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63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器模块,在显示器模块的背光模块中,多个叠置的光学膜片于非光源侧以定位用的凸耳设置于胶框框体的定位槽中,使光学膜片于设置于导光元件上时得以正确定位。多个光学膜片中的中间光学膜片在对应光源侧另外形成凸出的固定凸耳,同时在光源侧的框架上,利用既有的系统支架弯折后所形成的破口,让中间膜片的固定凸耳延伸于破口内,并利用设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之间的双面黏合元件固定中间膜片的固定凸耳,使背光模块的多个光学膜片的中间膜片得以妥善固定,不至于在撞击或摔落测试中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器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在背光模块的光源侧具有固定中间膜片的结构的显示器模块。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器模块通常包含了背光模块以及面板模块,其中背光模块设置在面板模块底部,用以提供显示器模块显示所需的光源。一般背光模块包含了多个光学膜片设置在导光元件上,以对自导光元件所射出的光进行均匀化、增亮、偏光等处理。通常光学膜片由环绕于导光元件周围的胶框(用以承载面板模块)所定位,一般是在胶框上非光源侧的侧边上形成定位用的凹槽,而这些光学膜片再于相对应的位置长出定位用的凸耳,当光学膜片设置于导光元件上时,定位用的凸耳容置于胶框的凹槽内,使光学膜片能与导光元件正确定位对齐。当光学膜片的凸耳设在胶框的定位凹槽内时,凹槽也同时用来固定光学膜片的凸耳,然而一般只有最上面以及最下面的光学膜片可以被固定。也就是说,最上面的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可以直接以胶带黏于胶框的侧边,而最下面的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则可以双面胶带贴附于胶框的定位凹槽底部。至于中间的光学膜片(一个或多个)则仅夹置于最上面的光学膜片以及最下面的光学膜片之间,并没有进一步的固定结构。在这样的架构下,最常发生的状况是,当经过撞击或摔落测试时,很有可能造成固定最上方的光学膜片的胶带松脱,使得下方的第二片、第三片光学膜片(中间的光学膜片)的定位凸耳自胶框的定位凹槽跳脱,造成这些中间的光学膜片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上述中间的光学膜片可能自定位凹槽跳脱而造成膜片移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模块。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模块,包含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该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元件、一光源、一框架以及一第一光学膜片。该导光元件具有一光源侧,该光源沿该光源侧设置。该框架包含一底板、一侧板、一上板以及一系统支架。该光源以及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上,该侧板连接该底板并面对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该上板连接于该侧板并相对该底板设置,该上板、该侧板与该底板形成一夹持空间,该光源与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容置于该夹持空间中,其中该上板具有一破口。该系统支架连接于该侧板且对应该破口设置,该系统支架并沿着远离该导光元件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导光元件之间,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固定凸耳,设置于该上板的该破口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系统支架是由该上板的一局部沿着远离该导光元件的方向翻折而成,且该上板的该局部位置形成该破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显示器模块另包含一框体,设置于该框架内且围绕于该导光元件四周,该框体用来承载该显示面板,其中该框体于该光源侧以外的侧边具有一定位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框体于该光源侧具有一上框,覆盖于该上板的上且露出该破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背光模块另包含一第二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第一光学膜片之间,该第二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二凸耳,设置于该定位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光学膜片另具有一第一凸耳,设置于该定位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背光模块另包含一第二光学膜片以及一第三光学膜片,该第二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第一光学膜片之间,该第三光学膜片设置于该第一光学膜片以及该导光元件之间,其中该第三光学膜片、该第一光学膜片以及该第二光学膜片依序叠置于该导光元件上,其中该第二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二凸耳,该第三光学膜片具有一第三凸耳,分别设置于该定位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一光学膜片另包含一第一凸耳,设置于该定位槽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第二光学膜片的该第二凸耳以胶带固定于该框体的该定位槽内,该第三光学膜片的该第三凸耳以双面胶带黏合于该定位槽底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显示器模块另包含一双面黏合元件,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上板之间,且该双面黏合元件使该显示面板与该上板和该固定凸耳彼此固定。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显示器模块,在光源侧的框架上,利用既有的系统支架弯折后所形成的破口,让中间膜片的固定凸耳延伸于破口内,并利用设置于显示面板与框架之间的双面黏合元件固定中间膜片的固定凸耳,使背光模块的多个光学膜片的中间膜片得以妥善固定,不至于在撞击或摔落测试中脱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显示器模块于光源侧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沿着A1线段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框架以及第一光学膜片在光源侧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5为背光模块的框体以及光学膜片组在非光源侧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6以及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模块中,多个第一光学膜片以及其固定凸耳彼此错位设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显示器模块10显示面板20背光模块30光学膜片组31第一光学膜片32第二光学膜片33第三光学膜片40导光元件41光源侧50光源51软性电路板52遮光元件60框架61底板62侧板63上板64系统支架65夹持空间66破口67局部70框体71上框72定位槽74双面胶带80双面黏合元件90胶带310固定凸耳311第一凸耳321第二凸耳331第三凸耳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或「连接」一词在此是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或结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结构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结构连接至该第二装置。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器模块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显示器模块1包含显示面板10以及背光模块20,其中显示面板10设置于背光模块20上。显示器模块1可为液晶显示器模块,而显示面板10可为液晶面板。背光模块20则包含了导光元件40、光源50(参考图2)、框架60、框体70以及光学膜片组30。导光元件40具有光源侧41,而光源50则沿着光源侧41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背光模块20可为具有侧向发光二极管光源50的侧发光背光模块20,而光源50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例如冷阴极管光源。框架60作为承载背光模块20其他所有元件的基础,在本专利技术中,框架60为一种金属框架,于对应导光元件40的光源侧41处具有夹持以及固定的结构(详述于后)。框体70设置于框架60内,于本实施例框架70为胶框结构,用来承载显示面板10,而光源50以及导光元件40则设置于框架60上且框体70围绕于导光元件40的四周。光学膜片组30具有复数个光学膜片,包含了第一光学膜片31、第二光学膜片32以及第三光学膜片3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学膜片33、第一光学膜片31以及第二光学膜片32依序叠置于导光元件40上。换言之,第三光学膜片33设置于导光元件40上,第二光学膜片32位于背光模块20的最上层直接面对显示面板10,而第一光学膜片31则为设置于第二光学膜片32以及第三光学膜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器模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该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光源侧;一光源,沿该光源侧设置;及一框架,包含:一底板,该光源以及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上;一侧板,连接该底板并面对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及一上板,连接于该侧板并相对该底板设置,该上板、该侧板与该底板形成一夹持空间,该光源与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容置于该夹持空间中,其中该上板具有一破口;以及一系统支架,连接于该侧板且对应该破口设置,该系统支架并沿着远离该导光元件的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导光元件之间,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固定凸耳,设置于该上板的该破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16 TW 1031139131.一种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该显示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元件,具有一光源侧;一光源,沿该光源侧设置;及一框架,包含:一底板,该光源以及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上;一侧板,连接该底板并面对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及一上板,连接于该侧板并相对该底板设置,该上板、该侧板与该底板形成一夹持空间,该光源与该导光元件的该光源侧容置于该夹持空间中,其中该上板具有一破口;以及一系统支架,连接于该侧板且对应该破口设置,该系统支架沿着远离该导光元件的方向延伸,并且该系统支架是由该上板的一局部沿着远离该导光元件的方向翻折而成,且该上板的该局部形成该破口;以及一第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导光元件之间,该第一光学膜片具有一固定凸耳,设置于该上板的该破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框体,设置于该框架内且围绕于该导光元件四周,该框体用来承载该显示面板,其中该框体于该光源侧以外的侧边具有一定位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于该光源侧具有一上框,覆盖于该上板之上且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棨张正伟杨秉昌庄淑婷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