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及含汽液分离装置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一个含汽液分离室的主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排气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出液道和回液道,包括一个可与主体连接和分离的杯体,杯体与主体连接形成污物储存室,一个连接汽液分离室与污物储存室的进液道,一个位于污物储存室且遮盖进液道入口的过滤器,一个通向污物储存室的供液通道,所述排气道和供液通道按照能够有效进行汽液双向流动的方式设计和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液分离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工艺性能好、拆装便捷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及含汽液分离装置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电动液体喷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内燃机电子液体喷射系统的汽液分尚装置和包含汽液分尚装置的电子喷射单兀。
技术介绍
电子控制的液体喷射技术对内燃机的工作以及废气排放的控制都至关重要。现代内燃机通常需要电子控制的液体喷射系统提供液体,需要电子控制的液体喷射系统,例如:将燃油喷入发动机进气道的供油方式称之为进气口喷射PI (port inject1n),将燃油直接喷入缸内的供油方式称之为缸内直喷DI (direct inject1n),减少氧化氮排放的SC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1n)系统需要喷射尿素水溶液(add-blue)进入排气管,柴油机微粒扑捉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系统的再生需要喷射燃油进入排气管等。然而,无论是液体燃料还是尿素水溶液,在喷射系统中都会产生蒸汽,也会有影响喷射装置的杂质存在。中国专利《一种滤清式汽液分离装置》(专利号:200810059700.2)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的入口位于油箱之中,液体滤清器被封闭在具有汽液分离的交换容积之中。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不需要一个污物储存室,油箱本身具备这个功能,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部分结构必须安装的液体箱之中,安装受到限制,液体滤清器的更换也不方便。对于液体喷射系统而言,汽液分离器之功能是为电子喷射装置提供无汽相液体干扰的单相液体,在已经公开的方案中,汽液分离器与电子喷射装置都是分别布置和安装的,虽然这样布置比较灵活,但制造成本高,使用和安装成本也比较高,甚至使用繁琐且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安装,便于维修汽液分离装置和包含汽液分离装置的液体喷射单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即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含汽液分尚室的主体,与汽液分尚室联通的排气道,与汽液分尚室联通的出液道和回液道,包括一个可与主体连接和分离的杯体,杯体与主体连接形成污物储存室,一个连接汽液分离室与污物储存室的进液道,一个位于污物储存室且遮盖进液道入口的过滤器,一个通向污物储存室的供液通道,所述排气道和供液通道按照能够有效进行汽液双向流动的方式设计和布置。能够有效进行汽液双向流动是指在液相流动的反方向,汽相能够同时流动。实现汽液双向流动的基本条件主要是流通面积和流道的走向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流通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汽液双向流动,流道布置越接近垂直方向,越有利于汽液双向流动,流道转弯越少,转弯角度越小,越有利于实现汽液双向流动。实现汽液双向流动具体的参数大小与液体的物性相关,对于表面张力的液体,需要的流通面积较大,例如水要比汽油实现汽液双向流动的流通面积要大。对于供液通道,流通面积不小于20平方毫米;对于排气道,流通面积不小于10平方毫米。一种含上述汽液分离器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包括一个含电磁驱动装置和柱塞泵的泵体,柱塞泵包括柱塞套和柱塞,一个进液室,一个出液阀,一个位于出液阀和柱塞之间的高压腔,一个位于出液阀下游的高压室,一个连接高压室的压力开启式喷嘴,泵体包括汽液分离装置,一个位于泵体上部的返液孔,一个位于泵体下部的进液孔,进液孔连接汽液分离装置之出液道,返液孔连接汽液分离装置之回液道。进一步,上述含汽液分离器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包括一个高压输液管,高压输液管连接闻压室与压力开启式喷嘴。上述汽液分离装置在应用时一边需要连接液体储存箱,另一边需要连接某种电子控制的执行器,其功能是通过出液道向所述电子控制的执行器提供不含汽相成分的工作液体,例如燃油或者add-blue,执行器将未使用的剩余液体通过回液道返回到汽液分离室,汽液分离室中的气体成分排向液体储存箱的上部,液体储存箱不断向汽液分离补充被消耗掉的液体。所述汽液分离装置的正常安装姿态是:排气道和回液道与汽液分离室连接必须位于汽液分离室之上部或者接近上部的位置,排气道要通向液体储存箱的上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油汽分离室,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与供液通道入口的落差,从而有利于气体及时排出汽液分离室;另外,出液道的入口位于汽液分离室之相对回液道下部的位置。汽液分离室之容积必须大于能够实现汽液分离的最小容积,所述汽液分离室的最小容积与蒸汽的产生率相关,蒸汽产生率越高,需要预备的汽液分离室的容积越大,蒸汽产生率与工作液体的物性,环境温度和电子执行器的热量耗散率相关。本专利技术叙述所提及的汽相工作液体和气体成分等相对液相工作物质的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上述专利技术思想可以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和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液分离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液分离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汽液分离装置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汽液分离装置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液分离装置第二实施例之应用实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液分离装置第一实施例之应用实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汽液分离装置的电子液体喷射单元第一实施例之应用实 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液分离装置包括:一个主体10,主体10与端盖1a共同形成汽液分离室11,一个与汽液分离室11上部联通的排气道12,与汽液分离室11联通的出液道13和回液道14,一个杯体15,杯体15与主体10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后形成污物储存室16,一个连接汽液分离室11与污物储存室16的进液道17,—个位于污物储存室16且遮盖进液道入口 17a的过滤器18,—个通向污物储存室16的供液通道19,杯体15包括一个限位块15a,用于限制过滤器18轴向移动,以防止其从进液道入口 17a上脱落。上述零部件可以由塑料通过模压的方式制成,主体10与端盖1a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用胶粘采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当工作介质为汽油时,所述排气道12和供液通道19的流通面积皆大于36平方毫米,且供液通道19从垂直转向水平方向联通污物储存室16,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环境温度小于80摄氏度时使用。相同的设计也适应于尿素水溶液add-blue。汽液分离室11是一个具有一定容积的空间。当汽相和液相物质同时占有汽液分离室11的空间时,在静止状态下,汽相物质将占据其上部空间,而液相物质则占据其下部空间,因此从出液道输出的工作物质为单纯的液相。但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物质处于流动状态,流体从汽液分离室流11向出液道13,当所述流动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汽相工作物质有可能出现反向运动,即从汽液分离室11的上部运动到下部,有可能从出液道13输出。汽相物质的反向运动的出现与流体在汽液分离室11垂直方向的平均速度相关,降低流体在汽液分离室11垂直方向的平均速度,将会有效制止汽相反向流动,从而实现汽液分离的功能。降低流体在汽液分离室11垂直方向的平均速度的有效途径是增加汽液分离室11的容积,尤其是通过增加水平方向的截面积来增加汽液分离室11的容积。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含汽液分离室的主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排气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出液道和回液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与主体连接和分离的杯体,杯体与主体连接形成污物储存室,一个连接汽液分离室与污物储存室的进液道,一个位于污物储存室且遮盖进液道入口的过滤器,一个通向污物储存室的供液通道,所述排气道和供液通道按照能够有效进行汽液双向流动的方式设计和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分离装置,包括一个含汽液分离室的主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排气道,与汽液分离室联通的出液道和回液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可与主体连接和分离的杯体,杯体与主体连接形成污物储存室,一个连接汽液分离室与污物储存室的进液道,一个位于污物储存室且遮盖进液道入口的过滤器,一个通向污物储存室的供液通道,所述排气道和供液通道按照能够有效进行汽液双向流动的方式设计和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通道流通面积不小于20平方毫米。3.如权利要求2所述汽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流通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郗大光,滕洁,杨延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爱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