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757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包括一枢接座、一下盖及一锁接枢接座与下盖的锁接件,枢接座呈放射状形成至少三个枢接槽,该枢接槽自枢接座的上表面向侧缘形成,枢接座槽在枢接座侧缘的下端形成挡台;其中各枢接槽向枢接座中部内形成贯通枢接座的下端面的球窝,下盖对应各球窝形成球冠座;另在各帐篷杆件的端部形成与球窝配合的球头。帐篷杆件枢接端与枢接球窝形成成的万向关节配合结构,可以实现帐篷各杆件展开与收合时的灵活调整,令帐篷支架的各杆件均通过此模块实现连接,且令帐篷杆件在枢接座处的空间夹角小于180度时帐篷支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反之收合帐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帐篷各个位置杆件连接的通配性佳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帐篷配件,特别是指一种连接帐篷杆件的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帐篷是人们户外野营或是搭建临时场所使用的必备物品,帐篷的形状繁多,但是帐篷支架基本都是通过各种帐篷枢接模块枢接帐篷杆件构成。传统的帐篷,帐篷杆件的枢接模块需设置多种以适配帐篷支架不同位置的连接,如中心枢接模块、顶部枢接模块、单向枢接模块等等,构成帐篷支架的各模块的通配性较低,无形中增加帐篷模块的制作成本;另外,目前的多种枢接模块仅起到枢接的功能,需另外设置锁扣结构方可实现帐篷的展开限位,因此帐篷支架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且展收操作繁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令帐篷展收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帐篷各个位置杆件的连接,具有通配性佳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包括一枢接帐篷杆件的枢接座、一下盖及一锁接枢接座与下盖的锁接件,枢接座呈放射状形成至少三个枢接槽,该枢接槽自枢接座的上表面向侧缘形成,枢接座槽在枢接座侧缘的下端形成挡台;其中:各枢接槽向枢接座中部内形成球窝,此球窝贯通枢接座的下端面,所述下盖对应各枢接槽的球窝形成球冠座;另在各帐篷杆件的端部形成与球窝配合的球头。所述球头的外径大于帐篷杆件的外径。所述球头为一套筒与帐篷杆件套固在一起。所述球头通过锁件锁固于帐篷杆件的端部。所述球头通过胶贴固定于帐篷杆件的端部。所述枢接座的顶部设置一拉环。所述拉环直接在锁接件的顶部形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帐篷模块结构通过将枢接帐篷杆件的各枢接座形成球窝,再令帐篷杆件的枢接端形成与球窝配合的球头,如此形成的万向关节配合结构,可以实现帐篷各杆件展开与收合时的灵活调整,令帐篷支架的各杆件均通过此模块实现连接,且令帐篷杆件在枢接座处的空间夹角小于180度时帐篷支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反之便可收合帐篷。因此,此帐篷模块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帐篷各个位置杆件的连接,具有通配性佳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分解图;图1B为本技术实施例1帐篷支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C为本技术实施例1帐篷支架结构俯视图; 图1D为本技术实施例1帐篷支架结构侧视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2帐篷支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2帐篷支架结构俯视图; 图2D为本技术实施例2帐篷支架结构侧视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分解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3帐篷支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C为本技术实施例3帐篷支架结构俯视图; 图3D为本技术实施例3帐篷支架结构侧视图;图4A为本技术帐篷支撑状态的杆件与模块配合示意图;图4B为本技术帐篷半支撑状态1的杆件与模块配合示意图;图4C为本技术帐篷半支撑状态2的杆件与模块配合示意图;图4D为本技术帐篷收合撑状态的杆件与模块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D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包括一枢接帐篷杆件4的枢接座1、一下盖2及一锁接枢接座1与下盖2的锁接件3,枢接座1呈放射状形成至少三个枢接槽11,该枢接槽11自枢接座1的上表面向侧缘形成,枢接槽11在枢接座1侧缘的下端形成挡台12,以令帐篷杆件4与枢接座1配合后只能相对枢接座1向上折收;本技术的关键在于:各枢接槽11向枢接座1中部内形成球窝13,此球窝13贯通枢接座1的下端面,所述下盖2对应各枢接槽11的球窝13形成球冠座21;另在各帐篷杆件4的端部形成与球窝13配合的球头41;球头41侧向伸置于枢接座1的球窝13后,由锁接件3穿过枢接座1的中心及下盖2的中心将下盖2与枢接座1锁接后,球头恰被限位于枢接槽11的球窝13中。所述球头41的外径可大于帐篷杆件4的外径;所述球头41可为一套筒与帐篷杆件4套固在一起,可通过锁件锁固于帐篷杆件4的端部,亦可通过胶贴固定于帐篷杆件4的端部。如图1A至图1D所示,本技术帐篷模块结构的实施例1,其中的枢接槽11是形成四个,对应的下盖2上的球冠座21亦形成四个,如此的模块结构是连接四个帐篷杆件4。当然,此枢接槽11亦可形成五个或六个,如图2A至图2D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2及如图3A至图3D所示的本技术实施例3。设置的枢接槽11数量的多少是依据帐篷所需要的形状而定,同时亦决定帐篷展形后的切面多少。配合图4A至图4D所示,本技术的帐篷模块通过球窝13与帐篷支杆4球头41的配合关系,使得帐篷支架各杆件4的配合均可通过此模块实现连接,实施时,其中枢接座1是固定于帐篷布上,帐篷展开时,各帐篷杆件4在枢接座1处的空间夹角α需小于180度时帐篷支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通过球头41与球窝13的万向关节配合结构,可以实现帐篷各杆件4展开与收合时的灵活调整,避免出现卡死现象,达到便于折收的功能。当展开帐篷时,对帐篷支架向外施力各模块,以带动各帐篷杆件4及帐篷布展开,当各帐篷杆件4在枢接座1处的空间夹角α缩小跨过180度时,受枢接座1挡台12的限制,帐篷处于稳定的展开支撑状态。为便于在帐篷外部对模块的施力,进一步在枢接座1的顶部设置一拉环31,此拉环31可直接在锁接件3的顶部形成,以便于展开帐篷时,在帐篷外部施力模块。如图4B、4C、4D所示,当收合帐篷时,自帐篷外部向内推动各模块,令各帐篷杆件4在枢接座1处的空间夹角α加大跨过180度后,便可顺利折收帐篷。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帐篷模块结构,令帐篷支架的各杆件4均通过此模块实现连接,将枢接帐篷杆件4的各枢接槽11形成球窝13,再令帐篷杆件4的枢接端形成与球窝13配合的球头41,如此形成的万向关节配合结构,可以实现帐篷各杆件4展开与收合时的灵活调整,且令帐篷杆件4在枢接座1处的空间夹角α小于180度时帐篷支架处于稳定的支撑状态;反之便可收合帐篷。因此,此帐篷模块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适用于帐篷各个位置杆件的连接,具有通配性佳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包括一枢接帐篷杆件的枢接座、一下盖及一锁接枢接座与下盖的锁接件,枢接座呈放射状形成至少三个枢接槽,该枢接槽自枢接座的上表面向侧缘形成,枢接座槽在枢接座侧缘的下端形成挡台;其特征在于:各枢接槽向枢接座中部内形成球窝,此球窝贯通枢接座的下端面,所述下盖对应各枢接槽的球窝形成球冠座;另在各帐篷杆件的端部形成与球窝配合的球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包括一枢接帐篷杆件的枢接座、一下盖及一锁接枢接座与下盖的锁接件,枢接座呈放射状形成至少三个枢接槽,该枢接槽自枢接座的上表面向侧缘形成,枢接座槽在枢接座侧缘的下端形成挡台;其特征在于:各枢接槽向枢接座中部内形成球窝,此球窝贯通枢接座的下端面,所述下盖对应各枢接槽的球窝形成球冠座;另在各帐篷杆件的端部形成与球窝配合的球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的外径大于帐篷杆件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陈鸣毛慕华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