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裕生专利>正文

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542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所述超声波穿刺针包括外壳、滑芯、针套和针芯,外壳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滑芯滑动设置在外壳的第一滑槽中,滑芯端部延伸出外壳;滑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针套套设在第二滑槽中,针套一端与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可拆卸连接,针套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滑槽,针套与滑芯同步沿第一滑槽滑动;针芯滑动套设在针套内,针芯一端与外壳内腔一端可拆卸连接,针芯另一端延伸出针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声波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多次重复利用。同时,由于使用完毕后,每次只需更换针芯和针套,其他部件无需更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所述超声波穿刺针包括外壳、滑芯、针套和针芯,外壳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滑芯滑动设置在外壳的第一滑槽中,滑芯端部延伸出外壳;滑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针套套设在第二滑槽中,针套一端与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可拆卸连接,针套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滑槽,针套与滑芯同步沿第一滑槽滑动;针芯滑动套设在针套内,针芯一端与外壳内腔一端可拆卸连接,针芯另一端延伸出针套。本技术的超声波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多次重复利用。同时,由于使用完毕后,每次只需更换针芯和针套,其他部件无需更换,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减轻患者的负担。【专利说明】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尤其适合经消化道和气管的超声内镜的细针组织活检以及经气管镜活检,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经内镜穿刺技术是一种经过内镜工作钳道完成的微创诊疗技术,虽然属于高级内镜技术,但是近30年来,在全世界得到了成熟的发展。该技术在于通过穿刺实现获取细胞、组织、液体的诊断标本,也能进行穿刺抽液治疗,还能实现注射治疗的目的。目前所用于穿刺的内镜,大体上包括超声波内镜和非超声波内镜(即普通内镜)的穿刺,其中,根据在不同器官的应用和设计的区别,具体涉及经气管镜穿刺、经气管超声波内镜穿刺、经消化内镜穿刺、经消化道超声波内镜穿刺等。目前的超声波穿刺针为一次性用品,其结构一般包括外壳、针芯、针套和滑动部,针芯套设在针套内,针套与滑动部固定连接,针芯一端与外壳固定连接,针套和滑动部中外壳内相对针芯滑动。由于现有的超声波用穿刺针为一次性用品,无法重复使用,且目前的超声波用穿刺针费生产成本高,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减少患者负担的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及超声波穿刺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其包括外壳和滑芯,外壳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外壳内腔一端设有与针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滑芯滑动设置在外壳的第一滑槽中,滑芯端部延伸出外壳;滑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设有与针套可拆卸连接的另一定位结构。本技术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外壳通过定位结构与针芯可拆卸连接,滑芯通过另一定位结构与针套可拆卸连接,不仅针芯跟针套安装方便,还可用于更换针芯和针套。所述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设置的与针套可拆卸连接的另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卡槽。所述外壳内腔一端设置的与针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为第二卡槽。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滑芯包括沿轴向对称的上部和下部。本技术还公开一种超声波穿刺针,其包括外壳、滑芯、针套和针芯,外壳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滑芯滑动设置在外壳的第一滑槽中,滑芯端部延伸出外壳;滑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针套套设在第二滑槽中,针套一端与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可拆卸连接,针套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滑槽,针套与滑芯同步沿第一滑槽滑动;针芯滑动套设在针套内,针芯一端与外壳内腔一端可拆卸连接,针芯另一端延伸出针套。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针套一端与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可拆卸连接,且针芯一端与外壳内腔一端可拆卸连接,超声波穿刺针使用完毕后,可将套设在一起的针芯及针套分别从外壳及滑芯中取出,然后再换上未使用过的针芯及针套,新组装的超声波穿刺针又可使用。这样,每次只需更换针套及针芯,其他部件均可重复使用。采用本技术的结构,每只超声波穿刺针的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低,大大降低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所述滑芯在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设有第一卡槽,针套一端设有第一卡环,针套一端通过第一卡环卡置于第二滑槽的第一卡槽中。当需要取出针套时,只需将第一卡环从第一^^槽中取出,操作方法。所述外壳内腔一端设有第二卡槽,针芯一端设有第二卡环,针芯一端通过第二卡环卡置于外壳内腔一端的第二卡槽中。当需要取出针芯时,只需将第二卡环从第二卡槽中取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所述针芯与外壳内腔固定的一端外套设有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长度为从针芯固定端至第一滑槽的滑动末端。由于针芯的强度低,若针芯直接套设在针套内,则针套在滑动过程中,易使位于外壳内腔这一段的针芯扭曲,从而影响针芯的使用寿命。而在针芯外套设了第一钢管,且第一钢管的长度为从针芯固定端至第一滑槽的滑动末端,从而加强了针芯处于外壳内腔这一段的强度,避免针套滑动过程中,针芯发送扭曲。所述针套包括第二钢管和柔性管,第二钢管一端滑动套设在第一钢管外,第二钢管另一端固定套设在柔性管一端内,第二钢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滑槽的长度。由于柔性管的直径与第一钢管直径接近,若将柔性管直接套设在第一钢管外,则柔性管难以沿第一钢管来回滑动,所以需在第一钢管外设置第二钢管,第二钢管直径大于第一钢管直径,第二钢管滑动套设在第 一钢管外,柔性管利用弹性将其一端固定套设在第二钢管一端,通过第二钢管的过渡,可实现针芯顺利滑动套设中针套内。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通过扣合固定或通过螺丝固定。所述滑芯包括沿轴向对称的上部和下部。本技术的超声波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多次重复利用。同时,由于使用完毕后,每次只需更换针芯和针套,其他部件无需更换,每只超声波穿刺针的生产成本及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减轻患者的负担。【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中的下壳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中下壳与滑芯下部的配合图;图4为本技术超声波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针芯与针套配合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其包括外壳I和滑芯2,外壳I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11,外壳I内腔一端设有与针芯4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12 ;滑芯2滑动设置在外壳I的第一滑槽11中,滑芯2端部延伸出外壳I ;滑芯2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21,第二滑槽21的滑动起始端设有与针套3可拆卸连接的另一定位结构22。本技术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外壳I通过定位结构12与针芯4可拆卸连接,滑芯2通过另一定位结构22与针套3可拆卸连接,不仅针芯4跟针套3安装方便,还可用于更换针芯4和针套3。所述第二滑槽21的滑动起始端设置的与针套3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22为第一卡槽。所述外壳I内腔一端设置的与针芯4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12为第二卡槽。所述外壳I包括上壳13和下壳14。所述滑芯2包括沿轴向对称的上部23和下部24。如图4或图5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一种超声波穿刺针,其包括外壳1、滑芯2、针套3和针芯4,外壳I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11 ;滑芯2滑动设置在外壳I的第一滑槽11中,滑芯2端部延伸出外壳I ;滑芯2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21,针套3套设在第二滑槽21中,针套3 —端与第二滑槽21的滑动起始端可拆卸连接,针套3另一端延伸出第二滑槽21,针套3与滑芯2同步沿第一滑槽11滑动;针芯4滑动套设在针套3内,针芯4 一端与外壳I内腔一端可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波穿刺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壳和滑芯,外壳内腔中设有第一滑槽,外壳内腔一端设有与针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结构;滑芯滑动设置在外壳的第一滑槽中,滑芯端部延伸出外壳;滑芯内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动起始端设有与针套可拆卸连接的另一定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炜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裕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