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和洲专利>正文

簿册封套之背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46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簿册封套之背片,包含一本体,连接封面、封底构成簿册之封套,本体于内缘面之中央区域设有由复数个凸肋构成的强化片体,系断面概呈弧形之条状体;本体在簿册翻阅时得以随著内页的翻动而逐渐滚转,由于相邻凸肋间相对应力的撑持,本体在簿册翻阅过程中得以维持弧拱状滚转,不会由于内页重量而相对摺贴呈扁平化,不致于表面形成纵向的皱摺线痕,而维持簿册外观的美观。(*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与相簿、书册等簿册有关,详而言之,尤指一种在簿册装订边外对簿册内页缘边形成遮挡,藉以装饰美化簿册之背片结构改进。对于婚纱照片、邮票……等具有纪念或保存价值的各式平面物,一般多以质感良好且不易受损之簿册妥善保存,为避免日後翻阅时,贴附于簿册内的平面物随著内页的翻动而蜷曲皱摺,故此类簿册一般系以具有相当厚度、硬度的纸板制成其内页,簿册具有相当的重量。习知簿册主要由复数张内页堆叠装订而成内芯,顶、底分别外覆有硬质的封面、封底组成,而位于簿册内芯首、尾的两内页与相邻之封面、封底间,分别黏贴有连接纸(或直接将首尾的内页分别黏贴于封面、封底的内面),使封面、封底与内页叠得以结合,再者,封面、封底于同侧边藉由一背片相接,以利用该背片遮挡内页叠的装订边,不仅藉此装饰美化簿册,并常在该背片外表面印制各式图样或说明性文字作为簿册的标示。该背片系以皮质、绸布、薄纸片等制成,而具备相当的柔软性,在簿册平置于桌面并阅览其内容物时,各张内页逐渐被翻转叠置于该封面顶部,其重量对该背片形成压制,使该背片逐渐向外拱曲变形,此等压制力随着被翻转内页张数的增加而递增,且该封面邻近装订边处逐渐下降,当位于摊开状簿册两侧的内页张数逐渐趋于一致时,该封面连同叠置于其上方的内页重量压制该背片,使其形同对摺状地趋于扁平,若持续翻动後续的内页,簿册于该封面侧的厚度即逐渐高于该封底侧,并透过该连接纸拉引该封底,使该封底与该背片邻接的缘边处逐渐上移,该封底即随之将该背片逐渐自该封面底部抽出,然而,该背片被抽拉移动时,该背片概呈对摺状相叠的上下部份彼此相对摩擦,且该背片亦与桌面相对摩擦,此等摩擦力遂对该封底缘边形成拉力,此两股拉力相互拉扯,该连接纸易在跨骑于该封底、该内页之区域处被撕裂,影响簿册之使用寿命,且由于该背片受压而呈对摺状,极易在该背片表面形成纵向的皱摺线痕,影响簿册的外观。另,对于将婚纱照片编辑成册的婚纱相簿而言,其系根据结婚新人所选取照片装订而成,往往由于不同消费者的选择,组成相簿的内页张数并不一致,其厚度自亦有所差异,在装订成册时,若背片的宽度小于内页叠的厚度,则封面、封底即呈斜向外张状态,若背片的宽度大于内页叠的厚度,虽可藉由使该背片呈侧向外拱状,使封面、封底得以平贴于内页叠的顶、底面,但若背片的宽度与内页叠的厚度差距过大,仍需适度改变背片宽度,否则仍将破坏相簿整体美观,故而,有一种簿册结构,藉以有效解决各种不同厚度相簿的封套装订问题,先依据实际相簿内页叠的厚度选取具有对应宽度的背片,当然,制造者并无法事前制备数十种不同宽度的背片以适应各种厚度尺寸的需要,故一般系选取较实际所需略宽的背片;例如,若内页张数为28张,即选取适合30张内页厚度的背片,若内页张数为37张,则选取适合40张内页厚度的背片,依此类推;其次再针对所需纵向裁切背片,使其符合厚度所需,并将背片黏贴于外皮中心处,而後将间距贴纸置于背片两侧边与外皮贴合,再将作为封面、封底内衬的纸板置于间距贴纸外侧与外皮贴合,而可不经量测即利用间距贴纸使背片与纸板之间距保持较佳状态,最後将外皮周边向内折贴即完成适合特定内页张数的簿册封套。惟,该案仍有未尽完善之处,其主要在于封套的制作仍有略嫌繁琐之情,且在相簿内页叠与封套结合时,相簿内页叠的装订边必需对应置于背片内缘,若有所偏差则造成封面与封底并不对等之情,存在著进一步改良的空间。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簿册封套之背片,其藉由内缘面之强化片体,据以强化背片,促使背片在簿册翻阅而受压迫时,得以抵抗压力不致摺贴扁平化,并随著内页翻动而逐渐自簿册之一侧滚转至另一侧,提高簿册之使用寿命。本技术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簿册封套之背片,其两侧分别形成封面、封底,且背片内缘面两侧与封面、封底相邻处分别纵切复数条活隙,而得以依据簿册内页张数变化簿册装订边之背片宽度,封面、封底据活隙得以在翻阅簿册时翻转,提高簿册装设封套之施工方便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簿册封套之背片,主要包含一本体,连接封面、封底构成簿册之封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内缘面之中央区域设有撑持本体的强化片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该强化片体系由复数个凸肋构成。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该凸肋系为轴向形成,相邻之该各凸肋呈彼此相对挤压状撑持该本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该本体内缘面于邻近顶、底缘边处,分别纵向切割复数条活隙,该封面、该封底分别接于该本体顶、底缘位于该活隙外侧区域,构成簿册之封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该本体系断面概呈弧形之条状体。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展开状态之立体图。图2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图3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横断面之放大剖视图。图4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一)。图5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二)。图6系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三)。图7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展开状态之立体图。图8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图9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一种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图10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二种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图11系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第三种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主要包含一本体10,该本体10系断面概呈弧形之条状体(见图3),该本体10于弧形内缘面之中央区域,并排设有复数个轴向凸肋12,藉由相邻之该各凸肋12彼此相对挤压之应力,对该本体10形成撑持,提高该本体10抵抗来自垂直方向作用力之强度,以避免该本体10受压而致扁平化,提高簿册之使用寿命。请参阅图4、图5、图6,利用前述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制成簿册外表之封套时,该本体10缘边分别与一封面20、一封底30相连接,且该封面20、该封底30分别藉由连接纸92与内页叠90首、尾张的内页94相接,当簿册置放于桌面翻阅时,内页94被翻转叠置于该封面20内面的顶部(如图5),其重量对该本体10形成垂直方向的作用力,并与桌面相对夹压该本体10,该本体10遂侧向呈拱曲状变形,且当翻覆于该封面20顶部内页张数逐渐递增时,此等作用力亦随之递增,致该本体10与该封面20、该封底30相接之两缘边相靠,而逐渐趋向近似于圆管状变形,则该本体10外表面与桌面彼此呈近于线状接触,当该本体10变形程度趋于增大时,位于该本体10内缘面相邻凸肋12彼此间相对挤压的应力即随之增大,而对该本体10形成撑持作用,且该本体10亦与桌面间形成相对作用力,而随著内页94的翻动,使得压制于该封底30内面顶部的内页94张数逐渐减少,此区域的重量即逐渐递减,藉由此等空间型态,该本体10随著内页的翻动于桌面逐渐滚转,进而对该封底30形成向上推挤的作用力,使得该封底30邻近簿册装订边之缘边即受此等作用力影响而逐渐上移,当位于摊开状簿册两侧的内页94张数趋于一致时,该本体10即形成近似于倒Ω状态之条状体(如图4),若将後续的内页94持续翻覆于该封面20顶部,该本体10即渐趋滚转至该封底30下方(如图6)。据前所述,该本体10在簿册翻阅时得以随著内页的翻动而逐渐滚转,故而,连接簿册内页叠与该封面20、该封底30之连接纸92,并不会由于翻阅簿册而遭致两股作用力相互拉扯,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簿册封套之背片,主要包含一本体,连接封面、封底构成簿册之封套;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于内缘面之中央区域设有撑持本体的强化片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和洲
申请(专利权)人:李和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