透明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笔筒的壁面为可涂布具有图形的亮光材质。专利摘要一种笔具,包括笔筒、按键、灯饰单元、笔芯;笔筒上端形成一开口,最下端形成一孔洞;按键是设于该笔筒的上端开口,其下方形成一顶掣部;灯饰单元是设于该笔筒内部,上端连接至该按键的顶掣部,受该按键按压与否而控制光源启闭状态;笔芯套设一弹簧且抵设于该灯饰单元的下端,并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笔具,其包括:笔筒、按键、灯饰单元、笔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上端形成一开口,最下端形成一孔洞;所述按键是设于该笔筒的上端开口,其下方形成一顶掣部;所述灯饰单元是设于该笔筒内部,上端连接至该按键的顶掣部,受该按键按压与否而控 制光源启闭状态;所述笔芯套设一弹簧且抵设于该灯饰单元的下端,并位于该笔筒的下方,其随该灯饰单元受按键按压而连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斗六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