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启臻专利>正文

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870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反应装置包括顶盖和发酵仓,发酵仓通过隔板分成两室,设有布气板,布气板将发酵仓分为堆肥反应室和布气室,仓壁上设有取样孔,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排气孔,第二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喷头;隔板设有恶臭气体导气管;布气室底部倾斜,倾斜端口处设有渗滤液收集口,并与收集桶相连,收集桶与泵相连,泵与喷头连接;布气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为立体圆柱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吸附层和填料层,气体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两室结构,实验效果良好,便于进行教学和科研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

技术介绍
堆肥是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一种,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堆肥的过程就是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有控制的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使用设计科学、合理的堆肥反应装置,不但可以为堆肥科学研究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是保障堆肥实际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因此,针对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堆肥反应装置设计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用于实验室模拟的堆肥装置,根据研究设计者的目的不同,在装置的特点上存在较大差异,但综合分析各个反应装置的特点发现:反应装置的发酵釜多采用单室结构,因此堆肥的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均在同一个反应釜中完成,不利于对反应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两室结构,实验效果良好,便于进行教学和科研研究的好氧堆肥实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顶盖和发酵仓,发酵仓通过隔板分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发酵仓的仓壁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在距发酵仓底部1/4仓体高度处设有布气板,布气板上设有布气孔,布气板将发酵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堆肥反应室,下层为布气室并用于存储渗滤液,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的仓壁上分别设有取样孔,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管道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第二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喷头,顶盖通过法兰固定于发酵仓的上部;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恶臭气体导气管;所述布气室底部倾斜,与布气板成20°夹角,倾斜端口处设有渗滤液收集口,并与收集桶相连,收集桶通过管道与泵相连,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可以通过布气板进入收集桶,再通过泵将收集的渗滤液回灌于第二发酵仓内,用于二次发酵补水;布气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为立体圆柱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吸附层和填料层,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多孔陶粒或粉煤灰,所述填料层为椰壳或木屑,气体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出气口,经处理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所述取样孔设置的数量为2-4个。所述布气孔的孔径为10_15mm,布气孔在布气板上均勻分布,布气孔的面积占布气板面积的10%-15%。所述布气板通过法兰与发酵仓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反应装置采用两室设计,两个发酵仓可以同时进行一次发酵,由于结构、环境等条件基本相同,因此两发酵仓内进行堆肥实验,平行性较好,更利于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的严谨性,两发酵仓还可以分别进行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提高了堆肥的效率;(2)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来自于一次发酵中易腐败物质的分解,通过设置恶臭气体导气管,发酵产生的恶臭气体会通过导气管,经布气室的布气孔,从第二发酵仓的底部通入,通过二次发酵后腐熟物料进行充分吸收、过滤,若两发酵仓均进行一次发酵,则恶臭气体通过排气孔进入气体处理装置,处理完成后再将气体排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渗滤液是造成堆肥二次污染的另一主要因素,将布气室的底部设置成一定的倾角,便于收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通过泵将收集的渗滤液回灌于第二发酵仓内,用于二次发酵的补水,实现了渗滤液的循环再利用,解决了水污染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发酵仓;2_第二发酵仓;3_隔板;4_布气板;5_保温层;6_恶臭气体导气管;7-温度传感器;8-喷头;9-排气孔;10-鼓风机;11-进气口 ; 12-渗滤液收集口 ;13_收集桶;14-泵;15-取样孔;16_支撑架;17-气体处理装置;18_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17,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顶盖和发酵仓,发酵仓通过隔板分成第一发酵仓I和第二发酵仓2,发酵仓的仓壁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5,在距发酵仓底部1/4仓体高度处设有布气板4,布气板4上设有布气孔,布气孔的孔径为12mm,布气孔在布气板上均勻分布,布气孔的面积占布气板面积的12%,布气板4将发酵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堆肥反应室,下层为布气室并用于存储渗滤液,第一发酵仓I和第二发酵仓2的仓壁上分别设有2个取样孔15,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 ;第一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排气孔9,排气孔9通过管道与气体处理装置17连接,第二发酵仓2上方的顶盖上设有喷头8,顶盖通过法兰固定于发酵仓的上部;所述隔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恶臭气体导气管6 ;所述布气室底部倾斜,与布气板4成20°夹角,倾斜端口处设有渗滤液收集口 12,并与收集桶13相连,收集桶13通过管道与泵14相连,泵14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喷头8连接,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可以通过布气板4上的布气孔进入收集桶13,再通过泵将14收集的渗滤液回灌于第二发酵仓2内,用于二次发酵补水;布气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11,进气口 11通过管道与鼓风机10连接;所述气体处理装置17为立体圆柱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吸附层和填料层,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多孔陶粒或粉煤灰,所述填料层为椰壳或木屑,气体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出气口 18,经处理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顶盖和发酵仓,发酵仓通过隔板分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发酵仓的仓壁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在距发酵仓底部1/4仓体高度处设有布气板,布气板上设有布气孔,布气板将发酵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堆肥反应室,下层为布气室并用于存储渗滤液,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的仓壁上分别设有取样孔,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管道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第二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喷头,顶盖通过法兰固定于发酵仓的上部;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恶臭气体导气管;所述布气室底部倾斜,与布气板成20o夹角,倾斜端口处设有渗滤液收集口,并与收集桶相连,收集桶通过管道与泵相连,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喷头连接;布气室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气体处理装置为立体圆柱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吸附层和填料层,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多孔陶粒或粉煤灰,所述填料层为椰壳或木屑,气体处理装置的上方设有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室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装置和气体处理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顶盖和发酵仓,发酵仓通过隔板分成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发酵仓的仓壁为双层结构,内外层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在距发酵仓底部1/4仓体高度处设有布气板,布气板上设有布气孔,布气板将发酵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堆肥反应室,下层为布气室并用于存储渗滤液,第一发酵仓和第二发酵仓的仓壁上分别设有取样孔,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一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管道与气体处理装置连接,第二发酵仓上方的顶盖上设有喷头,顶盖通过法兰固定于发酵仓的上部;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恶臭气体导气管;所述布气室底部倾斜,与布气板成20°夹角,倾斜端口处设有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启臻
申请(专利权)人:汤启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