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贵湖专利>正文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96812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7:17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场地(2)营造种植环境(3)移栽(4)田间管理(6)石斛鲜品的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石斛种植方法选择热带、亚热带的石斛道地产区,模拟石斛的野生环境,并结合田间管理,石斛鲜品产量高,产品质量好。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石斛种植方法,种植成本低,管理方便,可在种植区大规模推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栽培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石斛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斛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中药养生品之一,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石斛的记载,被历代名医奉为“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厚肠胃,轻身延年”的上品良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石斛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肿瘤和抗衰老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成药和保健品中。石斛属(Dendrobium)是兰科(Orchidaceae)植物种类较多的属之一,全球有约1000种,中国有74种和2变种,其中以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和铁皮石斛(D.officinale)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最高,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多年来,由于人们无节制采挖,加上自然繁殖率低,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被国家《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品种,目前已禁止采挖。市场上流通的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绝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种。目前国内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人工栽培主要采取大棚种植、挂树种植和垒石种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004566A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种植方法,通过搭建大棚可实现18个月采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356748A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仿野生挂树种植的方法,达到了石斛高产量的生产。但是大棚种植病虫害发病率高,投资大,占用耕地,大面积推广有一定难度,而挂树种植管理难度大,生长条件可控性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392580A提出了一种金钗石斛原生态垒石栽培方法,通过将石块垒成石堆,模拟金钗石斛自然生长环境栽培金钗石斛,提高了产量。但是该方法石堆中间需填筑泥土,对实施场地有一定要求,且该专利技术提出的栽培方法,与金钗石斛野生环境有一定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材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石斛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栽培方法种植成本高、病虫害频发、品质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斛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场地选择热带或亚热带的石斛道地产区;(2)营造种植环境先用石块堆垒成底部,再用石块堆垒成上部,整体垒成石墙、石堆、石堡等形状,总高度1m左右;(3)移栽移栽时间每年2-3月或9-11月,石斛种苗固定在所述石块的石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和苔藓护住根部,基部露出;(4)田间管理控制遮光率45-65%;灌溉所用水的PH值5.5-7.5;(5)石斛鲜品的采收石斛种植2年之后采收,以后每年1-2月采收一次。进一步,所述种植场地选择林地覆盖率40%以上,海拔在1200米以下,空气相对湿度55%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进一步,所述底部用石块20-40cm,所述底部高度50-60cm,所述上部用石块10-20cm,所述上部高度40-50cm。进一步,所述步骤(2)所用石块为火山石。进一步,所述步骤(3)所用石斛种苗为炼苗驯化期8月以上、主茎高度为16cm以上的石斛组培种苗。进一步,所述步骤(3)石斛种苗用电线线卡固定在所述石块石面上,电线线卡距主茎基部1.5-2.5cm。进一步,所述石斛种苗固定时3-5株/丛,苗丛间距20-40cm。进一步,所述步骤(4)通过对场地树木的修剪或设置遮阳网控制遮光率。进一步,所述遮阳网固定于石头上端,距地面1-3m高。进一步,所述步骤(4)灌溉所用灌溉装置位置高于栽苗位置。进一步,所述灌溉装置阴天、雨天不喷水;晴天间隔性喷水3-6次/天;每次喷水3-5分钟。进一步,所述步骤(5)采收过程中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新的方法,没封顶的植株和嫩茎不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石斛种植方法,充分利用石斛产区的林下资源,不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每亩约3万元),管理方便(每个工人可管理30亩左右),节约了人工费用,可在种植产区大规模推广,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石斛种植方法,栽培环境与石斛野生环境相近,通风条件、湿度控制更优于大棚种植,植株成活率高可达98%以上,并且无农药残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石斛种植方法,一次性种植亩总产量达到600公斤以上,石斛可连续采收10年以上,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了鲜品品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1)选择种植场地种植地选择海南等地区,林地覆盖率40%以上,海拔1200米以下,空气相对湿度55%以上的热带或亚热带的石斛道地产区;(2)营造种植环境底部用20-40cm火山石堆垒,高度50-60cm;上部采用10-20cm石块堆垒,高度40-50cm,总高度1m左右,整体垒成石墙、石堆、石堡等形状;(3)移栽移栽时间选择每年2-3月;种苗选择驯化期8月以上、长度16cm以上的石斛组培苗,3-5株/丛,苗丛间距20-40cm,用电线线卡将主茎的根须固定在石面上,线卡距主茎基部1.5-2.5cm。苗固定好后,用适量腐熟过的牛粪和苔藓贴住苗的根系部分,植株的基部要露于外,不能捂住;(4)田间管理种植场地植株的光照控制主要是通过树叶遮蔽来控制,对于过密的树叶,要适当修枝整叶,调整遮光度到合适范围;对于过稀的树叶,可适当外挂遮阳网,调整遮光度到合适范围,遮阳网固定于石头上端,距地面1-3m高;通过对场地树木的修剪或设置遮阳网控制遮光率45-65%。视天气情况,对石斛种苗进行间隔性灌溉。灌溉选用地下水,PH值5.5-7.5,灌溉系统选用自上而下喷水的喷淋系统,安装可喷出细小水滴的旋转喷头,喷头安装位置要高于栽苗位置,主要是在干季和连续干旱时,给苗喷水。每年2-10月,晴天9点、10点各喷水1次,每次5分钟,下午2点、3点各喷水1次,每次5分钟;阴天上午10点喷水5分钟,下午3点喷水5分钟;雨天不喷水;每年11-1月,晴天上午10点喷水4分钟,下午3点喷水3分钟;阴天和雨天不喷水。(6)石斛鲜品的采收本实施例石斛种苗种植的成活率98%。石斛种植2年之后采收,以后每年采收一次,可连续采收10年以上;采收时间为每年1-2月,采收过程中采用采大留小、采老留新的方法,没封顶的植株和嫩茎不采。实施例2不同石材的考察实验方法:选择不同石材,其他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设置3个实验组,每组重复3次,考察不同石材对石斛种植的影响。实验组1:选择普通石灰石;实验组2:选择丹霞石;实验组3:选择火山石。采用火山石堆垒石堆,石斛种植效果较好,石斛种苗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发芽多、产量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斛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场地选择热带或亚热带的石斛道地产区;(2)营造种植环境先用石块堆垒成底部,再用石块堆垒成上部,整体垒成石墙、石堆、石堡等形状,总高度1m;(3)移栽移栽时间每年2‑3月或9‑11月,石斛种苗固定在所述石块的石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和苔藓护住根部,基部露出;(4)田间管理控制遮光率45‑65%;灌溉所用水的PH值5.5‑7.5;(5)石斛鲜品的采收石斛种植2年之后采收,以后每年1‑2月采收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斛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种植场地选择林地覆盖率为40%的热带或亚热带的石斛道地产区;(2)营造种植环境先用石块堆垒成底部,再用石块堆垒成上部,整体垒成石墙、石堆、石堡形状,总高度1m;所述底部用石块20-40cm,所述底部高度50-60cm,所述上部用石块10-20cm,所述上部高度40-50cm;所述石块为火山石;(3)移栽移栽时间每年2月或9-11月,将主茎高度为16cm的石斛种苗固定在所述石块的石面上,用腐熟过的牛粪和苔藓护住根部,基部露出;(4)田间管理通过对场地树木的修剪或设置遮阳网控制遮光率45%,采用遮阳网固定于石头上端,距地面1m高;对石斛种苗进行间隔性灌溉,灌溉选用地下水,PH值5.5-7.5,灌溉系统选用自上而下喷水的喷淋系统,安装可喷出细小水滴的旋转喷头,喷头安装位置要高于栽苗位置,主要是在干季和连续干旱时,给苗喷水;每年2-10月,晴天9点、10点各喷水1次,每次5分钟,下午2点、3点各喷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贵湖彭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彭贵湖海南石斛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