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9448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主要由水箱及冷却单元组成的控冷水箱及由相互连接的热水池、过滤器、冷却塔、冷水池组成的水系统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水箱中的冷却单元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调整螺母、喷嘴、套筒、湍流套组成,喷嘴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调节,冷却单元中的湍流套与湍流套之间及湍流套与喷嘴之间由套筒连接,冷却单元固定安装在水箱中的上下横梁上,下横梁和立柱焊接在水箱上。其优点是:轧件运行平稳,不易发生堵钢事故;冷却单元固定装置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受锈蚀影响小、容易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主要由水箱及冷却单元组成的控冷水箱及由相互连接的热水池、过滤器、冷却塔、冷水池组成的水系统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主要由相互连接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水箱中的冷却单元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调整螺母、喷嘴、套筒、湍流套组成,喷嘴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调节,冷却单元中的湍流套与湍流套之间及湍流套与喷嘴之间由套筒连接,冷却单元固定安装在水箱中的上下横梁上,下横梁和立柱焊接在水箱上。其优点是:轧件运行平稳,不易发生堵钢事故;冷却单元固定装置加工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受锈蚀影响小、容易安装和拆卸。【专利说明】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里,棒材轧制过程中或轧制过程后轧制工件都要通过冷却单元进行冷却,都要通过冷却来利用物理冶金学原理充分提高轧制产品的组织性能。在棒材生产实践中,轧件的冷却受到冷却单元中水流的影响很大,采用平流方式,则冷却能力不足,采用湍流方式,则由于水流扰动而易使轧件运行不稳定,甚至会发生堵钢事故。控制冷却水箱中的冷却单元需要固定在冷却水箱中,如果采用螺纹紧固件固定冷却单元,则螺纹紧固件安装和拆卸操作效率比较低,水箱中潮湿的环境也容易造成金属件锈蚀,锈蚀后的螺纹紧固件将难以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冷却能力较强,轧件运行平稳,不易发生堵钢事故,结构简单、操作可靠,成本低,控制冷却单元受锈蚀影响小,容易安装和拆卸的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主要包括:由水箱及冷却单元组成的控冷水箱;相互连接的热水池、过滤器、冷却塔、冷水池组成的水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能保证所供控的控冷水箱的水压具有稳定性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冷却单元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调整螺母、喷嘴、套筒、湍流套组成,喷嘴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调节,冷却单元中的湍流套与湍流套之间及湍流套与喷嘴之间由套筒连接,冷却单元固定在水箱中固定安装的上下横梁上,下横梁和立柱焊接在水箱上,上横梁的上下表面焊接有螺母,固定冷却单元时,将冷却单元置于与下横梁相连接的支撑座的槽内,将已安装上固定手柄的上横梁穿过立柱并置于冷却单元上,立柱上开有长方体的矩形槽,两块斜楔安装在立柱上开有的矩形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湍流套的设置增强了设备的冷却能力,由于湍流套排列密度较小,轧件在冷却管内扰动较小,冷却强度控制精确,冷却能力较强,轧件运行平稳,不易发生堵钢事故;冷却单元固定装置加工成本低,操作便捷,结构简单可靠,控制冷却单元受锈蚀影响小,并容易安装和拆卸。【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冷却单元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单元固定装置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单元固定装置左视图。附图中:1.稳压装置;2.控制水箱;3.水系统;4.热水池;5.过滤器;6.冷却塔;7.冷水池;8.调整螺母;9.喷嘴;10.套筒;11.湍流套;12.冷却单元;13.上横梁;14.斜楔;15.立柱;16.下横梁;17.螺母;18.固定手柄;19.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示意图,控制冷却系统由稳压装置1、控冷水箱2、水系统3组成。控冷水箱2主要由水箱及冷却单元12组成,水系统3主要由热水池4、过滤器5、冷却塔6、冷水池7组成,稳压装置I主要由能保证所供控的冷水箱2的水压具有稳定性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它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提高冷却强度控制的精确性。图2是冷却单元12示意图,冷却单元12主要由调整螺母8、喷嘴9、套筒10、湍流套11组成。喷嘴9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8调节。冷却单元12中的湍流套11与湍流套11之间及湍流套11与喷嘴9之间由套筒10连接,这种冷却单元,湍流套的设置增强了设备的冷却能力,由于湍流套排列密度较小,轧件在冷却管内扰动较小,可避免在冷却管内发生堆钢事故。如图3、图4所示:下横梁16和立柱15焊接在水箱上,上横梁13的上下表面焊接有螺母17,固定冷却单元12时,将冷却单元12置于与下横梁16相连接的支撑座19的槽内,将已安装上固定手柄18的上横梁13穿过立柱15并置于冷却单元1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斜楔14和转动固定手柄18使固定手柄18紧紧压靠在冷却单元12上,需要拆卸时,先敲击斜楔14使斜楔14退出,然后向上移动上横梁13,即可将冷却单元12卸下。【权利要求】1.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包括由水箱及冷却单元(12)组成的控冷水箱(2)、及相互连接的热水池(4)、过滤器(5)、冷却塔(6)、冷水池(7)组成的水系统(3);其特征是:还包括稳压装置(I);稳压装置(I)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能保证所供控的控冷水箱(2)的水压具有稳定性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冷却单元(12)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调整螺母(8)、喷嘴(9)、套筒(10)、湍流套(11)组成,喷嘴(9)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8)调节,冷却单元(12)中的湍流套(11)与湍流套(11)之间及湍流套(11)与喷嘴(9)之间由套筒(10)连接,冷却单元(12)固定在水箱中固定安装的上下横梁上,下横梁(16)和立柱(15)焊接在水箱上,上横梁(13)的上下表面焊接有螺母(17),固定冷却单元(12)时,将冷却单元(12)置于与下横梁(16)相连接的支撑座(19)的槽内,将已安装上固定手柄(18)的上横梁(13)穿过立柱(15)并置于冷却单元(12)上,立柱(15)上开有长方体的矩形槽,两块斜楔(14)安装在立柱(15)上开 有的矩形槽内。【文档编号】B21B45/02GK203803941SQ201420237221【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专利技术者】杨彦光, 强十勇, 黄超, 徐子涵, 马宗鹏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材控制冷却装置,包括由水箱及冷却单元(12)组成的控冷水箱(2)、及相互连接的热水池(4)、过滤器(5)、冷却塔(6)、冷水池(7)组成的水系统(3);其特征是:还包括稳压装置(1);稳压装置(1)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能保证所供控的控冷水箱(2)的水压具有稳定性的工频泵和变频泵组成;冷却单元(12)主要由相互连接的调整螺母(8)、喷嘴(9)、套筒(10)、湍流套(11)组成,喷嘴(9)中水流的大小可由调整螺母(8)调节,冷却单元(12)中的湍流套(11)与湍流套(11)之间及湍流套(11)与喷嘴(9)之间由套筒(10)连接,冷却单元(12)固定在水箱中固定安装的上下横梁上,下横梁(16)和立柱(15)焊接在水箱上,上横梁(13)的上下表面焊接有螺母(17),固定冷却单元(12)时,将冷却单元(12)置于与下横梁(16)相连接的支撑座(19)的槽内,将已安装上固定手柄(18)的上横梁(13)穿过立柱(15)并置于冷却单元(12)上,立柱(15)上开有长方体的矩形槽,两块斜楔(14)安装在立柱(15)上开有的矩形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彦光强十勇黄超徐子涵马宗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