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1824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液腔、出液腔和换热腔;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进液腔且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腔;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伸入到所述进液腔内,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所述液体均流结构设置成用于对从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进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均流;以及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连通所述出液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的流量分布均匀,换热管内的冷、热负荷均匀,换热效率高,流阻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壳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空调制冷
中,对于管程以水为流体载冷剂或载热剂的管壳式换热器而 言,在其壳体内要设置水室,在水室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或出水管,现有的进水管的进水过 程中,水压分布不均,正对进水管的换热管内部的水流量大,流速高,而其余换热管管内水 流量小,流速低,导致换热管负荷不均匀,造成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低且阻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需 要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该管壳式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内的流量分布均匀,换热管内的冷、 热负荷均匀,换热效率高,流阻降低。 根据本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液腔、出液腔和 换热腔;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连通所 述进液腔且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腔;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液管的 出口端伸入到所述进液腔内,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所述液体均流结 构设置成用于对从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进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均流;以及出液管,所述出 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连通所述出液腔。 根据本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液体均流结构,从 而可以使从进液管的出口端流出的液体(例如水)流动更加稳定,每个换热管内的液体流 速趋于相同,进而使每个换热管内的流量分布更加均匀,换热管内的冷、热负荷均匀,可以 有效提高管壳式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而且可以大大地降低流阻。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管壳式换热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具有多孔结构,所述封板封闭所述进液 管的出口端,所述封板上的多孔结构构成所述液体均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进液管的从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朝向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延伸预定长度的 后段部分上构造有均流部,所述均流部构成所述液体均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均流部包括多个均流孔。 所述多个均流孔均布在所述后段部分上。 多个所述均流孔在所述后段部分的周向上均布,且每个所述均流孔沿所述进液管 的轴向延伸。 所述液体均流结构分为设在所述封板上的多孔结构和位于所述后段部分上的所 述均流部,其中所述封板上的多孔结构的流通面积为S1,所述后段部分上的所述均流部的 流通面积为S2, S1和S2满足关系式:S2彡2. 5S1。 所述液体均流结构的流通面积总和不小于所述进液管的横截面的面积。 所述封板与所述进液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均布在所述封板上。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侧且所述进液腔和所述出液腔 由分隔板隔开。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水室的侧视图以及液体流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液管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液管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进水室的侧视图以及液体流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管壳式换热器100 ; 壳体1 ;管板11 ;筒体12 ;换热腔13 ;制冷剂接管131 ; 进水室2 ;进液腔21 ;出液腔22 ; 回水室3; 换热管4 ;进口端41 ;出口端42 ; 进液管5 ;进口端51 ;出口端52 ;均流部53 ;均流孔531 ;封板532 ; 出液管6 ;隔板7 ;温度传感器接口 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 具体的限定。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 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 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100。如图1和 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100,包括:壳体1、多个换热管4、进液管 5和出液管6。 壳体1内具有进液腔21、出液腔22和换热腔13,三个腔室间隔开。具体而言,壳 体1由筒体12、管板11、进水室2、回水室3构成,筒体12内限定出换热腔13,进水室2和 回水室3分别形成在壳体1的两端,进液腔21和出液腔22可以同时形成在进水室2内,进 液腔21和出液腔22也可以分别形成在进水室2和回水室3内。 多个换热管4设在换热腔13内,每个换热管4的进口端41连通进液腔21,每个 换热管4的出口端42连通出液腔22,进液管5设在壳体1上且进液管5的出口端52伸入 到进液腔21内,出液管6设在壳体1上且连通出液腔22。由此,管程流体(流动在换热管 4内的液体)通过进液管5流入到进液腔21内的液体再通过换热管4的进口端41进入到 换热管4内,再从换热管4的出口端42回到出液腔22,出液腔22内的液体再通过出液管6 排出壳体1。 换热腔13设有至少两个制冷剂接管131,壳程流体(流动在换热腔13内的液体) 可以通过两个制冷剂接管131进入或流出换热腔13。可以理解的是,管壳式换热器100的 壳体1内,壳程流体通过制冷剂接管131进、出换热腔13,并和管程流体通过换热管4的壁 面进行换热,相互换热的两种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制冷剂。具体地,管程流体可以是水, 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液体。出于描述的方便,在本技术以下的描述中,将以管程流体是 水为例进行描述。当然下述内容对于管程流体是其他类型的液体也同样适用。 进一步地,进液管5的出口端52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液体均流结构设置成用于 对从进液管5流入到进液腔21内的液体进行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液腔、出液腔和换热腔;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进液腔且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腔;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伸入到所述进液腔内,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所述液体均流结构设置成用于对从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进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均流;以及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连通所述出液腔。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液腔、出液腔和换热腔; 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 进液腔且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腔;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伸入到所述进液腔内,所 述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所述液体均流结构设置成用于对从所述进液管流 入到所述进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均流;以及 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连通所述出液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具有多 孔结构,所述封板封闭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所述封板上的多孔结构构成所述液体均流结 构的至少一部分。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的从所述进液管 的出口端朝向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延伸预定长度的后段部分上构造有均流部,所述均流部 构成所述液体均流结构的至少一部分。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部包括多个均流孔。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壳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峰罗荣君张要全向洪波万翔夏雨亮张运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