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羊毛防缩剂及采用该羊毛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可使羊毛织物的缩水率降至1%左右,还能防止羊毛洗涤时粘接产生的起球现象,并且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色泽鲜艳,不易变黄;羊毛防缩剂的配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室温即可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易冲洗,不会对羊毛制品有任何化学性损坏,也不会产生甲醛残留;该发明专利技术的配方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的去污、抗静电、防菌防霉功能,并且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质地柔软,带有持久的天然清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织物用量少,废水中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的含量低,并且使用絮凝剂对氯化废水进行处理,可将废水中的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减少90%左右,解决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羊毛防缩剂及采用该羊毛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可使羊毛织物的缩水率降至1%左右,还能防止羊毛洗涤时粘接产生的起球现象,并且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色泽鲜艳,不易变黄;羊毛防缩剂的配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室温即可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易冲洗,不会对羊毛制品有任何化学性损坏,也不会产生甲醛残留;该专利技术的配方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的去污、抗静电、防菌防霉功能,并且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质地柔软,带有持久的天然清香。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织物用量少,废水中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的含量低,并且使用絮凝剂对氯化废水进行处理,可将废水中的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减少90%左右,解决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化学品
,具体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消费者对高档羊毛面料的需求急剧增长。但是羊毛纤维的表面覆盖有一层鳞片,使羊毛制品容易变形和起毛,并且洗涤后易产生收缩现象,严重影响羊毛面料的使用。采用氧化剂对羊毛鳞片层进行处理可达到防缩的目的,但是常用的氧化剂过硫酸或高锰酸钾等会使羊毛纤维的强力损失严重,并且处理后的羊毛有异味、易泛黄,対染色牢度和色光也有影响,影响羊毛织物的美观。使用现有技术的氯化剂对羊毛进行防缩处理,处理后的羊毛易泛黄、弹性易受损,并且处理后的废水中所含的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会产生有机氯污染环境。专利CN 103666790 A公开了一种羊毛织物防霉防缩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但是该清洗剂使用了多种有机表面活性剂,室温下水溶性差,给羊毛织物的洗涤、冲洗困难,并且有机表面活性剂不易降解,长期穿着该清洗剂洗涤的羊毛织物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未涉及放缩处理后的污水处理问题。专利CN 102899892 A公开了一种羊毛织物防缩处理剂,但该处理剂在使用过程中可产生甲醛,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未涉及放缩处理后的污水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二氯异氰尿酸钠65~8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8份,柠檬酸8~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5份,荷叶提取物0.02~0.05份和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3^0.06份。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以重量份计,还包括以下组分:双氧水8~12份,酯基季铵盐2飞份,木质素磺酸钠2飞份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飞份。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二氯异氰尿酸钠8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5份,柠檬酸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份,荷叶提取物0.05份,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5份。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二氯异氰尿酸钠6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柠檬酸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份,荷叶提取物0.05份,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5份,双氧水10份,酯基季铵盐3份,木质素磺酸钠3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将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成分:二氯异氰尿酸钠65~8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8份,柠檬酸8~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5份,荷叶提取物0.02、.05份和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3、.06份混合均匀加入水中,搅拌溶解,后加入羊毛织物,进行氯化处理30-50min,氯化处理时温度20_50°C,处理后得到抗静电防缩的羊毛织物和氯化废水,所述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水、羊毛织物的重量比为0.5^1.5 =950^1050:45^55 ; (2)步骤(1)的氯化废水用絮凝剂进行处理,所述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铝中的任一种,絮凝剂的添加质量占氯化废水质量的0.1-0.5%。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O先将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成分:双氧水8~12份加入水中,放入羊毛织物氧化20-40min,氧化处理时温度20_50°C,后将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其他成分:二氯异氰尿酸钠65~8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8份,柠檬酸8~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5份,荷叶提取物0.02、.05份、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3、.06份、酯基季铵盐2飞份,木质素磺酸钠2飞份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飞份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氧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中,进行氯化处理30-50min,氯化处理时温度20-50°C,处理后得到抗静电防缩的羊毛织物,期间产生氯化废水,所述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水、羊毛织物的重量比为0.5^1.5 =950^1050:45~55 ; (2)氯化废水用絮凝剂进行处理,所述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聚合氯化招中的任一种,絮凝剂的添加质量占氯化废水质量的0.1-0.5%。 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其中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水、羊毛织物的重量比为1:1000:50。优选的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其中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其添加质量占氯化废水质量的0.3%。进一步优选的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及其处理羊毛的方法,羊毛抗静电防缩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二氯异氰尿酸钠6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柠檬酸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4份,荷叶提取物0.05份,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5份,双氧水10份,酯基季铵盐3份,木质素磺酸钠3份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5份; 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的方法步骤为:先将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成分:双氧水加入水中,放入羊毛织物氧化30min,氧化处理时温度30°C,后将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其他成分:二氯异氰尿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柠檬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荷叶提取物、银杏木醋液提取物、酯基季铵盐、木质素磺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少量水溶解后加入氧化处理后的羊毛织物中,进行氯化处理40min,氯化处理时温度30°C,处理后得到抗静电防缩的羊毛织物,期间产生氯化废水,所述羊毛抗静电防缩剂、水、羊毛织物的重量比为1:1000:50 ; 氯化废水用絮凝剂进行处理,所述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其添加质量占氯化废水质量的0.3%。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组成比例二氯异氰尿酸钠在水溶液中能均匀地释放出次氯酸,能与羊毛鳞片层的蛋白质分子均匀的发生反应,使得鳞片软化,可使羊毛织物的缩水率降至1%左右,还能防止羊毛洗涤时粘接产生的起球现象,结合双氧水使用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色泽鲜艳,不易变黄;该专利技术的配方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在室温即可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易冲洗,不会对羊毛制品有任何化学性损坏,也不会产生甲醛残留在织物表面,对人体造成伤害;该专利技术的配方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的去污、抗静电、防菌防霉功能,并且洗涤后的羊毛织物质地柔软,带有持久的天然清香。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防缩剂处理羊毛织物时用量少,氯化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的含量低,并且使用絮凝剂对氯化废水进行处理,可将废水中的可吸附性有机卤化物减少90%左右,解决了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及使用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羊毛抗静电防缩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二氯异氰尿酸钠65~8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8份,柠檬酸8~1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3~0.5份,荷叶提取物0.02~0.05份和银杏木醋液提取物0.03~0.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长银,李成顺,程明峰,刘尚玉,郑文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明消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