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与其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3123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触控装置与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该触控装置包含:第一光源、第一感测器、第二光源、第二感测器与控制器。选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驱动第一光源产生第一初始结构光;通过第一感测器感测第一反射光分布;驱动第二光源产生第二初始结构光;通过第二感测器感测第二反射光分布;以及根据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第二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至少二个触控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与其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与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式触控装置与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运作原理的不同,触控技术可分为:电容式触控技术、电阻式触控技术、光学式触控技术等类型。其中,光学式触控技术利用光遮断的座标,计算出触控点的位置。光学式触控技术相对容易被应用于大尺寸,且生产成本较低。请参照图1A,其示出了现有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判断单一个待测物体的触控点的示意图。简言之,光学式触控装置10是利用光机(M1、M2)内的光源发出出射光线后,利用影像感测器来感测是否存在触控点,并判断待测物体(触控点)的座标位置。由光源出射的红外线,会因为待测物体O的缘故,而使与待测物体O相对应位置的反射光分布产生变化。此时,影像感测器便可根据反射光分布的变化,搭配控制器计算触控点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本文的附图均将待测物体O与第一光机M1之间的连线,以及与显示面板14的第四侧边IV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左侧夹角θl。同理,将待测物体O与第二光机M2之间的连线,以及与显示面板14的第四侧边IV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右侧夹角θr。下文中,因假设感测器设置于光机内,两者的位置相当接近。因此,说明时均一般性的以M1代表第一光机/第一感测器,以及以M2代表第二光机/第二感测器。在图1A中,控制器可根据待测物体O的位置与两个光机(M1、M2)构成的三角形(L、R、IV),得出三角形左上与右上的两个角度(左侧夹角θl、右侧夹角θr)。之后,再根据三角函数来算触控点的座标。然而,针对多点触控的应用,现有的光学式触控技术却无法准确判断触控点。这是因为在待测物体的个数超过一个时,现有的光学式触控装置会因为左侧夹角θl与右侧夹角θr的不同组合方式,而于判断触控点时产生混淆。以下,当显示面板因为存在多个待测物体,进而产生多个左侧夹角θl、右侧夹角θr时,这些左侧夹角与右侧夹角的编号均根据夹角角度的递增顺序而定义。例如:左侧夹角θl的角度为最小者编号为θl1、右侧夹角θr的角度为最小者编号为θr1,其余类推。连带的,当待测物体为多个时,将待测物体与第一光机M1之间的连线L搭配左侧夹角的编号而标示。以及将待测物体与第二光机M1之间的连线R搭配右侧夹角的编号而标示。请参见图1B,其示出了显示面板存在两个待测物体时,现有的光学式触控装置对触控点产生误判的示意图。在此图中,假设第一待测物体O1在显示面板14的位置为P1、第二待测物体O2在显示面板14的位置为P2。因此,根据第一待测物体O1与第一光机M1、第二光机M2所形成的三角形,可以得出第二左侧夹角θl2与第一右侧夹角θr1。同理,根据第二待测物体O2与第一光机M1、第二光机M2所形成的三角形,将得出第一左侧夹角θl1、第二右侧夹角θr2。承上,当显示面板14上有两个待测物体时,第一感测器与第二感测器共感测得出四个夹角,即,第一左侧夹角θl1、第二左侧夹角θl2、第一右侧夹角θr1、第二右侧夹角θr2。其中,如果以第一左侧夹角θl1分别搭配第一右侧夹角θr1、第二右侧夹角θr2估测触控点时,控制器将分别得出候选触控位置F1与候选触控位置P2。另一方面,如果以第二左侧夹角θl2分别搭配第一右侧夹角θr1、第二右侧夹角θr2估测触控点时,控制器将分别得出候选触控位置P1与候选触控位置F2。也就是说,这四个夹角共可组合得出显示面板上的四个候选触控位置(P1、P2、F1、F2)。其中,候选触控位置F1与候选触控位置F2并非触控点所在的真正位置。这是因为控制器是根据感测器回传的阴影位置而判断,在四取二的情况下,这时有两个阴影位置是假的,因而被称为鬼点。图1B的候选触控位置F1与候选触控位置F2即为鬼点。鬼点的存在,让控制器无法判断触控点所在的真正位置。如前所述,当待测物体的个数为两个时,第一感测器M1会感测而得两个左侧夹角,第二感测器M2也会感测得出两个右侧夹角。两个左侧夹角与两个右侧夹角可组合而成四个候选触控位置。在这四个候选触控位置的位置中,扣除实际的触控点的位置,共有两个鬼点。同样的,当触控点个数更多,感测器感测得出的阴影(候选触控位置)个数也越多。连带的,将鬼点误判为触控点的风险也越高。例如:当待测物体有三个(相当于显示面板上有三个触控点)时,第一感测器会感测而得三个左侧夹角,第二感测器也会感测得出三个左侧夹角。三个左侧夹角与三个右侧夹角组合而成的候选触控位置的个数共有九个。其中,扣除实际的触控点的位置,共有六个鬼点。由此可知,候选触控位置的个数相当于待测物体的个数的平方。因此,当待测物体的个数增加时,如何能快速的在众多候选触控位置中排除鬼点的位置,进而选取触控点,成为一个光学式触控装置应考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为一种触控装置,其自多个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该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左侧,其产生一第一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一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一反射光分布;一第一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一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右侧,其产生一第二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二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二反射光分布;一第二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二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一控制器,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器与该第二感测器,其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一种选取方法,其应用于自触控装置上的多个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该选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驱动一第一光源产生一第一初始结构光,其中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一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一反射光分布;感测该第一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驱动一第二光源产生一第二初始结构光,其中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二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二反射光分布;感测该第二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为一种选取方法,其应用于自触控装置的多个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至少二个触控点的位置,该选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驱动一第一光源而产生一第一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触控点反射该第一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一反射光分布;通过一第一感测器感测该第一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驱动一第二光源而产生一第二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触控点反射该第二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二反射光分布,其中第二反射光分布包含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通过一第二感测器感测该第二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装置与其应用于其上的选取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装置,其自多个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该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左侧,其产生一第一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一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一反射光分布;一第一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一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右侧,其产生一第二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二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二反射光分布;一第二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二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一控制器,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器与该第二感测器,其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15 TW 1021093361.一种触控装置,其自多个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该触控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一第一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左侧,其产生一第一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一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一反射光分布;一第一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一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光源,位于该显示面板的右侧,其产生一第二初始结构光,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反射该第二初始结构光而形成一第二反射光分布;一第二感测器,其感测该第二反射光分布所包含的一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一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一控制器,电连接于该第一感测器与该第二感测器,其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以及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而自这些候选触控位置中,选取与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相对应的触控点,其中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均各自包含彼此相间的多条反射亮纹与多条反射暗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这些左侧反射结构光的个数、这些右侧反射结构光的个数根据该至少二个待测物体的个数而决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与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对应于第一触控点,且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与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对应于第二触控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触控点与该第一感测器间的相对距离为一第一左侧相对距离;该第二触控点与该第一感测器间的相对距离为一第二左侧相对距离;该第一触控点与该第二感测器间的相对距离为一第一右侧相对距离;以及该第二触控点与该第二感测器间的相对距离为一第二右侧相对距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控制器根据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与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比较,得出该第一左侧相对距离、该第二左侧相对距离间的一左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以及根据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比较,得出该第一右侧相对距离、该第二右侧相对距离间的一右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控制器比较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进而得出该左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以及比较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进而得出该右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当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左侧相对距离小于该第二左侧相对距离;以及当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小于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左侧相对距离大于该第二左侧相对距离。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当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右侧相对距离小于该第二右侧相对距离;以及当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小于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亮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右侧相对距离大于该第二右侧相对距离。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控制器比较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进而得出该左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以及比较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进而得出该右侧相对距离比较结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当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左侧相对距离小于该第二左侧相对距离;以及当该第一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小于该第二左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左侧相对距离大于该第二左侧相对距离。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当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右侧相对距离小于该第二右侧相对距离;以及当该第一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小于该第二右侧反射结构光的这些反射暗纹的宽度时,该第一右侧相对距离大于该第二右侧相对距离。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光源发出一第一出射光线、该第二光源发出一第二出射光线,而该触控装置还包含:一第一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第一光源的前方,其使该第一出射光线集中而形成一第一点光源;一第一滤片,设置于该第一准直透镜的前方,其使该第一点光源形成一第一平面光;一第一光闸,设置于该第一滤片的前方,其将该第一平面光转换为该第一初始结构光;一第二准直透镜,设置于该第二光源的前方,其使该第二出射光线集中而形成一第二点光源;以及一第二滤片,设置于该第二准直透镜的前方,其使该第二点光源形成一第二平面光;以及一第二光闸,设置于该第二滤片的前方,其将该第二平面光转换为该第二初始结构光。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第一光闸具有一纹理图样,该纹理图样使该第一初始结构光具有多条第一初始亮纹与多条第一初始暗纹;以及该第二光闸具有该纹理图样,该纹理图样使该第二初始结构光具有多条第二初始亮纹与多条第二初始暗纹。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各该第一初始亮纹的宽度彼此大致相等、各该第二初始亮纹的宽度彼此大致相等、各该第一初始暗纹的宽度彼此大致相等、各该第二初始暗纹的宽度彼此大致相等。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为具有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一第三侧边、一第四侧边的矩形,且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彼此平行、该第二侧边与该第四侧边彼此平行,其中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四侧边所形成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侑昕谢升宪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