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火泡袋茶,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为:红茶,罗汉果,紫草,枸杞,黄芪,苦丁,金银花,菊花,麦冬,陈皮,山楂,连翘,黄柏,丹皮,蒲公英,芦根,冰糖。本发明专利技术清火泡袋茶具有散风清热、养肝明目、清心健脑、祛毒降火之功效,对喉咙干涩、声音嘶哑、牙龈肿胀、口腔糜烂、红肿热痛、口苦燥渴、咳嗽等上火症状及这些症状引起的感冒、咽喉炎、牙龈炎等病症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而且能够缓解头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新陈代谢、通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火泡袋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健茶,尤其是一种清火泡袋茶。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生活速度加快,工作压力大,压力大就很容易会上火,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喜饮,小便短黄,舌尖红绛,脉数不平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心火旺盛”。“上火”又有实火和虚火之分。实火多由于精神过度刺激、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耳鸣耳聋、尿少便秘、尿血便血等。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多表现为全身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等。患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往往都是通过服用中、西药物治疗,但本病经常反复发作,长期服用药物会产生一定抗药性,造成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且药物中的毒副作用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人们日益注重饮食的营养保健,大量的保健产品、食品也应运而生。采用中医方法选取中药原料以茶饮的形式长期服用,可达到祛病保健的作用。经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泡袋茶,但大都组方比较复杂,且多数疗效也不确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以红茶和数种纯天然中草药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口感较好、有利于人体吸收,且具有清火保健功能的清火泡袋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清火泡袋茶,其特征是,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20-40份,罗汉果50-80份,紫草5-15份,枸杞40-60份,黄芪10-30份,苦丁10-30份,金银花40-60份,菊花40-60份,麦冬40-60份,陈皮20-40份,山楂20-40份,连翘5-15份,黄柏5-15份,丹皮5-15份,蒲公英20-40份,芦根20-40份,冰糖40-60份。本专利技术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为:红茶30份,罗汉果60份,紫草10份,枸杞30份,黄芪20份,苦丁10份,金银花50份,菊花50份,麦冬30份,陈皮30份,山楂30份,连翘10份,黄柏10份,丹皮10份,蒲公英30份,芦根30份,冰糖50份。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上述原材料按质量比例称取原料,清洗,晾干,切片,放入循环热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40目;用泡袋茶包装机包装。代茶饮用,每日1-2剂。药理作用:红茶:有抗衰老、消炎抗菌等功效。罗汉果:性凉,味甘,入肺、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的作用,可治疗因肺热而引起的燥热咳嗽以及因暑热伤津口渴等症状。罗汉果泡水还有降血脂降血压,辅佐医治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功效。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枸杞:滋肾、养肝、润肺、明目、强壮筋骨、改善疲劳。具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硬化,保护肝脏,抑制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对长期使用计算机而引起的眼睛疲劳尤为适宜。配制时只需十几粒枸杞,加热水冲泡频饮,连续饮用两月便会有效。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苦丁: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用于头痛、齿痛、目赤、热病烦渴。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散肝风,治耳鸣耳聋、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等。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金银花:清热解毒、疏利咽喉,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急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配制时选金银花10g,沸水冲泡频饮。菊花:有清肝明目作用,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作用。每天午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冲泡,连续饮用3个月即可见效。冲泡时加少许蜂蜜,口感更好。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咽喉肿痛,风疹。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药理研究表明,黄柏水煎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并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芦根:甘,寒。入肺、胃经。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治热病烦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痈。祖国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症状包括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和牙齿痛等。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为去火,本专利技术清火泡袋茶具有散风清热、养肝明目、清心健脑、祛毒降火之功效,对喉咙干涩、声音嘶哑、牙龈肿胀、口腔糜烂、红肿热痛、口苦燥渴、咳嗽等上火症状及这些症状引起的感冒、咽喉炎、牙龈炎等病症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而且能够缓解头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消化吸收、改善新陈代谢、通便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泡袋茶经对60例喉咙干涩、声音嘶哑、牙龈肿胀、口腔糜烂、红肿热痛、口苦燥渴、咳嗽等上火症状及这些症状引起的感冒、咽喉炎、牙龈炎等患者观察,通过饮用本专利技术清火泡袋茶30天,其中55人治愈,治愈率达91.7%,58人有效,有效率为96.7%。具体实施方式例一:一种清火泡袋茶,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30份,罗汉果60份,紫草10份,枸杞50份,黄芪20份,苦丁10份,金银花50份,菊花50份,麦冬50份,陈皮30份,山楂30份,连翘10份,黄柏10份,丹皮10份,蒲公英30份,芦根30份,冰糖50份。配制及服用方法:将上述原材料按质量比例称取原料,清洗,晾干,切片,放入循环热风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40目;用泡袋茶包装机包装。代茶饮用,每日1-2剂。例二:一种清火泡袋茶,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35份,罗汉果70份,紫草10份,枸杞50份,黄芪20份,苦丁15份,金银花50份,菊花50份,麦冬50份,陈皮30份,山楂30份,连翘10份,黄柏10份,丹皮10份,蒲公英30份,芦根30份,冰糖50份。配制及服用方法:同例一。例三:一种清火泡袋茶,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30份,罗汉果65份,紫草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火泡袋茶,其特征是,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20-40份,罗汉果50-80份,紫草5-15份,枸杞40-60份,黄芪10-30份,苦丁10-30份,金银花40-60份,菊花40-60份,麦冬40-60份,陈皮20-40份,山楂20-40份,连翘5-15份,黄柏5-15份,丹皮5-15份,蒲公英20-40份,芦根20-40份,冰糖40-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火泡袋茶,其特征是,制成泡袋茶有效成份的原料按下述重量份为:红茶20-40份,罗汉果50-80份,紫草5-15份,枸杞40-60份,黄芪10-30份,苦丁10-30份,金银花40-60份,菊花40-60份,麦冬40-60份,陈皮20-40份,山楂20-40份,连翘5-15份,黄柏5-15份,丹皮5-15份,蒲公英20-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武,
申请(专利权)人:唐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