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726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包括扩张器和通便器,扩张器上设置有上部鹤嘴和下部鹤嘴,上部鹤嘴与下部鹤嘴之间通过旋轴轴连接,其中,上部鹤嘴的后端设置有通便腔,通便腔的内壁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凸出于通便腔内壁2-3mm,通便器的一端设置有细端,通便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粗端,通便器的外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台,通便器呈管状,细端的内壁设置有三个刀片,刀片在细端的内壁上呈‘品’字形分布,通便器与通便腔插合连接,通便器细端的长度小于等于上部鹤嘴的长度,通便器上的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进而限制通便器在通便腔内的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撑开装置,搅碎大便时避免摩擦括约肌。(*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包括扩张器和通便器,扩张器上设置有上部鹤嘴和下部鹤嘴,上部鹤嘴与下部鹤嘴之间通过旋轴轴连接,其中,上部鹤嘴的后端设置有通便腔,通便腔的内壁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凸出于通便腔内壁2-3mm,通便器的一端设置有细端,通便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粗端,通便器的外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台,通便器呈管状,细端的内壁设置有三个刀片,刀片在细端的内壁上呈‘品’字形分布,通便器与通便腔插合连接,通便器细端的长度小于等于上部鹤嘴的长度,通便器上的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进而限制通便器在通便腔内的深度。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撑开装置,搅碎大便时避免摩擦括约肌。【专利说明】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
技术介绍
:消化不良的患者,尤其是便秘患者,严重的容易引起肠梗阻乃至肠道坏死,所以,对于消化不良导致便秘的患者,通便是必须手段。这种类型的便秘究其原因为,直肠至肛门段存有一段干硬粗大的大便,不易排出。腹胀如鼓,有便意,却无法便出。如用力过猛容易导致肛门破裂,甚至脱肛。所以,对于这种患者而言,用力排便是不可取的。为解决这种问题,有从饮食上服用香油润肠的,有用肥皂水灌肠的,急症患者甚至有带塑胶手套抠出肛门处的干硬大便,但是,饮食调节,肥皂水灌肠见效慢,用手抠出效果不好切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出现了一些通便器,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20555797.8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通便器,其包括器体,器体是圆筒形,器体内上端设有一字形锯齿刀,器体下端设有活动弯管,活动弯管下端接有方便袋。使用时,手握器体,将器体上端伸进患者的肛门,当触到干硬大便时,转动器体,器体内上端设有的一字形锯齿刀就会将干硬大便搅碎流到器体下端接有的方便袋内。这种方案是可行的,但是,器体圆柱形,插入肛门困难,且需要器体在肛门内旋转,器体外壁直接摩擦肛门括约肌,患者接受程度低,患者使用时痛苦大。为解决这种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撑开装置,搅碎大便时避免摩擦括约肌的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撑开装置,搅碎大便时避免摩擦括约肌的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包括扩张器和通便器,扩张器上设置有上部鹤嘴和下部鹤嘴,上部鹤嘴与下部鹤嘴之间通过旋轴轴连接,其中,所述上部鹤嘴的后端设置有通便腔,通便腔的内壁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凸出于通便腔内壁2-3_,通便器的一端设置有细端,通便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粗端,通便器的外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台,通便器呈管状,细端的内壁设置有三个刀片,刀片在细端的内壁上呈‘品’字形分布,通便器与通便腔插合连接,通便器细端的长度小于等于上部鹤嘴的长度,通便器上的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进而限制通便器在通便腔内的深度,细端、凸台、粗端与通便器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上部鹤嘴后端的下部设置有调整件,下部鹤嘴后端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上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旋钮,螺杆的末端设置有手柄,上部鹤嘴与调整件、旋钮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下部鹤嘴与连接套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螺杆与手柄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螺杆从连接套内旋进或旋出进而使旋钮拉动上部鹤嘴,使上部鹤嘴以旋轴为基点实现张开或闭合。所述刀片彼此错开,刀片与细端的内壁夹角为60-75度,刀片与细端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为硬质塑料制品,其可以与通便器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刀片为扇形或半圆形。进一步的,凸台与旋转台相匹配,凸台压在旋转台上后,通过旋转粗端,使细端在通便腔内旋转,刀片与细端内壁的夹角,更方便搅碎干硬大便。进一步的,上部鹤嘴与下部鹤嘴通过螺杆在连接套内的伸缩,旋钮拉动上部鹤嘴张开,进而扩张肛门括约肌,肛门扩张后,通便器插入到通便腔内,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避免细端过度伸入,旋转通便器即可搅碎大便。进一步的,旋转台环绕设置在通便腔的内壁上,旋转台、通便腔与上部鹤嘴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撑开装置,搅碎大便时避免摩擦括约肌,具体为:本技术使用时,先扩张,将扩张器的鹤嘴端(上部鹤嘴的前端和下部鹤嘴的111? )插入肛门处,一手持连接套,一手持手柄并旋转螺杆,螺杆向连接套内部旋进,旋钮在螺杆上向后运动,拉动上部鹤嘴沿旋轴为基点张开,实现肛门括约肌的扩张。扩张后再插入通便器。将通便器的细端插入到通便腔内,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避免细端过度伸入,凸台压在旋转台上后,通过旋转粗端,使细端在通便腔内旋转,刀片与细端内壁的夹角,更方便搅碎干硬大便。整个过程中,鹤嘴端外涂抹凡士林,扩张后扩张器保持不同,搅碎大便的过程中,通便器不 摩擦挤压括约肌,直接针对干硬大便作业,患者痛苦少,接受程度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便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下部鹤嘴2、上部鹤嘴3、旋轴4、通便腔5、旋转台6、扩张器7、调整件8、手柄 9、旋钮10、螺杆 11、连接套12、刀片13、细端 14、凸台 15、粗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便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扩张器和通便器,扩张器上设置有上部鹤嘴2和下部鹤嘴1,上部鹤嘴2与下部鹤嘴I之间通过旋轴3轴连接,其中,上部鹤嘴2的后端设置有通便腔4,通便腔4的内壁设置有旋转台5,旋转台5凸出于通便腔4内壁2-3_,通便器的一端设置有细端13,通便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粗端15,通便器的外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台14,通便器呈管状,细端13的内壁设置有三个刀片12,刀片12在细端的内壁上呈‘品’字形分布,通便器与通便腔4插合连接,通便器细端的长度小于等于上部鹤嘴2的长度,通便器上的凸台14卡在旋转台5的外缘进而限制通便器在通便腔4内的深度,细端13、凸台14、粗端15与通便器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上部鹤嘴2后端的下部设置有调整件7,下部鹤嘴I后端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套11,连接套11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0,螺杆10上螺纹连接有旋钮9,螺杆10的末端设置有手柄8,上部鹤嘴2与调整件7、旋钮9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下部鹤嘴I与连接套11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螺杆10与手柄8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螺杆10从连接套11内旋进或旋出进而使旋钮9拉动上部鹤嘴2,使上部鹤嘴2以旋轴3为基点实现张开或闭合。刀片12彼此错开,刀片12与细端13的内壁夹角为60-75度,刀片12与细端13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刀片12为硬质塑料制品,其可以与通便器在制造时一体成型。进一步的,刀片12为扇形或半圆形。进一步的,凸台14与旋转台5相匹配,凸台14压在旋转台15上后,通过旋转粗端15,使细端13在通便腔4内旋转,刀片12与细端13内壁的夹角,更方便搅碎干硬大便。进一步的,上部鹤嘴2与下部鹤嘴I通过螺杆10在连接套11内的伸缩,旋钮9拉动上部鹤嘴2张开,进而扩张肛门括约肌,肛门扩张后,通便器插入到通便腔内,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不良患者用通便装置,包括扩张器和通便器,扩张器上设置有上部鹤嘴和下部鹤嘴,上部鹤嘴与下部鹤嘴之间通过旋轴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鹤嘴的后端设置有通便腔,通便腔的内壁设置有旋转台,旋转台凸出于通便腔内壁2‑3mm,通便器的一端设置有细端,通便器的另一端设置有粗端,通便器的外壁的中部设置有凸台,通便器呈管状,细端的内壁设置有三个刀片,刀片在细端的内壁上呈‘品’字形分布,通便器与通便腔插合连接,通便器细端的长度小于等于上部鹤嘴的长度,通便器上的凸台卡在旋转台的外缘进而限制通便器在通便腔内的深度,细端、凸台、粗端与通便器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