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阳专利>正文

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717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难舱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包括避难舱本体,避难舱本体的侧面设有与避难腔连通的舱门,舱门外侧连接有管道,避难舱本体的另一侧面与高楼外侧墙壁固定连接,管道的外端朝向高楼外侧墙壁上窗户的侧边,管道靠近墙壁侧通过固定支架与墙壁固定连接,管道的另一侧面设有云梯口,避难舱本体呈立方体结构,避难舱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罐装浓缩氧,避难舱本体的舱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外支撑层、内支撑层、隔热层、防火层,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处于真空状态,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隔热效果好,让人们又足够的避难、等待救援时间,生还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避难舱
,尤其公开了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包括避难舱本体,避难舱本体的侧面设有与避难腔连通的舱门,舱门外侧连接有管道,避难舱本体的另一侧面与高楼外侧墙壁固定连接,管道的外端朝向高楼外侧墙壁上窗户的侧边,管道靠近墙壁侧通过固定支架与墙壁固定连接,管道的另一侧面设有云梯口,避难舱本体呈立方体结构,避难舱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罐装浓缩氧,避难舱本体的舱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外支撑层、内支撑层、隔热层、防火层,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处于真空状态,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因此,本技术具有隔热效果好,让人们又足够的避难、等待救援时间,生还率高的有益效果。【专利说明】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
本技术涉及避难舱
,尤其涉及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地火灾时有发生,每次发生火灾时,高层楼层的人员很难及时逃离火灾现场,从而造成人身损伤,甚至在火灾中死亡。随着人们对高楼火灾越来越重视,楼层内建造安全通道,通道内设置防火柜,防火柜内装有防尘面具、手电筒、灭火器等,然而当发生火灾时,人们会处于恐慌状态,从而导致安全通道内相互拥挤,践踏,在火灾中,只要时间稍长就会造成窒息而死亡,现在也有些高楼上安装一些简易的救生舱,供火灾时避难,由于救生舱设施不完善,结构简单,隔热、防火效果差,避难时间短,救援人员救援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简易的救生舱仍然很难有效的挽救人们的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隔热效果好,让人们又足够的避难、等待救援时间,生还率高的高楼避难舱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包括避难舱本体,避难舱本体内设有避难腔,避难舱本体的侧面设有与避难腔连通的舱门,所述的舱门外侧连接有至少可供一个成年人通过的管道,所述避难舱本体的另一侧面与高楼外侧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管道的外端朝向高楼外侧墙壁上窗户的侧边,所述的管道靠近墙壁侧通过固定支架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管道的另一侧面设有云梯口,所述的避难舱本体呈立方体结构,避难舱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供氧装置,避难舱本体的舱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外支撑层、内支撑层、防火层、隔热层,所述的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内处于真空状态,所述的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高楼发生火灾时,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从窗户处进入管道内,逃入避难舱本体内避难,等待救援,避难舱本体外面的真空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内部设置隔热层、防火层能进一步起到隔热、防火的效果,使得避难腔内的温度远小于火灾现场的温度,内部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吸收打开舱门时进入避难腔内的灰尘等,供氧装置能为避难舱本体密封的空间提供足够的氧气,双重隔热,防火,较长时间的保持避难腔内适合人们生存的环境,为救援人员提供充足的救援时间,云梯口处有云梯,救援人员可以通过云梯口处配合云梯进行救援,生还率高。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热层的内侧还设有外隔离层、内隔离层,所述的外隔离层和内隔离层之间设有冷却管,所述的冷却管呈螺旋形套在避难腔外周,所述避难舱本体下端设有与冷却管连通的进水管,避难舱本体的下端设有与冷却管连通的出水管。冷却水从进水管处进入冷却管内,吸收外界层层传递过去的热量,保持避难腔内适合人们生存的温度,延长避难时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管的截面呈矩形,冷却管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于外隔离层、内隔离层贴合接触。作为优选,隔热层为纳米微孔隔热板,防火层为无机玻镁板,所述的隔热层与防火层之间设有铝箔层。纳米微孔隔热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无机玻镁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效果,铝箔具有良好的反射热辐射功能,削弱热辐射。作为优选,所述的内隔离层、外隔离层都由不锈钢制成,内隔离层的内侧设有软质隔热层,所述的软质隔热层由纳基隔热软毡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的避难舱本体上端设有上隔板,避难舱本体下端设有下隔板,所述的上隔板与避难舱本体顶面之间形成过滤腔,所述的过滤腔内从上到下分别设有一级滤芯、二级滤芯,避难舱本体顶部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外端与大气连通,上隔板上设有透气孔,上隔板的上侧设有防尘透气膜,所述的下隔板与避难舱本体底面之间设有一组蓄电池。过滤腔通过排气管与外界连通、通过透气孔与避难腔连通,保持避难腔内部的气压平衡,一级滤芯、二级滤芯、防尘透气膜分别起到三重过滤烟雾,防止外界烟雾进入避难腔内,蓄电池为避难舱本体内的各种电器提供电源。因此,本技术具有隔热效果好,让人们又足够的避难、等待救援时间,生还率闻的有益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与墙壁连接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避难舱本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舱壁结构示意图。图中:避难舱本体I避难腔2舱门3管道4窗户5固定支架6云梯口 7空气净化装置8供氧装置9支撑杆10外支撑层11内支撑层12防火层13隔热层14外隔离层15内隔离层16冷却管17进水管18出水管19铝箔层20软质隔热层21上隔板22下隔板23 —级滤芯24 二级滤芯25排气管26透气孔27防尘透气膜28蓄电池29墙壁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包括避难舱本体1,避难舱本体内设有避难腔2,避难舱本体的侧面设有与避难腔连通的舱门3,舱门3外侧连接有至少可供一个成年人通过的管道4,避难舱本体I的另一侧面与高楼外侧墙壁30固定连接,管道4的左端朝向高楼外侧墙壁上窗户5的侧边,对于有阳台的高层建筑,管道的左端也可以朝向阳台侧面,本实施例中的窗户为飘窗,室内飘窗位置设有避难舱只是标识,便于火灾发生时,人们能快速寻找到避难舱进口位置,管道4靠近墙壁侧通过固定支架6与墙壁固定连接,管道的另一侧面设有云梯口 7。如图2所示,避难舱本体I呈立方体结构,避难舱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8、罐装浓缩氧9,避难舱本体的舱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外支撑层11、内支撑层12、防火层13、隔热层14,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设有间隙,间隙内处于真空状态,内支撑层11和外支撑层12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10,外支撑层11、内支撑层12都为不锈钢板,平时,间隙内的气压为外界气压的1/5,间隙内空气稀薄处于负压状态,通过支撑杆支撑,防止塌陷,外界发生火灾时能有效的降低热传递,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间隙内残余的空气受热会膨胀,由于之前处于负压状态,膨胀后仍然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不会导致外支撑层11、内支撑层12发生膨胀外凸的现象,隔热层14为纳米微孔隔热板,防火层13为无机玻镁板,纳米微孔隔热板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无机玻镁板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如图3所示,隔热层与防火层之间设有铝箔层20,铝箔具有良好的反射热辐射功能,有效的削弱热辐射;避难舱本体I上端设有上隔板22,避难舱本体I下端设有下隔板23,上隔板与避难舱本体顶面之间形成过滤腔,过滤腔内从上到下分别设有一级滤芯24、二级滤芯25,避难舱本体I顶部设有与过滤腔连通的排气管26,排气管的外端与大气连通,上隔板22上设有透气孔27,上隔板的上侧设有防尘透气膜28,下隔板与避难舱本体底面之间设有一组蓄电池29,过滤腔内端通过透气孔与避难腔内部连通,外端通过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避难舱结构,包括避难舱本体(1),避难舱本体内设有避难腔(2),避难舱本体的侧面设有与避难腔连通的舱门(3),其特征是,所述的舱门(3)外侧连接有至少可供一个成年人通过的管道(4),所述避难舱本体(1)的另一侧面与高楼外侧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管道(4)的外端朝向高楼外侧墙壁上窗户(5)的侧边,所述的管道(4)靠近墙壁侧通过固定支架(6)与墙壁固定连接,所述的管道的另一侧面设有云梯口(7),所述的避难舱本体(1)呈立方体结构,避难舱内设有空气净化装置(8)、供氧装置(9),避难舱本体的舱壁从内到外依次为外支撑层(11)、内支撑层(12)、防火层(13)、隔热层(14),所述的内支撑层和外支撑层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间隙内处于真空状态,所述的内支撑层(11)和外支撑层(12)之间均匀设有若干支撑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阳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