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1840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降浊抑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2)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3)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4)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苦草或者黄丝草。本发明专利技术逐步引入微生物-沉水植物-食草鱼类,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很好兼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沉水植物吸收水体中较低浓度的无机N,P,提高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
,这里特指将富营养化污染水体,利用生物链梯级推进降浊抑藻方法。
技术介绍
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尽管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陆续展开了一些重要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但其治理成效显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净化湖泊富营养水体的污染,才有可能从总量上控制我国水污染的发展和蔓延。消除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在于削减水体当中的氮磷负荷,并降低藻类生物量。削减水体N、P和有机碳的技术途径除了截流污染源、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这些最基本的途径外,国内外最常见的方法有机械清淤法、引水冲洗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机械清淤和引水冲洗是有效的也是较传统的削减湖泊营养元素的途径,然而这两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成本高,二是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湖泊富营养化,只是对其进行了转移。化学法是通过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进行脱氮等,很显然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或者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转化及转移,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的技术;另外,生物修复技术通过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负荷和生长竞争机制来有效控藻。与物理、化学方法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可在常温下高效完成,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整体造价低,而且不会带来二次污染,是较理想的修复水体的方法。但是,目前市场生物修复方法,一般采用部分生物降解,未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兼容性较差,未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生物链梯级推降浊抑藻的方法,有效去除水体富营养化。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1)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 (2)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 (3)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 (4)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所述的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苦草或者黄丝草。所述步骤(2)中透明度需要达到阳光可以照射到湖泊浅层区域的底层,满足沉水植物生长的光需求。所述的测定水质指标包括:水体与底泥营养元素、叶绿素、有机质、溶解氧、水温或者pH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梯级递进的全生物修复方法,逐步引入微生物-沉水植物-食草鱼类,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对水体生态系统有很好兼容性;本专利技术引入沉水植物吸收水体中较低浓度的无机N,P,提高水质,另外,沉水植物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浮游藻类生长,进而进一步提高水体透明度;本专利技术最后投放食草鱼类,保证了水体生态平衡,避免沉水植物过量生长,并定期人为捕捞食草鱼类,将转化到鱼体中的N、P彻底移出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所示,实施例1:武汉市四美塘公园封闭水域水体修复案例武汉四美塘公园位于长江二桥南岸武昌桥头下,临和平大道中段。项目在四美塘公园封闭水域建立如附图围隔封闭水域。水体指标达到接近地表水IV类标准,总氮8.1 mg/L,NH4-N和N03-N之和2.65 mg/L,总磷和溶解性无机磷0.73 mg/L和0.64 mg/L,透明度为28cm,达到湖泊水IV类标准。利用固定化细菌流化床,投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菌等,强化了脱氮除磷和降解有机质,使污染水体减负降浊。效果显著,透明度达到100cm。当水底光照达到沉水植物生长所需的光补偿点时,种植菹、苦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建立一定密度的沉水植物种群规模,进一步对沉积物和上覆水营养进行减负。当菹草、苦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达到一定密度时,投放草鱼鱼种,定期捕捞草鱼,使沉水植物种群保持相对稳定。处理后水质达到总氮1.1 mg/L, NH4-N和N03-N之和0.5 mg/L,总磷和溶解性无机磷0.1 mg/L和0.025 mg/L,透明度为151 cm,沉水植物生长良好,藻的生长受到控制。总之,采用梯级递进的全生物修复方法,在先期微生物强化水体减负降浊的前体下,兼顾底泥营养成分的吸纳净化和沉水植物抑藻,再通过生物操纵控制沉水植物的生长量,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富氮磷污染水体联合修复技术,达到长效控污治污和维护湖泊良性生态环境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富营养化污染水体中,人工投放多种复合微生物制剂; 在透明度提高的前提下,种植沉水植物; 根据沉水植物的生长情况,放入一定量的食草鱼类,通过人为定期捕捞食草鱼,通过鱼体带出水体部分营养盐; 并在以上每步骤前后进行测定水质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浊抑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包含光合细菌、有机矿化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运祥李卓杰吴定心钟旭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