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包括:吸入部(36),用于吸入空气;热交换器(41),具有平板形状的热交换部,在该热交换部中,在制冷剂和通过吸入部(36)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机,具有与热交换部相对配置的螺旋桨式风扇(51),形成从吸入部(36)朝向热交换器(41)的空气流;以及吹出部(37),送出利用热交换器(41)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当从螺旋桨式风扇(51)的转动轴方向观察热交换器(41)时,热交换部具有大体正方形的形状。按照这种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节能化和省资源化良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室内机独立地设置的分离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64881号公开了一种目的在于通过设置送风通道来提高热交换率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被隔板划分为压缩机室和热交换器室。在压缩机室内设置有压缩机,在热交换器室内设置有热交换器和风扇。热交换器包括:背面部,定位在风扇的正面;以及侧面部,从背面部的两侧弯曲,并定位在风扇的侧方。隔板倾斜形成,隔板和热交换器的侧面部之间的间隔在风扇上游侧大于下游侧。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9-81433号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机,其目的在于,有效地使附着在风扇罩的上表面的水滴流向凝结器,从而防止因水滴向风扇落下而产生噪音(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公开的空气调节机是一体式空气调节机,空气调节机主体的内部被隔板划分为室外机侧和室内机侧。在这种一体式空气调节机中,制冷运转中因室内侧的冷却器而凝结的排水收集到排水盘中,并被导向室外机侧的螺旋桨式风扇。上述排水利用成形在螺旋桨式风扇上的甩水环而飞散并与凝结器接触。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278132号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单元,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风路结构,使吹出空气流的阻碍减少来实现降低运转时的噪音,并且防止吹出空气流的短路循环、且作为结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3公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单元具有室外单元主体。室外单元主体具有:右侧隔板,划分压缩机室和送风机室;以及左侧隔板,划分电气元件室和送风机室。空气调节机的室外单元还包括:轴流风扇,设置在送风机室内;平板状的热交换器,设置成堵塞送风机室的吸入侧;以及喇叭口构件,围绕轴流风扇。右侧隔板和左侧隔板具有曲面形状,平滑地连接覆盖热交换器前面的四边形和包围喇叭口构件外周部的圆形。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6488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9-81433号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278132号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实施了各种节能措施。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中,利用隔板的倾斜结构,通过以不会使风速降低的方式将空气沿隔板导向热交换器的侧面部,来实现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率。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中,热交换器由背面部和侧面部构成,整体具有大体U形的形状。这种结构基于使热交换器的体积增大而使热交换量的总量增大这样的技术构思,但是另一方面,热交换器的风速分布容易产生差异。其结果,不能改进热交换器的单位面积的热交换量,存在不能充分发挥出热交换器性能的问题。此外,从省资源化的观点考虑,仅增大热交换器体积会产生不良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化和省资源化良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独立地设置,为分离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包括:吸入部,用于吸入空气;热交换器,具有平板形状的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在热介质和通过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机,具有与热交换部相对配置的螺旋桨式风扇,形成从吸入部朝向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以及吹出部,送出利用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当从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观察热交换器时,热交换部具有大体正方形的形状。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热交换部所具有的“大体正方形”是指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交叉的第二边的长度之比在1:1~1:1.1的范围内。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从螺旋桨式风扇送出的空气流基本上成为以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中心为中心的同心圆状的风速分布。因此,根据具有上述特性的螺旋桨式风扇,通过使热交换部的形状为大体正方形,能够抑制热交换部的风速分布产生差异。由此,可以有效地增大单位面积的热交换量,从而实现节能化。此外,由于没有以增大热交换量为目的而增加热交换部的体积,所以可以实现省资源化。此外,优选的是,当从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观察热交换器和送风机时,热交换部的中心和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中心一致。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热交换部的风速分布产生差异。此外,优选的是,螺旋桨式风扇整体沿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投影在热交换部上。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螺旋桨式风扇不会相对于热交换器过大。由此,可以通过室外机的小型化,进一步实现省资源化。此外,优选的是,热交换器是并流式热交换器。在并流式热交换器中,热交换部包括:多根管构件,相互间隔设置,使热介质流通;以及翅片,设置在多根管构件之间。当热交换部具有面积A的大体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内置有螺旋桨式风扇且以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为中心的最小虚拟圆的面积为B时,满足0.53≤B/A≤0.79的关系。此外,优选的是,热交换器是翅片管式热交换器。在翅片管式热交换器中,热交换部包括:多个翅片,相互间隔设置;以及管构件,以贯通多个翅片的方式延伸,使热介质流通。当热交换部具有面积A的大体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内置有螺旋桨式风扇且以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为中心的最小虚拟圆的面积为B时,满足0.48≤B/A≤0.79的关系。此外,优选的是,翅片具有平板形状。多个热交换部设置成沿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排列。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能够大幅度降低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损失,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节能化。此外,优选的是,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螺旋桨式风扇的外周上的喇叭口构件。螺旋桨式风扇包括沿转动轴方向配置在最靠近吸入侧的翼前端部和配置在最靠近吹出侧的翼后端部。在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上,翼前端部配置在比喇叭口构件靠近吸入侧的位置上,翼后端部配置在与喇叭口构件重合的位置上。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在吸入侧可以避免因喇叭口构件妨碍从翼前端部的外周上流入螺旋桨式风扇的空气流的形成。此外,在吹出侧能够利用喇叭口构件得到良好的送风性能。此外,优选的是,当螺旋桨式风扇在转动轴方向上的翼高为T,螺旋桨式风扇与喇叭口构件在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上重合的长度为L时,满足0.30≤L/T≤0.92的关系。按照上述结构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通过满足0.30≤L/T的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喇叭口构件作为导向件的功能,从而能够提高螺旋桨式风扇的送风能力。此外,通过满足L/T≤0.92的关系,可以避免得到同一风量所需要的送风机的消耗电力变大。如上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节能化和省资源化良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分解组装图。图2是表示沿图1中的II-II线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从图2中的箭头III所示方向观察的室外机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室外机中热交换部的风速分布的图。图5是表示相对于图2中的室外机作为比较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断面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比较例中热交换部的风速分布的图。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的变形例的断面图。图8是表示图7的变形例中使喇叭口构件的长度变化时L/T和风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图7的变形例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独立地设置,为分离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入部,用于吸入空气;热交换器,具有平板形状的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在热介质和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机,具有与所述热交换部相对配置的螺旋桨式风扇,形成从所述吸入部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以及吹出部,送出利用所述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当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所述热交换部具有大体正方形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1.17 JP 2012-0069401.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与室内机独立地设置,为分离式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入部,用于吸入空气;热交换器,具有平板形状的热交换部,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在热介质和通过所述吸入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机,具有与所述热交换部相对配置的螺旋桨式风扇,形成从所述吸入部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以及吹出部,送出利用所述热交换器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当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观察所述热交换器时,所述热交换部具有大体正方形的形状,所述热交换器是并流式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部包括:多根管构件,相互间隔设置,使热介质流通;以及翅片,设置在多根所述管构件之间,当所述热交换部具有面积A的大体正方形的形状,并且内置有所述螺旋桨式风扇且以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为中心的最小虚拟圆的面积为B时,满足0.53≤B/A≤0.79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观察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时,所述热交换部的中心和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中心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整体沿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投影在所述热交换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式风扇整体沿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投影在所述热交换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外周上的喇叭口构件,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包括沿转动轴方向配置在最靠近吸入侧的翼前端部和配置在最靠近吹出侧的翼后端部,在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上,所述翼前端部配置在比所述喇叭口构件靠近吸入侧的位置上,所述翼后端部配置在与所述喇叭口构件重合的位置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螺旋桨式风扇在转动轴方向上的翼高为T,所述螺旋桨式风扇与所述喇叭口构件在所述螺旋桨式风扇的转动轴方向上重合的长度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康坚,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