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577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52
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前插装置的后端与后插装置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后插装置的后端上可拆卸安装一具有密封功能的后堵盖,后堵盖包括一面板和与面板的四周连接的侧壁,在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连接,后插装置的外壁与后堵盖电性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后堵盖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后堵盖通过固定结构牢牢地固定在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上,有效地防止了后堵盖的脱落;第一应力锥与第一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第二应力锥与第二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高和能形成全屏蔽功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前插装置的后端与后插装置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后插装置的后端上可拆卸安装一具有密封功能的后堵盖,后堵盖包括一面板和与面板的四周连接的侧壁,在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与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连接,后插装置的外壁与后堵盖电性导通。本技术由于在后堵盖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后堵盖通过固定结构牢牢地固定在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上,有效地防止了后堵盖的脱落;第一应力锥与第一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第二应力锥与第二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高和能形成全屏蔽功能等优点。【专利说明】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各厂家生产的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分为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包括有电缆主通道和电缆副通道,电缆主通道和电缆副通道垂直构成T字形。并且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都是由均压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三层结构构成一整体。使用时会在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后端安装一后堵盖,在安装后堵盖时可能会粘到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中的硅脂,或者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中的绝缘层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弹力会作用在后堵盖上,这些情况都可以使后堵盖从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的后端脱落,影响全屏蔽功能,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前插装置的后端和后插装置的前端插接在一起时,前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屏蔽层的端面和后插装置的前端的外屏蔽层的端面相对并相互抵靠在一起。但是当安装不到位或在热胀冷缩的环境下,前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屏蔽层的端面和后插装置的前端的外屏蔽层的端面就会分开,即不抵靠在一起,从而形成电气间隙,导致不能完全进行全屏蔽功能,并且在进行例行带电检修或带电插拔时存在一定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屏蔽型可分离连接器中,会在电缆副通道中设有应力锥,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应力锥与外屏蔽层为不连接导通状态,使其不能进行整体屏蔽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安全稳定性高并且能形成全屏蔽功能的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所述前插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后插装置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所述后插装置的后端上可拆卸安装一具有密封功能的后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堵盖包括一面板和与所述面板的四周连接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连接,所述后插装置的外壁与所述后堵盖电性导通。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是一圈以上的圆环形凸起。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是凸起的内螺纹。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前插装置包括相互垂直并连通的第一电缆主通道和第一电缆副通道,所述第一电缆副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缆主通道的下部,在所述前插装置中从内到外由第一均压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一外屏蔽层三层结构构成一个整体,所述前插装置的后端的所述第一外屏蔽层向后延伸形成凸起延伸部,所述后插装置的前端的第二外屏蔽层的外壁抵靠在所述凸起延伸部的内壁上。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套设在第一电缆连接端的第一应力锥,所述第一应力锥安装在所述第一电缆副通道中,所述第一应力锥的侧壁与所述前插装置下部的所述第一外屏蔽层的内壁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第一外屏蔽层上设有第一接地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后插装置包括相互垂直并连通的第二电缆主通道和第二电缆副通道,所述第二电缆副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电缆主通道的下部,在所述后插装置中从内到外由第二均压层、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二外屏蔽层三层结构构成一个整体。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套设在第二电缆连接端的第二应力锥,所述第二应力锥安装在所述第二电缆副通道中,所述第二应力锥的侧壁与所述后插装置下部的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的内壁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后插装置的后端的所述第二外屏蔽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长度。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第二外屏蔽层上设有第二接地装置。本技术由于在后堵盖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后堵盖通过固定结构牢牢地固定在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上,有效地防止了后堵盖的脱落;并且前插装置的后端的第一外屏蔽层向后延伸形成凸起延伸部,后插装置前端的第二外屏蔽层的外壁与凸起延伸部的内壁连接,即使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安装不到位或在热胀冷缩的环境下,第一外屏蔽层和第一外屏蔽层始终连接,不会形成电气间隙;第一应力锥与第一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第二应力锥与第二外屏蔽层为连接导通状态,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稳定性高和能形成全屏蔽功能等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其中:1.前插装置;11.第一外屏蔽层;111.凸起延伸部;12.第一绝缘层;13.第一均压层;14.第一应力锥;15.第一固定绝缘层;16.第一电缆;17.第一接地装置;2.后插装置;21.第二外屏蔽层;22.第二绝缘层;23.第二均压层;24.第二应力锥;25.第二固定绝缘层;26.第二电缆;27.第二接地装置;3.后堵盖;31.面板;32.侧壁;33.固定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前插装置I和后插装置2,所述前插装置I的后端与所述后插装置2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所述后插装置2的后端上可拆卸安装一具有密封功能的后堵盖3。所述后堵盖3包括一面板31和与所述面板31的四周连接的侧壁32,在所述侧壁32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33,所述固定结构33与所述后插装置2的后端的外壁连接,使所述后堵盖3固定在所述后插装置2的后端上,有效地防止了所述后堵盖3的脱落,所述后插装置2的外壁与所述后堵盖3电性导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33可以是一圈以上的圆环形凸起,所述固定结构33也可以是2-3圈R圆环,所述固定结构33还可以是凸起的内螺纹。当所述固定结构33是所述圆环形凸起或所述内螺纹时,在完成所述后插装置2和所述后堵盖3的安装后,所述圆环形凸起或所述内螺纹增加了回弹力,以使所述后堵盖3紧紧地固定在所述后插装置2的后端上。并确保长期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型可分离式连接器,包括前插装置和后插装置,所述前插装置的后端与所述后插装置的前端可分离地插接,在所述后插装置的后端上可拆卸安装一具有密封功能的后堵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堵盖包括一面板和与所述面板的四周连接的侧壁,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后插装置的后端的外壁连接,所述后插装置的外壁与所述后堵盖电性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炜周才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星冷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