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进线系统、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切剥装置、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一端子压接装置、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所述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二搬运装置、第二端子压接装置、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二穿防水栓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均与切剥装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束加工装置可实现对线束的切断、全剥皮、半剥皮、穿防水栓、喷码、压接端子等各种加工操作,具有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公开了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进线系统、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切剥装置、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一端子压接装置、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所述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二搬运装置、第二端子压接装置、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二穿防水栓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均与切剥装置相对应。本技术的线束加工装置可实现对线束的切断、全剥皮、半剥皮、穿防水栓、喷码、压接端子等各种加工操作,具有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成本的优点。【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家电和汽车制造业领域中,需要用到各种线束,对线束的加工包括切断、全剥皮、半剥皮、穿防水栓、喷码、压接端子等各种操作。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单独进行操作,其具有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进线系统、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切剥装置、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和收线装置,所述第一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搬运装置、第一端子压接装置、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所述第二线束加工系统包括第二搬运装置、第二端子压接装置、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和第二穿防水栓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均与切剥装置相对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进线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储线装置、较直装置和送线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储线轮,用于安装第一储线轮的台杆,安装于台杆上的感应开关,及用于驱动该储线装置工作的第一电机。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较直装置包括较直装置本体、设于较直装置本体内的磁眼,及安装于磁眼内的多个罗拉。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送线装置包括送线装置本体,安装于送线装置本体内的同步带轮和送线轮,驱动同步带轮转动的第二电机,安装于送线装置本体上的旋转编码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搬运电机,转盘,安装于转盘上的搬运机架,安装于搬运机架上的夹爪,驱动夹爪动作的气缸,并且所述搬运机架还与一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线束加工装置可实现对线束的切断、全剥皮、半剥皮、穿防水栓、喷码、压接端子等各种加工操作,具有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成本的优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中储线装置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中较直装置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中送线装置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新型线束加工装置中第一搬运装置和第二搬运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I上的进线系统2、第一线束加工系统3、切剥装置5、第二线束加工系统9和收线装置6,所述第一线束加工系统3包括第一搬运装置4、第一端子压接装置10、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1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12,所述第二线束加工系统9包括第二搬运装置8、第二端子压接装置14、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5和第二穿防水栓装置13,并且所述第一搬运装置4和第二搬运装置8均与切剥装置5相对应。 本技术的原理是:线束通过进线系统2输送至切剥装置5中进行切断剥皮(全剥皮和半剥皮),再通过第一搬运装置4将线束搬运到第一端子压接装置10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12中对线束的一端进行端子压接和穿防水栓,在压接过程中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1可通过激光检测对端子压接的效果进行实时的监控;完成后,第一搬运装置4将线束搬运到切剥装置5中,第二搬运装置8再将线束搬运到第二端子压接装置14中第二穿防水栓装置13中对线束的另一端进行端子压接和穿防水栓,在压接过程中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5可通过激光检测对端子压接的效果进行实时的监控;待完成后,线束通过收线装置6收线,即完成了线束的加工。本技术还在机架I上安装有可旋转的转接台7,其主要是通过转接动作将线束从进线系统2送往第一线束加工系统3或第二线束加工系统9,进线一侧线束加工或二侧线束的加工。参阅图5、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中的进线系统2包括依次设置的储线装置21、较直装置22和送线装置23。储线装置21可以对线束进行预放线,并进行储线,较直装置22是把要加工的线束通过较直处理理直,以便送线装置23能准确的送线,而送线装置23就是用来送线的装置,通过滚轮的转动,把线往前送,其前还装有旋转编码器,对送线长度进行校正,本实时例中由于增加了储线装置21,可通过对线束预放线达到储线作用,使得整个装置能够实现高速的操作,大大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参阅图5所示,所述的储线装置21包括第一和第二储线轮(211、212),用于安装第一储线轮211的台杆213,安装于台杆213上的感应开关214,及用于驱动该储线装置21工作的第一电机(未示出)。该储线装置21可以对线束进行预放线,并进行储线,线束通过第一和第二储线轮(211、212)进行缠绕,达到储线的目的,当线束被扯紧时,带动第一储线轮211上抬,进而抬杆213也抬起,使感应开关214触发,进而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和第二储线轮(211、212)送线。参阅图6所示,所述的较直装置22包括较直装置本体221、设于较直装置本体221内的磁眼222,及安装于磁眼222内的多个罗拉223 ;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罗拉223之间的距离,当线束从中间走过时,即可得到较直。参阅图7所示,所述的送线装置23包括送线装置本体231,安装于送线装置本体231内的同步带轮232和送线轮233,驱动同步带轮232转动的第二电机(未示出),安装于送线装置本体231上的旋转编码器(未示出)。在使用时,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通过同步带轮232传动带动送线轮233上的钢套转动,从而达到送给线的目的,而旋转编码器可用于保证送线长度的准确性。参阅图8所示,所述的第一搬运装置4和第二搬运装置8的结构一致,均包括搬运电机(41,81),转盘(42,82),安装于转盘(42,82)上的搬运机架(43,83),安装于搬运机架(43,83)上的夹爪(44,84),驱动夹爪(44,84)动作的气缸(45,85),并且所述搬运机架(43,83)还与一齿轮齿条机构(未示出)连接。在使用时,在搬运电机(41,81)带动下,拉动转盘(42,82)转动,从而带动转盘(42,82)上的搬运机架(43,83)运动到所有加工的位置,如切剥线束、穿防水栓、压端子等动作,通过气缸(45,85)驱动夹爪(44,84)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线束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的进线系统(2)、第一线束加工系统(3)、切剥装置(5)、第二线束加工系统(9)和收线装置(6),所述第一线束加工系统(3)包括第一搬运装置(4)、第一端子压接装置(10)、第一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1)和第一穿防水栓装置(12),所述第二线束加工系统(9)包括第二搬运装置(8)、第二端子压接装置(14)、第二端子压接检测装置(15)和第二穿防水栓装置(13),并且所述第一搬运装置(4)和第二搬运装置(8)均与切剥装置(5)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欧特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