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该机罩闩锁包括:基部,其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或面板;叉,其具有第一叉突起、第二叉突起和第三叉突起,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基部以固定设置在车罩上的撞针;触发器,其具有第一触发器突起,该第一触发器突起与叉的第二叉突起或第三叉突起接触,从而控制叉的旋转;以及触发器连接杆,其与触发器接触以旋转触发器。触发器连接杆改变触发器的旋转角度。该机罩闩锁允许仅仅响应于车辆内部的操纵而打开机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罩闩锁(hood latch)。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旨在仅仅响应于使用者在车辆内部的操纵而打开车罩的机罩闩锁。
技术介绍
根据与汽车安全标准有关的法规(国土部条例N0.229),规定车罩应采用二级锁定结构或两个锁定结构。为了满足此类法规,目前使用的机罩闩锁通过第一次操纵车辆中的杠杆来第一次解锁,然后通过使用者在他或她离开车辆之后的第二次操纵来第二次解锁。因此,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使用者必须移动离开和进入车辆,以便打开机罩,由此造成不便。特别是在其中机罩配有允许其自动打开的气缸的车辆的情况下,使用者不可能通过单次操纵而自动打开机罩,由此给使用者造成烦恼。[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韩国专利公开N0.1998-045687。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鉴于相关领域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其使得机罩能够仅仅响应于车辆内部的操纵而被打开,而不需要在车辆外部的任何操纵。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基于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它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其包括:基部,其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或面板;叉,其包括第一叉突起、第二叉突起和第三叉突起,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基部以固定设置在车罩上的撞针(striker);触发器,其包括第一触发器突起,该第一触发器突起与叉的第二叉突起或第三叉突起接触,从而控制叉的旋转;以及触发器连接杆,其与触发器接触以旋转触发器,其中触发器连接杆改变触发器的旋转角度。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触发器改变连杆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触发器连接杆,并且触发器还可包括第二触发器突起和第三触发器突起,使得当触发器连接杆旋转时,根据触发器连接杆的位置,第二触发器突起可与触发器连接杆接触,或者第三触发器突起可与触发器连接杆接触,从而改变触发器的旋转角度。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基部可包括在其第一侧上的叉旋转轴和在其第二侧上的触发器旋转轴,并且第一叉突起、第二叉突起和第三叉突起可顺序地围绕叉旋转轴形成,且第一触发器突起、第二触发器突起和第三触发器突起可顺序地围绕触发器旋转轴形成。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触发器改变连杆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触发器连接杆的端部,在触发器连接杆的另一端上可形成连接杆延伸部,并且第二触发器突起和第三触发器突起可包括第一接触突出部和第二接触突出部,使得当触发器连接杆逆时针旋转时,连接杆延伸部可与第二接触突出部接触以逆时针旋转触发器,并且第二叉突起可以与第一触发器突起可移动地接触以逆时针旋转叉,从而第一次解锁撞针,当触发器延伸连杆顺时针旋转时,触发器改变连杆可与第一接触突出部的第一侧接触以逆时针旋转,而当触发器延伸连杆再次逆时针旋转时,触发器改变连杆可与第一接触突出部的第二侧接触以逆时针旋转触发器,使得第三叉突起可以与第一触发器突起可移动地接触且由此可以逆时针旋转叉,从而第二次解锁撞针。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触发器改变连杆的第一侧可形成为弧形形状。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触发器接触件可设置在触发器连接杆的第一端上,并且触发器改变连杆可在其第一端上包括改变连杆接触件,该改变连杆接触件与触发器接触件接触以限制触发器改变连杆的旋转,并且触发器改变连杆可包括改变连杆弹簧,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触发器改变连杆上,该改变连杆弹簧就顺时针旋转触发器改变连杆。优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叉可包括叉弹簧以逆时针旋转叉,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叉上;触发器可包括触发器弹簧以顺时针旋转触发器,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触发器上;并且触发器连接杆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基部,其中触发器弹簧设置在触发器连接杆上,使得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触发器连接杆上,触发器连接杆就逆时针旋转。【附图说明】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具体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的重要部件的平面图; 图2A至图2H是示出将图1所示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的撞针解锁的顺序的操作图;以及 图3A至图3E是示出将图1所示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的撞针锁定的顺序的操作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图1为示出重要部件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包括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或面板的基部100、可旋转地联接到基部100以固定设置在车罩上的撞针10的叉200、控制叉200的旋转的触发器300、以及旋转触发器300的触发器连接杆400。参看图1,叉200用来固定撞针10。在基部100的左侧上方形成有叉旋转轴213,叉200通过叉旋转轴213可旋转地联接到基部100,其中叉200联接到叉旋转轴213。如图1所示,叉200包括在顺时针方向上顺序地围绕叉旋转轴213布置的第一叉突起220、第二叉突起230和第三叉突起240。撞针10被构造成插入第一叉突起220和第二叉突起230之间。弹性构件210设置在这种叉200上以允许叉200绕叉旋转轴213逆时针旋转,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叉200上。因此,如图3A至图3E所示,当撞针10向下移动时,叉200顺时针旋转,其中图3A至图3E为操作图,示出了将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的撞针锁定的顺序。触发器300用来控制联接到弹性构件210的叉200的旋转。如图1所示,在基部100的右侧上方设置有触发器旋转轴313。触发器300可旋转地联接到触发器旋转轴313。类似于叉200,弹性构件310联接到触发器300。弹性构件310联接成允许触发器300绕触发器旋转轴310顺时针旋转,只要没有外力施加在触发器300上。触发器300对叉200的旋转控制根据与触发器300的第一触发器突起320接触的叉突起的位置而进行。如图2A所示,在触发器300的第一触发器突起320与第二叉突起230的上表面的一侧接触的状态下,叉200与触发器300接合,使得叉200不旋转。在该状态下,参看图2C和图2D,其中触发器300绕触发器旋转轴310逆时针旋转,叉200的第二叉突起220沿着触发器300的第一触发器突起320的表面逆时针旋转,直到叉200的第三叉突起240与第一触发器突起320接触,使得撞针10被第一次解锁(参见图2D)。在该状态下,如果触发器300逆时针旋转,如图2E至2H所示,则叉200的第三叉突起230沿着触发器300的第一触发器突起320移动,从而逆时针旋转叉200,并由此第二次解锁撞针10。如图1所示,触发器连接杆400设置在基部100的左侧下方以旋转触发器300。因此,根据触发器连接杆400旋转触发器300的角度,叉200如上文所述图2A至图2H所示旋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中,如图1所示,触发器改变连杆500可旋转地联接到触发器连接杆400,并且触发器300还包括第二触发器突起330和第三触发器突起340。因此,根据触发器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包括:基部,其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或面板;叉,其包括第一叉突起、第二叉突起和第三叉突起,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基部以固定设置在车罩上的撞针;触发器,其包括第一触发器突起,所述第一触发器突起与所述叉的所述第二叉突起或所述第三叉突起接触,从而控制所述叉的旋转;以及触发器连接杆,其与所述触发器接触以旋转所述触发器,其中,所述触发器连接杆改变所述触发器的旋转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4 KR 10-201300368351.一种具有双重解锁功能的机罩闩锁,包括: 基部,其联接到车辆的框架或面板; 叉,其包括第一叉突起、第二叉突起和第三叉突起,并且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基部以固定设置在车罩上的撞针; 触发器,其包括第一触发器突起,所述第一触发器突起与所述叉的所述第二叉突起或所述第三叉突起接触,从而控制所述叉的旋转;以及 触发器连接杆,其与所述触发器接触以旋转所述触发器, 其中,所述触发器连接杆改变所述触发器的旋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触发器改变连杆可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触发器连接杆的第一侧,并且 所述触发器还包括第二触发器突起和第三触发器突起,使得当所述触发器连接杆旋转时,根据所述触发器连接杆的位置,所述第二触发器突起与所述触发器连接杆接触,或者所述第三触发器突起与所述触发器连接杆接触,从而改变所述触发器的所述旋转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在其第一侧上的叉旋转轴和在其第二侧上的触发器旋转轴, 所述第一叉突起、所述第二叉突起和所述第三叉突起顺序地围绕所述叉旋转轴形成, 并且 所述第一触发器突起、所述第二触发器突起和所述第三触发器突起顺序地围绕所述触发器旋转轴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罩闩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连接杆在其第二侧上包括连接杆延伸部, 所述第二触发器突起和所述第三触发器突起包括第一接触突出部和第二接触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翰,朴铉胎,
申请(专利权)人:平和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