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后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088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它包括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高压泵、能量回收泵、浓盐水储藏箱、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依序连通的反渗透膜过滤单元、负电位膜过滤单元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浓盐水储藏箱依序连通;所述海水后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水进入管道和药水流出管道,所述药水进入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入口管线相连通,所述药水流出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海水后处理装置处理后,海水符合饮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水后处理装置
[0001 ] 本技术公开了 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海水后处理是指将已经经过净化的海水通入反渗透膜分离装置中而进行脱盐。经过净化的海水在前处理装置被调整为规定的水质条件后,进入海水后处理装置,即被高压泵加压并被加压输送至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反渗透膜分离装置内的高压海水的一部分克服渗透压力而从反渗透膜通过,作为除去了盐分的淡水被取出。其他的海水在盐分浓度变高而被浓缩的状态下,从反渗透膜分离装置中作为浓缩海水(盐水)而被排出。由于从反渗透膜作为排水排出的浓缩水具有高压和大能量,通常采用能量回收泵以进行回收。但是,现在的海水后处理装置过滤效果差,容易堵塞,维护成本高,设备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它包括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高压泵、能量回收泵、浓盐水储藏箱、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依序连通的反渗透膜过滤单元、负电位膜过滤单元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膜过滤筒,任一个反渗透膜过滤筒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的入口端和反渗透膜的出口端,每个反渗透膜排污管线上串接有反渗透膜排污阀,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入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入口管线,所述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出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出口管线,每个超滤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排污口,每个反渗透膜排污口相连通形成反渗透膜排污管道;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浓盐水储藏箱依序连通;所述海水后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水进入管道和药水流出管道,所述药水进入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入口管线相连通,所述药水流出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相连通。优选地,反渗透膜滤芯为RO膜。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用于检测进入能量回收泵的流体的流量。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用于检测进入高压泵的流体的流量。优选地,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与所述浓盐水储藏箱相连通。优选地,在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与所述浓盐水储藏箱之间还设置有排气阀和压力表。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经过本技术中的海水后处理装置处理后,海水符合饮用要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海水后处理装置的结构原理图。附图中:1、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2、高压泵;3、能量回收泵;4、浓盐水储藏箱;5、过滤器;51、反渗透膜过滤单元;511、反渗透膜过滤筒;512、反渗透膜滤芯;513、入口端;514、出口端;515、反渗透膜入口管线;516、反渗透膜出口管线;517、反渗透膜排污口 ;518、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2、负电位膜过滤单元;53、紫外线杀菌器;61、药水进入管道;62、药水流出管道;71、第一流量计;72、第二流量计;81、排气阀;82、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显示了本技术中海水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海水后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1、高压泵2、能量回收泵3、浓盐水储藏箱4、过滤器5。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I输入经过预处理海水。高压泵2用于将经过预处理海水在高压条件下导入过滤器5。能量回收泵3用于将从过滤器5和浓盐水储藏箱4中的高压浓盐水进行回收,并使得高压泵2维持在高压状态。过滤器5用于将经过预处理的海水进行后处理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过滤器5包括依序连通的反渗透膜过滤单元51、负电位膜过滤单元52和紫外线杀菌器53。反渗透膜过滤单元51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膜过滤筒511,任一个反渗透膜过滤筒511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512,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511设置有反渗透膜的入口端513和反渗透膜的出口端514,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511的入口端513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入口管线515,所述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511的出口端514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出口管线516,每个超滤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排污口 517,每个反渗透膜排污口 517相连通形成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18。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1、所述高压泵2、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51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515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1、所述能量回收泵3、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51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515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18、所述能量回收泵3、所述浓盐水储藏箱4依序连通。反渗透膜铝芯可以为RO膜。负电位膜过滤单元52设置有负电位滤芯,负电位铝芯可以对水产生以下作用:1、负电位水的PH值偏碱性,有利于平衡体内劳累所产生的乳酸;2、负电位的水水中离子钙镁含量较高,这是一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元素;3、由于负电位水的溶解度较高,渗透力较强,对油脂有一定的乳化能力,因此有利于缓解由于闻蛋白,闻热量饮食引起的闻血脂、闻胆固醇、高血粘度等症状;4、更重要的是低电位或负电位的水(ORP从O?负200mv),使细胞始终充满活力保持健康,可以帮助人体清除有害的铬酸盐,亚硝酸盐以及重金属和惰性金属,由于上述一些因素以及综合作用,使得负电位的水成为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饮用水;5、负电位的水同时也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其中包括抑制细菌、藻类等的繁殖,可用于养殖场,大型水族馆,游泳馆等。紫外线杀菌器53杀菌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即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出之辐照强度,与被照消毒物的距离成反比。当辐照强度一定时,被照消毒物停留时间愈久。海水后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水进入管道61和药水流出管道62,所述药水进入管道61与所述反渗透膜入口管线515相连通,所述药水流出管道62与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18相连通,药水可以从药水进入管道61进入并从药水流出管道62流出。进一步的,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I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71,所述第一流量计71用于检测进入能量回收泵3的流体的流量。进一步的,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I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72,所述第二流量计72用于检测进入高压泵2的流体的流量。进一步的,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18与所述浓盐水储藏箱4相连通。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518与所述浓盐水储藏箱4之间还设置有排气阀81和压力表82。当压力表82显示压力过高时,可以通过打开排气阀81将系统的压力排出。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经过本技术中的海水后处理装置处理后,海水符合饮用要求。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高压泵、能量回收泵、浓盐水储藏箱、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依序连通的反渗透膜过滤单元、负电位膜过滤单元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膜过滤筒,任一个反渗透膜过滤筒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的入口端和反渗透膜的出口端,每个反渗透膜排污管线上串接有反渗透膜排污阀,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入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入口管线,所述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出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出口管线,每个超滤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排污口,每个反渗透膜排污口相连通形成反渗透膜排污管道;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浓盐水储藏箱依序连通;所述海水后处理装置还包括药水进入管道和药水流出管道,所述药水进入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入口管线相连通,所述药水流出管道与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高压泵、能量回收泵、浓盐水储藏箱、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依序连通的反渗透膜过滤单元、负电位膜过滤单元和紫外线杀菌器; 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反渗透膜过滤筒,任一个反渗透膜过滤筒内设置有反渗透膜滤芯,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的入口端和反渗透膜的出口端,每个反渗透膜排污管线上串接有反渗透膜排污阀,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入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入口管线,所述每个反渗透膜过滤筒的出口端相连形成反渗透膜出口管线,每个超滤膜过滤筒设置有反渗透膜排污口,每个反渗透膜排污口相连通形成反渗透膜排污管道; 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高压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海水入口管道、所述能量回收泵、所述反渗透膜过滤单元的反渗透膜入口管线依次连通; 所述反渗透膜排污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生陈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国华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