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卵圆钳用于跟腱微创缝合,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的夹持部、从所述夹持部沿与被固定钳臂平行的方向朝钳头部分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末端的瞄准部,所述瞄准部设有与卵圆钳钳头部分的卵圆孔同轴对应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包括卵圆钳和与所述卵圆钳配合使用的上述瞄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卵圆钳与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使用,在瞄准器辅助下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引导硬脊膜针经皮通过卵圆钳的卵圆孔,实现跟腱微创操作,简化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神经损伤,同样实现国外昂贵Achillon操作系统可达到的目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卵圆钳用于跟腱微创缝合,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的夹持部、从所述夹持部沿与被固定钳臂平行的方向朝钳头部分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末端的瞄准部,所述瞄准部设有与卵圆钳钳头部分的卵圆孔同轴对应的通孔。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包括卵圆钳和与所述卵圆钳配合使用的上述瞄准器。本技术通过卵圆钳与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使用,在瞄准器辅助下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引导硬脊膜针经皮通过卵圆钳的卵圆孔,实现跟腱微创操作,简化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神经损伤,同样实现国外昂贵Achillon操作系统可达到的目的。【专利说明】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及其瞄准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及采用这种瞄准器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急性跟腱断裂,约占人体肌腱断裂的35%,常发生在30-50岁经常进行业余体育运动的男性身上。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切开修复及微创修复。保守治疗跟腱的再次断裂发生率高达10-30%,较切开修复的0.4-5%明显升高,但切开修复有4-20%的并发症,其中包括皮肤坏死、伤口感染、跟腱坏死及腓肠神经损伤。1997年Ma and Griffith提出微创经皮缝合方法,其中最常见的为采用Achillon系统,有效减少切开修复出现的并发症。微创手术缩短切口长度,对组织创伤明显减少,但同时给操作者带来一定困难,术野小,操作难,易导致手术并发症,因而寻找微创且易操作的术式,是骨科医师努力的方向。国外Achillon系统需要特殊器材,费用高,难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推广,是临床医生常常面临的困惑。国内许多学者采用微创小切口,采用手术中常用的普通器械:卵圆钳及硬脊膜针,辅助下微创修复跟腱,获得良好效果。具体缝合过程如图1a-1c所示,首先以跟膜断端为中心开一小切口 30,将卵圆甜10的甜头伸入切口,夹住跟膜断端,然后将硬脊膜针20从一侧经皮穿过卵圆钳10的卵圆孔40并从另一侧穿出(参见图1a);然后退出卵圆钳10的钳头并将缝线50从切口 30带出(参见图1b);然后以相同的方法处理另一断端,将两个断端的缝线50打结加固后闭合切口,即完成手术(参见图lc)。但是,因为硬脊膜针20需要经皮肤盲穿过卵圆钳10的卵圆孔40,给手术操作带来一定困难,手术时间长且易出现反复盲穿,微创操作易失败,易损伤腓肠神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引导缝针经皮穿过卵圆钳的卵圆孔的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及采用这种瞄准器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卵圆钳用于跟腱微创缝合,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的夹持部、从所述夹持部沿与被固定钳臂平行的方向朝钳头部分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末端的瞄准部,所述瞄准部设有与卵圆钳钳头部分的卵圆孔同轴对应的通孔。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为一弹性夹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瞄准部为与卵圆钳的环形钳头平行且同轴对应的环形件。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还包括从所述瞄准部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外延伸的穿刺引导部,所述穿刺引导部内设有连通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同轴对应的穿刺引导孔。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包括卵圆钳,所述卵圆钳由两个钳臂铰接形成钳柄部分和钳头部分,所述钳头部分的左右钳头分别设有同轴对应的卵圆孔,还包括与所述卵圆钳配合使用的瞄准器,所述瞄准器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的夹持部、从所述夹持部沿与被固定钳臂平行的方向朝钳头部分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末端的瞄准部,所述瞄准部设有与卵圆钳钳头部分的卵圆孔同轴对应的通孔。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为一弹性夹子。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瞄准部为与卵圆钳的环形钳头平行且同轴对应的环形件。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瞄准器还包括从所述瞄准部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向外延伸的穿刺引导部,所述穿刺引导部内设有连通所述通孔且与所述通孔同轴对应的穿刺引导孔。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柄部分的左右钳柄末端分别设有指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钳柄部分的左右钳柄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以固定钳头部分的开度的挂齿。本技术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使用卵圆钳与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在瞄准器辅助下能够高效且准确的引导硬脊膜针经皮通过卵圆钳的卵圆孔,实现跟腱微创操作,简化手术操作的难度,减少神经损伤,同样实现国外昂贵Achillon操作系统可达到的目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a-1c分别是现有技术中利用卵圆钳进行跟腱微创缝合的操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采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进行跟腱微创缝合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出一种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可利用传统的硬脊膜针和卵圆钳,并配合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一起使用,准确弓I导硬脊膜针经皮通过卵圆钳的卵圆孔,实现跟腱微创操作。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跟腱微创缝合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跟腱微创缝合装置100包括卵圆钳10和瞄准器60。其中,卵圆钳10可以是现有手术中常用的普通卵圆钳,由左右两个钳臂11和12铰接形成钳柄部分13和钳头部分14。钳柄部分13的左右钳柄末端分别设有指环15,以便于使用者操作卵圆钳10进行开合动作。并且,钳柄部分13的左右钳柄上还分别设有挂齿16,左右钳柄上的挂齿16相互配合,可以将术中的钳头部分14保持在一定的开度,无需人为握持。钳头部分14的左右钳头17均呈环形,形成一对同轴对应的卵圆孔40,以供缝针20穿过。进一步如图2所示,瞄准器60与卵圆钳10配合使用,主要由夹持部61、连接杆62和瞄准部63构成。夹持部61用于将瞄准器60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10的一个钳臂12的钳柄部分处。具体示例中,夹持部61可以是一弹性夹子,使用时夹持固定于卵圆钳10的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连接杆62从夹持部61沿与被固定钳臂12平行的方向朝着钳头部分14延伸,用于连接夹持部61和瞄准部63并为瞄准部63提供支撑。瞄准部63形成于连接杆62的末端,设有与卵圆钳10的钳头部分14的卵圆孔40同轴对应的通孔64。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瞄准部63形成为与卵圆钳10的环形钳头平行且同轴对应的环形件,以提供与卵圆孔40同轴对应的通孔64。为了更加有效且准确的引导缝针20,如图2所示,瞄准器60还设有穿刺引导部65。穿刺引导部65从瞄准部63沿通孔64的轴向向外延伸出,且穿刺引导部65内设有连通通孔64且与通孔64同轴对应的穿刺引导孔,以供缝针20经该穿刺引导孔和通孔64透过皮肤穿过卵圆钳10的卵圆孔40后再透过皮肤刺出,确保缝针20能够准确地沿着接近卵圆孔40轴线的方向穿刺,而不会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跟腱微创缝合瞄准器,配合卵圆钳用于跟腱微创缝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可拆卸地固定于卵圆钳任一钳臂的钳柄部分的夹持部、从所述夹持部沿与被固定钳臂平行的方向朝钳头部分延伸的连接杆、以及形成于所述连接杆末端的瞄准部,所述瞄准部设有与卵圆钳钳头部分的卵圆孔同轴对应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煌,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