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358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9:31
一种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结构为安全扣(1),该安全扣(1)为一个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中具有两种占位姿态,第一种占位姿态是卡设在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的位置上,并迫使推发键(2)处于发射前的锁定状态;第二种占位姿态是脱离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本方案将安全扣设计成与外壳转动连接的结构形式,在完成安全扣使命的前后始终与采血器外壳联系在一起,不会发生弹飞、丢失等意外情况,从而较好的解决了以往现有技术在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变得更加安全和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用采血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安全扣转动和嵌锁功能的婴幼儿末梢采血器。这种采血器采用划口式(切割式)采血方式,主要应用于婴幼儿脚后跟采血,也可以应用于人体其它部位的采血。
技术介绍
采血器作为医用人体采血装置在各种医疗单位广泛使用。采血器从采血方式上分为穿刺式和划口式(切割式)两种,穿刺式以针刺方式作用于采血部位,主要应用于成人手指采血。而划口式以刀割方式作用于采血部位。由于划口比针刺痛感轻且能获得足够采血量,因此特别适合于婴幼儿,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儿脚后跟采血。中国专利CN101317760A公开了一件名称为《一次性安全划口式采血针》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申请给出一种典型的划口式采血器技术方案。据申请人了解目前这种采血器已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暴露出一些不足,比如这种采血器为了防止无意中击发采血机构在推发键与壳体之间卡设有一保护套作为保险结构。使用采血器时先要拔掉保护套,然后用手指推动推发键击发采血。由于保护套从采血器上拔掉后成为分立零件,而且体积小,容易丢失,因此造成废弃物管理不便,一旦保护套遗忘在工作台上并被小孩拿去送入口中,就会造成意外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据医护人员反映由于保护套太小往往在拆卸时容易弹飞,不仅给使用带来不便而且容易造成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为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安全保险结构是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新的安全保险结构来与现有的划口式采血器配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关于保险结构现有设计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包括外壳以及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为推发型结构,由一个推发键滑动定位在外壳上构成,推发键与外壳之间卡设有一防止无意中击发采血机构的保险结构,其创新在于:所述保险结构为安全扣,该安全扣为一个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中具有两种占位姿态,第一种占位姿态是卡设在推发键与外壳之间的位置上,并迫使推发键处于发射前的锁定状态;第二种占位姿态是脱离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使推发键处于解锁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关于安全扣的转动连接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在安全扣与外壳的转动连接处,所述安全扣和外壳两者中,一者上设有转轴,另一者上设有转轴孔,转轴与转轴孔配合,使安全扣相对外壳呈转动连接。2.上述方案中,关于安全扣的转动定位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在安全扣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上,安全扣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由一者上所设的凹点与另一者上所设的凸点相配合构成,所述定位结构使安全扣相对外壳在转动路径上具有两个定位位置,其中,一个对应于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另一个对应于第二占位姿态的位置。本技术的原理和效果是:为了解决以往划口式(切割式)采血器的安全保险结构采用独立式分立零件设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技术将安全保险结构(安全扣)设计成与外壳转动连接的结构形式,通过安全扣相对外壳的不同占位姿态来控制推发键所处的锁定或解锁两种不同状态,在完成安全扣使命的前后始终与采血器外壳联系在一起,不会发生弹飞、丢失等意外情况,从而较好的解决了以往现有技术在这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变得更加安全和便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采血器实施例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采血器安全扣释放前的状态图;附图3为本技术采血器安全扣释放后的状态图;附图4为本技术采血器发射前的状态图;附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附图6为本技术采血器发射前壳体与安全扣连接部位的放大图;附图7为本技术采血器安全扣的立体图;附图8为本技术采血器壳体的局部放大图;附图9为本技术采血器推发键立体图;附图10为本技术采血器发射后的状态图;附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1.安全扣;2.推发键;3.上盖;4.下盖;5.凸轮;6.弹簧;7.主摆臂;8.副摆臂;9.刀片;10.转轴;11.限位凸包;12.转轴孔;13.限位孔;14.作用部;15.触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如图1-图11所示,该采血器由外壳、采血机构和触发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所述外壳由上盖3和下盖4扣合连接构成(见图1)。所述采血机构由凸轮5、弹簧6、主摆臂7、副摆臂8和刀片9组成(见图1)。所述触发器为推发型结构,由一个推发键2滑动定位在外壳上构成,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卡设有一防止无意中击发采血机构的保险结构,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所述保险结构为安全扣1,该安全扣1为一个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中具有两种占位姿态,第一种占位姿态是卡设在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的位置上,并迫使推发键2处于发射前的锁定状态(见图2、图4和图5);第二种占位姿态是脱离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使推发键2处于解锁状态(见图3、图10和图11)。为了使安全扣1与外壳进行可靠的转动连接,可以在安全扣1与外壳的转动连接处设计孔轴连接结构,即在安全扣1和外壳两者中,一者上设有转轴10,另一者上设有转轴孔12,转轴10与转轴孔12配合,使安全扣1相对外壳呈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转轴10设在安全扣1上(见图7),转轴孔12设在外壳上(见图8),转轴10与转轴孔12配合(见图6)。当然,也可以将转轴10与转轴孔12交换设置位置,即转轴10设在外壳上,而转轴孔12设在安全扣1上。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为了使安全扣1相对外壳具有较好的转动定位效果,在安全扣1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上,安全扣1与外壳之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由一者上所设的凹点与另一者上所设的凸点相配合构成,所述定位结构使安全扣1相对外壳在转动路径上具有两个定位位置,其中,一个对应于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另一个对应于第二占位姿态的位置。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8所示,在安全扣1上设置有限位凸包11(见图7),在外壳上设置有限位孔13(见图8)。当然,也可以交换位置设置,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如图9所示,推发键2的前端为作用部14,后端为触发部15。本实施例工作过程描述如下:1.当使用者未释放安全扣1时,如图2所示状态,由于安全扣1被外壳与推发键2之间的约束力卡紧固定,致使推发键处于待发射前的锁定状态,其目的是避免使用者由于误操作发射而造成伤害。在此状态下,由于安全扣1上的限位凸包11(见图7)被采血器外壳侧壁阻挡(见图6)无法越过,致使推发键2处于被锁状态(见图5),无法向P向移动,整个采血器处于待发射状态。2.当使用者使用时,先转动释放安全扣1,如图3所示状态,使推发键2在转动最终位置与外壳进行嵌锁,即安全扣1上的限位凸包11(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包括外壳以及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为推发型结构,由一个推发键(2)滑动定位在外壳上构成,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卡设有一防止无意中击发采血机构的保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结构为安全扣(1),该安全扣(1)为一个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中具有两种占位姿态,第一种占位姿态是卡设在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的位置上,并迫使推发键(2)处于发射前的锁定状态;第二种占位姿态是脱离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使推发键(2)处于解锁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扣转锁式婴幼儿末梢采血器,包括外壳以及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为推发型结构,由一个推发键(2)滑动定位在外壳上构成,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卡设有一防止无意中击发采血机构的保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结构为安全扣(1),该安全扣(1)为一个转动连接在外壳上的卡件,所述卡件在相对外壳的转动路径中具有两种占位姿态,第一种占位姿态是卡设在推发键(2)与外壳之间的位置上,并迫使推发键(2)处于发射前的锁定状态;第二种占位姿态是脱离第一种占位姿态的位置,使推发键(2)处于解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