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621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7 16:27
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包括有导轨、滑块体以及滚动装置,导轨两侧设置有梯形槽,梯形槽上设置有导轨滚道面,滑块体底部设置有内型腔,滚动装置设置在内型腔中,滑块体通过滚动装置骑跨在导轨上,滚动装置包括有腰形循环滚道,循环滚道内设置有滚柱,循环滚道包括有滚道槽、回珠孔、反向过渡块和反向过渡桥,滚道槽内的滚柱沿着导轨滚道面滑动使滑块与导轨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滑块结构可以消除反向沟槽与滚道槽及回珠孔的配合误差,保证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反向灵活性及运行精度;同时,反向过渡块的反向结构曲线由两节圆弧段和一节平直段构成,能够实现滚柱平缓过渡,反向冲击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包括有导轨、滑块体以及滚动装置,导轨两侧设置有梯形槽,梯形槽上设置有导轨滚道面,滑块体底部设置有内型腔,滚动装置设置在内型腔中,滑块体通过滚动装置骑跨在导轨上,滚动装置包括有腰形循环滚道,循环滚道内设置有滚柱,循环滚道包括有滚道槽、回珠孔、反向过渡块和反向过渡桥,滚道槽内的滚柱沿着导轨滚道面滑动使滑块与导轨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滑块结构可以消除反向沟槽与滚道槽及回珠孔的配合误差,保证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反向灵活性及运行精度;同时,反向过渡块的反向结构曲线由两节圆弧段和一节平直段构成,能够实现滚柱平缓过渡,反向冲击小。【专利说明】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
技术介绍
滑块部件是滚柱直线导轨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滚柱直线导轨副滑块部件中的反向过渡块、保持架及回珠孔衬套等相关塑料件在生产制造中,均采用独立注塑成型,然后将各塑料件依一定的顺序依次安装于滑块体上进行加工制造。由于加工制造误差的影响,各相关塑料件之间以及塑料件与滑块体之间零件的配合精度误差较大,特别是反向过渡块上的反向沟槽与滚动装置的滚道槽及回珠孔的配合精度误差较大,滚柱经反向沟槽进入滚道槽或回珠孔时,会发生跳跃及轻微阻滞现象,进而影响到导轨副的反向灵活性及综合精度。另外,反向过渡块中的反向圆弧的反向曲线较短,滚柱反向突然,反向冲击大,易产生大的噪音,并易造成反向元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解决现有的滚柱直线导轨副运行过程中会发生跳跃及轻微阻滞现象、反向冲击大、运动精度差的缺陷。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包括有导轨、滑块体以及滚动装置,导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凹进的梯形槽,梯形槽的两个等腰面为导轨滚道面,沿着滑块体的底部设置有凹进的内型腔,滚动装置设置在内型腔的两侧内壁上,滑块体通过滚动装置骑跨在导轨上,滚动装置与导轨滚道面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保持架,滚动装置包括有两组相互套设且呈空间交叉的腰形循环滚道,循环滚道内设置有滚柱,循环滚道包括有滚道槽、回珠孔以及设置在滚道槽和回珠孔两端连接部的反向过渡块和反向过渡桥,反向过渡块和反向过渡桥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反向沟槽,相互配合的反向沟槽形成反向孔道,滚道槽与回珠孔通过反向孔道连通形成滚柱运行回路,滚道槽内的滚柱沿着导轨滚道面滑动使滑块与导轨之间能够相对运动。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滚动装置的两组循环滚道之间夹角为90°,相应地梯形槽的上、下两个导轨滚道面之间的夹角也为90°。反向孔道由两节圆弧段和一节直线段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注塑滑块结构可以消除反向过渡块上的反向沟槽与滚动装置的滚道槽及回珠孔的配合误差,保证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反向灵活性及运行精度;2)本专利技术的反向过渡块的反向结构曲线由两节圆弧段和一节平直段构成,能够实现滚柱平缓过渡,反向冲击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滚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反向孔道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轨,2.滑块体,3.滚动装置,4.梯形槽,5.导轨滚道面,6.内型腔,7.保持架,8.滚柱,9.滚道槽,10.回珠孔,11.反向过渡块,12.反向过渡桥,13.反向孔道,14.防尘条,15.回珠孔衬套,16.圆弧段,17.直线段,18.过渡桥盖,19.端盖,20.防尘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如图1所示,包括有导轨1、滑块体2以及滚动装置3,导轨I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凹进的梯形槽4,梯形槽4的两个等腰面为导轨滚道面5,如图2所示,沿着滑块体2的底部设置有凹进的内型腔6,滚动装置3设置在内型腔6的两侧内壁上,滑块体2通过滚动装置3骑跨在导轨I上,滚动装置3与导轨滚道面5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保持架7,如图3所示,滚动装置3包括有两组相互套设且呈空间交叉的腰形循环滚道,循环滚道内设置有滚柱8,循环滚道包括有滚道槽9、回珠孔10以及设置在滚道槽9和回珠孔10两端连接部的反向过渡块11和反向过渡桥12,反向过渡块11和反向过渡桥12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反向沟槽,相互配合的反向沟槽形成反向孔道13,滚道槽9与回珠孔10通过反向孔道13连通形成滚柱运行回路,滚道槽9内的滚柱8沿着导轨滚道面5滑动使滑块2与导轨I之间能够相对运动。具体实施时,保持架7分为上保持架、中间保持架和下保持架,上保持架和下保持架分别设置在滚动装置3的上端和下端,中间保持架设置在滚动装置3两个滚道槽9之间的部位,上保持架、中间保持架和下保持架均设计有保持滚柱8循环运动的舌口,舌口能够保证滚动装置3往复运动的稳定性。紧靠下保持架的底部设置有防尘条14,防尘条14位于导轨I与滑块体2之间的接合处将滚动装置3密封。如图4所示,滚动装置3的两组循环滚道之间夹角为90°,呈十字交叉状,相应地梯形槽4的上、下两个导轨滚道面5的延伸面之间的夹角也为90°,梯形槽4的两个导轨滚道面5与槽底之间的夹角为45°,滚动装置3能够卡在梯形槽4的上、下导轨滚道面5之间。每组循环滚道由滚道槽9、回珠孔10以及两端的反向装置组成,滚道槽9中的滚柱8在导轨滚道面5上滑动从而使滑块体2相对于导轨I运动,回珠孔10上设置有回珠孔衬套15,用于滚柱8的循环反向。如图5所示,反向过渡块11为半圆形的块状体,反向沟槽设置在其外圆周上,反向过渡桥12设置有与反向过渡块11形状相适应的半圆弧形凹陷部,凹陷部内设置有与反向过渡块11的反向沟槽相对应的反向沟槽,反向过渡块11设置在滚道槽9和回珠孔10的内缘之间,反向过渡桥12扣在反向过渡块11上,对应的反向沟槽形成反向孔道13,反向孔道13将滚道槽9和回珠孔10连通形成循环滚道。如图6所示,反向孔道13由两节圆弧段16和一节直线段17构成,滚柱8能够实现平缓过渡,反向冲击小。反向过渡桥12上设置有过渡桥盖18,过渡桥盖18与反向过渡桥12形成另一条交叉的反向孔道13,该反向孔道13也通过相互扣合的反向沟槽构成。过渡桥盖18上设置有端盖19,端盖19上设置有防尘盖20。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架7、反向过渡块11以及回珠孔衬套15均通过专用注塑模具在注塑机的作用下直接注塑于滑块体2的滚动装置3上,注塑时,将注塑模具夹持于注塑机上,滑块体2置于模具中,模具以滑块体2内腔内型腔6定位。调整好注塑机相关注塑参数即可直接注塑,注塑于滚动装置3上的反向过渡块11,其内部的反向孔道13与滚道槽9和回珠孔10能够实现无误差贯通,这样就可保证滚柱8通过滚道槽9后经过反向孔道13实现平稳反向,不会出现反向阻滞的现象,从而顺利的进入回珠孔10内,保证滚柱8循环回路的畅通,进而实现滚柱直线导轨副的平稳运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注塑滚柱直线导轨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轨(1)、滑块体(2)以及滚动装置(3),所述导轨(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凹进的梯形槽(4),梯形槽(4)的两个等腰面为导轨滚道面(5),沿着滑块体(2)的底部设置有凹进的内型腔(6),所述滚动装置(3)设置在内型腔(6)的两侧内壁上,滑块体(2)通过滚动装置(3)骑跨在导轨(1)上,所述滚动装置(3)与导轨滚道面(5)之间的缝隙处设置有保持架(7),滚动装置(3)包括有两组相互套设且呈空间交叉的腰形循环滚道,循环滚道内设置有滚柱(8),所述循环滚道包括有滚道槽(9)、回珠孔(10)以及设置在滚道槽(9)和回珠孔(10)两端连接部的反向过渡块(11)和反向过渡桥(12),反向过渡块(11)和反向过渡桥(12)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反向沟槽,相互配合的反向沟槽形成反向孔道(13),滚道槽(9)与回珠孔(10)通过反向孔道(13)连通形成滚柱运行回路,所述滚道槽(9)内的滚柱(8)沿着导轨滚道面(5)滑动使滑块(2)与导轨(1)之间能够相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荣李定武杨艳国张立民陆晓李敏许武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