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包括主支架板和多个卡瓶组件,卡瓶组件包括一对卡爪和扭簧组件,卡爪设在连接部的两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销钉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销钉贯穿第三连接孔和横向滑槽,将卡爪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扭簧组件包括螺母、扭簧、垫片和螺丝,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瓶组件配合输液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卡瓶组件采用卡簧结构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灵活,固定牢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包括主支架板和多个卡瓶组件,卡瓶组件包括一对卡爪和扭簧组件,卡爪设在连接部的两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销钉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销钉贯穿第三连接孔和横向滑槽,将卡爪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扭簧组件包括螺母、扭簧、垫片和螺丝,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瓶组件配合输液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卡瓶组件采用卡簧结构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灵活,固定牢靠。【专利说明】一种输液卡瓶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输液卡瓶结构。
技术介绍
输液,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由于其用量大而且是直接进入血液,故质量要求高,生产工艺等亦与小针注射剂有一定差异。但是,现有医院的输液装置一次只能输一瓶液体,当点滴打完需要换瓶的时候,需要密切注意,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血液倒流等危险情况发生,因此只能在有人看守的情况下进行输液。该种输液装置的输液瓶或输液袋通过简单的挂钩结构进行固定,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会造成输液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的多卡口式输液卡瓶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包括主支架板和多个卡瓶组件,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主支架板上设有配合卡瓶组件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中央的纵向滑槽,纵向滑槽两端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滑槽和一对第一连接孔,横向滑槽靠内侧,连接孔靠外侧;卡瓶组件包括一对卡爪和扭簧组件,卡爪设在连接部的两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销钉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销钉贯穿第三连接孔和横向滑槽,将卡爪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扭簧组件包括螺母、扭簧、垫片和螺丝,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的底部。其中,在两个卡爪前端相对的一侧,以及主支架板连接部的前端,均设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其中,所述主支架板的连接部和卡瓶组件均有四个,沿主支架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卡爪形状对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瓶组件配合输液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卡瓶组件采用卡簧结构进行固定,结构简单灵活,固定牢靠。同时,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液卡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液卡瓶结构的卡瓶组件部分的爆炸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主支架板2、卡瓶组件11、连接部111、纵向滑槽112、横向滑槽113、第一连接孔21、卡爪211、上板212、下板213、插槽214、第二连接孔215、第三连接孔216、第一销钉217、第二销钉22、扭簧组件221、螺母222、扭簧223、垫片224、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图2,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包括主支架板I和多个卡瓶组件2,所述多个卡瓶组件2固定在主支架板I上,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2内;主支架板I上设有配合卡瓶组件2连接的连接部11,连接部包括中央的纵向滑槽111,纵向滑槽111两端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滑槽112和一对第一连接孔113,横向滑槽靠内侧,连接孔靠外侧;卡瓶组件2包括一对卡爪21和扭簧组件22,卡爪21设在连接部11的两侧,包括上板211和下板212,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213,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214和第三连接孔215,第一销钉216贯穿第二连接孔214和第一连接孔113,第二销钉217贯穿第三连接孔215和横向滑槽112,将卡爪21固定在主支架板I上;扭簧组件22包括螺母221、扭簧222、垫片223和螺丝224,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217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卡爪21前端相对的一侧,以及主支架板连接部11的前端,均设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卡爪形状对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架板的连接部和卡瓶组件均有四个,沿主支架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然,数量并不局限于4个,可以为其他数量,只要是通过扭簧驱动卡爪卡住输液瓶口的实施方式,均落入到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案的工作原理为:四个卡瓶组件用来卡住输液瓶或袋,每个卡瓶组件有卡爪两个,两个卡爪均可绕第一销钉转动,第二销钉设在横向滑槽内,可以对卡爪起到限位作用。正常状态下,螺丝224位于纵向滑槽111的后端,扭簧没有产生形变,两个卡爪没有张开,它们的凹陷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瓶口直径。当拨动螺丝沿纵向滑槽向前移动时,扭簧带动两边的第二销钉沿横向滑槽从左右向中间移动,这就驱动卡爪绕第一销钉转动,两个卡爪张开。将瓶口置于卡爪和主支架板连接部前端的凹陷处后,松开螺丝,扭簧受形变产生的弹力作用,驱使螺丝移动回纵向滑槽的后端,带动卡爪合拢,将输液瓶卡住不动,从而实现了卡瓶功能。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卡瓶组件配合输液架对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固定,卡瓶组件采用卡簧结构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固定牢靠。同时,每个卡瓶组件对应一个输液瓶或者输液袋,可以稳定可靠地进行固定后输液,在输液时也可以通过多个卡瓶组件上固定的输液瓶或者输液袋进行转换,配合换瓶结构可以实现智能输液。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板和多个卡瓶组件,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主支架板上设有配合卡瓶组件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中央的纵向滑槽,纵向滑槽两端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滑槽和一对第一连接孔,横向滑槽靠内侧,连接孔靠外侧; 卡瓶组件包括一对卡爪和扭簧组件,卡爪设在连接部的两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销钉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销钉贯穿第三连接孔和横向滑槽,将卡爪固定在主支架板上; 扭簧组件包括螺母、扭簧、垫片和螺丝,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卡爪前端相对的一侧,以及主支架板连接部的前端,均设有用于容置输液瓶口的凹陷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卡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板和多个卡瓶组件,所述多个卡瓶组件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每个输液瓶的瓶口均固定在一个卡瓶组件内;主支架板上设有配合卡瓶组件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中央的纵向滑槽,纵向滑槽两端对称分布有一对横向滑槽和一对第一连接孔,横向滑槽靠内侧,连接孔靠外侧;卡瓶组件包括一对卡爪和扭簧组件,卡爪设在连接部的两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间设有插槽,卡爪通过插槽插接在主支架板上,上板和下板上贯穿设有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第一销钉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第二销钉贯穿第三连接孔和横向滑槽,将卡爪固定在主支架板上;扭簧组件包括螺母、扭簧、垫片和螺丝,螺丝上套设有扭簧和垫片,螺丝穿过纵向滑槽,顶端设有螺母;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二销钉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鑫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命绿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