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13608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辊辊颈处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与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嵌入圆柱滚子轴承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紧密贴合,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与轴承座紧密贴合,上下两侧与轴承座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当板形出现问题需要用工作辊弯辊来调整时,可以保证圆柱滚子轴承受力均匀,同时又能够让圆柱滚子轴承在垂直方向上无约束,进而达到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机轴承装置
本技术属于轧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轧机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冷轧薄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我国冷轧薄板的成品质量不高,与国外产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不稳定、成品带钢表面质量、板形及尺寸精度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国内冷轧薄板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低。生产冷轧薄板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工作辊辊径的问题,因为可轧冷轧带钢极限最小厚度与轧机工作辊辊径密切相关,工作辊辊径越小,可轧带钢越薄。但是在减小辊径的同时,其轧辊刚度自然就减小,工作辊挠曲变大,板形难以控制。由此可见,减小辊径与增加轧辊刚度显然是矛盾的。为了满足薄板市场需求,工作辊辊径减小是必然趋势,那就必须在增加轧辊刚度上做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现场试验,可以通过加长工作辊辊颈且增加一对圆柱滚子轴承,相当于使用一对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和一对圆柱滚子轴承来支撑工作辊。这样在轧制过程中,工作辊刚度增加,挠曲减小,能更好的控制板形。虽然这种方式使工作辊刚度得到了保障,却引入一个新问题,即圆柱滚子轴承受力问题。当板形出现问题需要用工作辊弯辊来调整时,圆柱滚子轴承会阻碍工作辊辊颈处产生挠度,这样弯辊的效果就不明显,板形也就得不到更好的改善,同时工作辊在水平方向上由于轧辊辊径变小挠曲增加,圆柱滚子轴承在轴颈处起到支撑作用,又增强了工作辊辊颈刚度。这就要求圆柱滚子轴承在垂直方向属于自由无约束状态,而水平方向要改善辊颈水平挠曲,轴承需支撑受力,就相当于把轴承放在一个垂直长孔中,但是轴承受力时其外圈与轴承座为线接触,这样就使轴承外圈发生变形,滚动体受力不均,从而轴承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解决当板形出现问题需要用工作辊弯辊来调整时圆柱滚子轴承因受力不均而引起寿命缩短等问题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轧机轴承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辊辊颈处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与圆柱滚子轴承之间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嵌入圆柱滚子轴承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紧密贴合,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与轴承座紧密贴合,上下两侧与轴承座之间设有间隙。本技术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滑块的外形为矩形。本技术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滑块的一端与轴承座的阶梯台阶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轴承座后端的轴端压盖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装置中,所述滑块与轴端压盖之间设有一定间隙。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当板形出现问题需要用工作辊弯辊来调整时,可以保证圆柱滚子轴承受力均匀,同时又能够让圆柱滚子轴承在垂直方向上无约束,进而达到延长轴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具体的,由于工作辊辊径变小,对应工作辊辊颈同时减小,辊颈刚度下降。通过工作辊弯辊改变板形时,辊颈处由于弯辊力产生挠曲,为了使弯辊效果达到最佳,圆柱滚子轴承(以下简称轴承)处需在弯辊力方向不阻碍辊颈产生挠曲,既轴承可上下滑动,而同时考虑到轴径减小轧辊刚度下降,圆柱滚子轴承能提高工作辊辊颈的水平刚度,导致轴承受力不均,寿命大大缩短。由此可见,轴承需在垂直方向自由,在水平方向受载荷,还要保证轴承受力均匀。本技术通过增加一个滑块,使轴承嵌入滑块中,滑块再嵌入到轴承座中,且滑块与轴承座在垂直方向上有间隙,这样弯辊时滑块可在轴承座内上下滑动而不限制辊颈垂直挠曲,又很好地保证了轴颈的水平挠曲,相当于把轴承座与轴承的线接触受力转化为滑块滑动面与轴承座的面接触受力,而轴承因始终与滑块面接触而受力均匀,大大改善了轴承的载荷分布,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将滑块的外形设计为矩形,不仅加工方便,而且可以更好的保证滑块左右两侧面与轴承座的接触面积最大,使其上下滑动更稳定。进一步的,通过轴承座的阶梯台阶和轴端压盖对滑块进行定位,简单有效,而且滑块与轴端压盖之间留有间隙,可以防止滑块被轴端压盖顶死而不能上下滑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现有圆柱滚子轴承的受力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受力示意图。图中:1_轴承座、2-衬板、3-止推环、4-外密封盖、5-轴承顶环、6-内密封盖、7_圆锥滚子轴承、8-工作辊、9-定距环、10-滑块、11-圆柱滚子轴承、12-轴端压盖、13-外侧压盖、14-防尘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轧机轴承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辊8辊颈处的轴承座1,轴承座I内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7和圆柱滚子轴承11,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I与圆柱滚子轴承11之间的滑块10,滑块10上开设有嵌入圆柱滚子轴承11用的通孔,通孔与圆柱滚子轴承11的外圈紧密贴合,滑块10的左右两侧与轴承座I紧密贴合,上下两侧与轴承座I之间设有间隙。滑块10的外形为矩形,其一端与轴承座I的阶梯台阶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设置在轴承座I后端的轴端压盖12相连接,滑块10与轴端压盖12之间设有一定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圆锥滚子轴承7为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其外圈后端通过轴承座I内阶梯台阶固定,外圈前端通过内密封盖6固定,内密封盖6通过螺钉固定在轴承座I上;其内圈后端通过定距环9顶住,内圈前端压靠在轴承顶环5上,轴承顶环5通过止推环3固定,止推环3再通过工作辊8轴肩固定,止推环3为剖分式装配。圆柱滚子轴承11为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其外圈前端通过轴承座I内阶梯台阶固定,外圈后端通过轴端压盖12压紧,轴端压盖12用螺钉固定于轴承座I上;其内圈后端通过辊环与轴肩固定,内圈前端通过定距环9与圆锥滚子轴承7的内圈压紧。轴承座I前后两端都安装有防尘圈14,轴承座I上下两端安装有换辊时的衬板2。如图3所示,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11与轴承座I为线接触,使得圆柱滚子轴承受力不均。如图1、图2、图4所示,本技术的原理是:当工作辊8弯辊时,圆柱滚子轴承11处辊颈需要产生挠曲来改善板形,如果轴承座I和圆柱滚子轴承11没有相对滑动间隙,工作辊8的弯曲挠度就会减小,弯辊效果就会减小,板形也就得不到改善,但圆柱滚子轴承11和轴承座I之间有间隙的话,圆柱滚子轴承11就只受水平方向的力,垂直方向不受力,圆柱滚子轴承11就会受力不均,寿命缩短,因此增加一个可以沿弯辊力方向在轴承座I内滑动的滑块10,这样弯辊时滑块10可在轴承座I内上下滑动而不限制辊颈垂直挠曲,又很好地保证了轴颈的水平刚度,相当于把轴承座I与圆柱滚子轴承11的线接触受力转化为滑块10滑动面与轴承座I的面接触受力,大大改善了圆柱滚子轴承11的载荷分布,延长了使用寿命,提高了薄板轧制的生产效率。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辊(8)辊颈处的轴承座(1),所述轴承座(1)内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7)和圆柱滚子轴承(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1)与圆柱滚子轴承(11)之间的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开设有嵌入圆柱滚子轴承(11)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圆柱滚子轴承(11)的外圈紧密贴合,所述滑块(10)的左右两侧与轴承座(1)紧密贴合,上下两侧与轴承座(1)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轴承装置,包括安装于工作辊(8)辊颈处的轴承座(1),所述轴承座(I)内安装有圆锥滚子轴承(7)和圆柱滚子轴承(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I)与圆柱滚子轴承(11)之间的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开设有嵌入圆柱滚子轴承(11)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圆柱滚子轴承(11)的外圈紧密贴合,所述滑块(10)的左右两侧与轴承座(I)紧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尉强严国平徐时栋邵远敬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